002建安和正始文学
第一章第一章建安和正始文学建安和正始文学 汉末建安时期,我国文学有了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标志着文学 发展的新时期已经来到了。 这一时期,文坛上涌现了大量的作家,“三曹”、“七子”和蔡琰 是其中的代表。他们都曾被卷入极度动乱的时代漩涡, 生活和思想都有 较大的变化。他们继汉乐府之后,打破了汉代文人诗歌消沉的局面,第 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高潮。 他们直接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 神,反映了丰富的社会生活,表现了新的时代精神,具有“慷慨悲凉” 的独特风格,并且形成了“建安风骨”这一优良传统。同时他们普遍采 用新兴的五言形式, 奠定了五言诗在文坛上的坚固的地位。 在这一时期, 赋与散文也表现出了新的面貌。 第一节曹操曹丕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二十岁举孝廉。 黄巾起义时, 他起兵镇压。 军阀董卓要废汉献帝自立时, 他又起兵讨卓。 后因收编农民起义军,壮大了力量。建安元年迎献帝都许,从此“挟天 子以令诸侯”,成为北方的实际统治者。 曹操是汉末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在当时阶级矛盾尖锐的 形势下,实行了抑制豪强兼并、大兴屯田、用人唯才等一系列进步的政 策,壮大了自己的力量,统一了北方。 曹操“外定武功,内兴文学”, 他又是汉末杰出的文学家和建安文 学新局面的开创者。 他一方面凭借政治上的领导地位, 广泛地搜罗文士, 造成了“彬彬之盛”的建安文学局面; 一方面用自己富有创造性的作品 开创文学上的新风气。 他的诗全部都是乐府歌辞, 史家说他“御军卅馀年, „„登高必赋, 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确是实录。这些乐府歌辞虽沿用汉 乐府古题,却并不因袭古辞古意,而是继承了乐府民歌“缘事而 发”(《汉书?艺文志》)的精神,“用乐府题目自作诗”(清方东树语), 反映了新的现实,表现出新的面貌。 曹操的一部分乐府诗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现实。如《薤露行》描写了 汉末大将军何进谋诛宦官、召四方军阀为助、以致董卓作乱京师的事。 与此相关的还有《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 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 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 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 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 断人肠。 献帝初平元年关东州郡起兵讨伐董卓,但是会师之后,渤海太守袁 绍、淮南尹袁术等军阀却为争权夺利而自相残杀。 这首诗便是继前诗之 后反映了这一史实。诗末六句概括地写出了军阀混战所造成的惨象,并 流露了诗人伤时悯乱的感情,苍凉激楚,形象鲜明。由于这两首诗都是 用乐府旧题而写时事的,所以明人钟惺说:“汉末实录,真诗史也。” 曹操的《苦寒行》、《却东西门行》也是反映汉末动乱中的军旅征 戍生活。前者说:“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 糜”,描写山路行军的艰苦,历历如见;后者说:戎马不解鞍,铠甲不 离傍,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抒发征夫怀乡之思,也深切感人。 曹操的另一部分乐府诗则表现了他的统一天下的雄心和顽强的进 取精神。这类诗悲歌慷慨,具有更浓厚的抒情气氛。《短歌行》是其中 的代表。全诗共八解,开头两解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抒发了诗人 对时光流逝功业未成的深沉感慨。 接着通过思念贤才、 宴饮嘉宾的描写, 表现了他爱才若渴的心情。未解写道:“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 哺,天下归心”,表现了他搜揽人才以完成统一事业的宏伟怀抱。全诗 在深沉的忧郁之中激荡着一股慷慨激昂的情绪, 我们可以感觉到在混乱 的现实中建立功业的艰难和诗人坚定的信心。这首诗经过几个低昂回 旋,把诗人起伏不平的心情,复杂多端的感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艺术成就也是很高的。其中三、四两解,或半章或整章袭用《诗经》成 句,使人毫不觉得, 也是它艺术上的特点。 此外,他的《龟虽寿》:“老 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现了老当益壮的志士胸 怀。《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 粲烂, 若出其里”, 则通过辽阔雄壮的沧海景色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 可说是我国诗史上的一首比较完整的写景诗。 曹操的诗极为本色, 艺术上的显著特点是用朴质的形式披露他的胸 襟,使人读其诗如见其人。他是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所以 诗也是“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尽管在语言形式上极接近汉乐府, 却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曹操的诗不仅对建安文学有开风气的作用,由于创造性较大, 对后 代文学也有重要的影响。 他的以乐府古题写时事的作法对后来的新乐府 诗有很大的启示。 从他这种旧题新事乐府到杜甫的“即事名篇”的新题 新事乐府,再到白居易等人掀起的新乐府运动,可以清晰地看出一脉相 承的发展。 另外, 《诗经》 以后, 四言诗很少佳篇, 曹操继承了“国风” 和“小雅”的抒情的传统,创造出一些动人的篇章,使四言诗再一次放 出光彩。后来嵇康、陶渊明等人有成就的四言诗都是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的。 曹操又是“改造文章的祖师”。他的文和诗一样富有创造性。 汉代 散文,由于受辞赋的影响,趋向骈偶化,各种体裁的文章也往往形成某 种固定的框框。 曹操的散文只是用简洁朴素的文笔把要说的话自由地写 出来,却自有鲜明的个性。如《让县自明本志令》,用简朴的文笔把他 一生的心事披肝沥胆地倾吐出来,具有政治家雄伟的气魄和斗争的锋 芒。文中说:“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些 话是非曹操不能道的。 曹操这种“清峻”“通脱”的散文风格表现了建 安散文的新风貌,对魏晋散文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曹丕(187-226),字子桓,曹操之子。建安十六年为五官中郎将, 二十二年立为魏太子,二十五年代汉帝自立,做了七年皇帝。 曹丕生活的主要时期是在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奠定了天下三分的 局势之后。 他在相对安定的环境里, 过着贵公子、 王太子和帝王的生活, 因此,他的文学创作反映的内容是远不及曹操丰富的。 曹丕的诗歌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特点: 一个是描写男女爱情和游子思 妇题材的作品很多,而且写得比较好;一个是形式多种多样,四言、五 言、六言、七言、杂言无所不有。但成就较高的是五言诗和七言诗。 七言诗是建安作家普遍采用的新形式, 曹丕的五言诗, 如 《清河作》 写对深厚的爱情的向往,《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写新婚离别的 痛苦,《杂诗》写游子思乡之情,都是较好的作。如《杂诗》其二: 西北有浮云, 亭亭如车盖。 惜哉时不遇, 适与飘风会。 吹我东南行, 行行至吴会。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 前六句用比兴手法描写客子身不由主流离他乡的境遇, 后四句揭示 出滞留他乡的客子惴惴不安的心情, 这些地方都明显地看出汉乐府和古 诗的影响。 他的七言诗 《燕歌行》 两首特别值得注意, 其第一首写得尤为出色: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 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 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掌。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 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诗人将思妇安放在秋夜的背景中来描写, 把她的缠绵悱恻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