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规模效益的实施策略
高校规模效益 高校规模效益高校规模效益及实施策略实施策略 摘要:本文通过对现有高校规模效益的研究和文献资料梳理,全面阐述了高校 规模效益的内涵, 对高校规模效应的研究历史沿革进行了回顾,同时分析了高校 规模效益研究的必要性,最后列举出高校规模效益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高校;规模效应;内涵;研究历史;必要性;实施策略 “中国梦” 是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 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 最伟大梦想” ,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 。而人才强国是新世纪以来,中国 共产党面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而提出的战略方针, 这 一战略是党领导人民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战略之一,它是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人才工作的目标指向,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 虽然近年来国家不断增加教育经费投入的比重, 但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人口 基数大, 短期内教育资源短缺的现状无法得到根本的改善。研究如何更有效地使 用教育经费, 如何向有限的教育资源要效益,不断满足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对 大量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已经成为高等教育能否适应时代需求和促进自身健康发 展的关键问题。 一.高校规模效益的内涵 著名的“马克西- 西尔伯斯曲线”认为:如果投入以一定的比例增加, 而产出增 加的比例远大于投入增加的比例, 就会产生规模收益递增现象, 这就是规模经济。 如果规模扩大至相当程度后,由于组织内部沟通与协调的困难,致使产出增加的 比例低于投入增加的比例,则会产生规模收益递减现象,称为规模不经济。高校 规模效益理论衍生于厂商规模经济理论,Tierney、Cohn、Gibson等国外学者研 究发现, 在高等教育领域存在一定的规模效益现象,显著的规模效益主要是在学 校规模很小时表现出来。高校的办学效益可分解为内部效益和外部效益。外部效 益是其社会经济效益, 也就是其对包括人才需求在内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满足 程度。 内部效益关注的是对高等院校的资源投入与其直接产出的比较。内部效益 1 高校规模效益 可以包括对高等院校人力、经费、设施等的使用状况的分析。而所谓的规模效益 是从高等院校的规模与成本之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内部效益,因此,它是内部效益 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高校规模效益研究的历史沿革及必要性 (一)扩招带来的资源短缺和需求上升的矛盾 我国对高校规模效益研究始于 1986 年,世界银行对我国 136 所受资助高校 进行了研究,认为在这些高校中存在显著的规模效益,在学生数达到8000 到 10000 之前,生均经常性成本随在校生规模的增加而明显减少。自 1999 年扩招 开始之后, 我国高等教育不再是以前的精英化教育阶段了,而是步入了高等教育 大众化的时期。在前人的研究中有这样的结论,从1999 年规模不经济转变到 2001 年规模经济,特别是本科生培养,生均培养成本明显降低。又经过这十年 的时间高校进行了大规模的扩招,在校生人数从 1998 年的 340. 9 万人增加到 2009 年的 2000 万人,我国高教的在校人数已经占据世界第一。1999 年扩招政 策的直接背景是为了扩大内需,刺激教育消费和拉动经济增长,因此高校规模有 了突飞猛进的变化。 规模经营的基本原则在于以最适度的经营规模获得最大的规 模效益。并非规模越大效益越高 ,如果盲目地扩大教育规模超过了一定限度 ,质 量和效益就会同时受损。目前我国高校规模的发展速度如此之快,不得不考虑我 国高校是否存在规模经济以及规模无限制的扩大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使我国高校 规模在扩大的同时保证质量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二)高校合并与“帕累托最优”理论 学校规模问题是教育经济学中研究的重要内容。 20 世纪 80 年代,学校规模优 化还是一种设想,随着 90 年代高校合并的出现,不断扩大高校规模已经成为现 实,如何实现高校规模效益,也就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90 年代初闵维方 等人采用回归方法,对我国高等学校生均成本与学校规模之间的关系作了分析, 结论是“高等教育生均成本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和生师比的提高而下降”。 通过高 校合并,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的毛入学率,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而且为降低 生均成本,提高规模效益提供了可能。如果高校合并并不能带来规模效益的递增, 那么这种合并就缺乏经济上的可行性。 高校合并的另一个目标就是通过教育资源 的重组,达到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帕累托最优 是福利经济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是现代经济理论的基石之一。即在经济 2 高校规模效益 无效率的情况下, 若进行资源重新配置, 确实可使某些资源的效用水平有所提高, 而与此同时, 其它资源的效用却没有降低( 至少是不变) 。 若在某种经济状态下, 重新配置资源导致某些资源状况变好,另一些资源状况变坏,由于不同资源之间 的效用无法比较,就无法确定总体资源效用水平究竟是提高还是降低 ,这种情况 被称作非帕累托改变。帕累托最优作为一般经济活动所追寻的理想目标,也应当 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所追寻的理想目标。合并只是扩大规模效益的一条途径,高 校合并如果纯粹是一种人为的捏合,为合并而合并,是难以通过某些补偿来实现 “帕累托最优”的。 (三)知识经济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挑战 1996 年,世界经合组织(OECD) 是这样定义的: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 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这一定义,强调了知识和信息在知识经济 中的作用, 大致说明了知识经济的内涵。在知识经济时代提供知识和信息服务的 行业将成为社会的主导产业。 知识经济的兴起给作为生产和传播知识的特殊产业 ——高等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一方面,在知识经济形成过程中,社会劳动力结 构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体力劳动越来越多地被机械替代,科技知识的生产、交换 和使用所需要的脑力劳动日益增多;另一方面由于技术代替人力 ,高科技产业对 用工的特殊要求,使结构性失业将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解决这些问题,教育不 仅要面对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的需要,更要负担起全面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培养高 素质劳动大军的艰巨任务。竞争将不仅表现在现代生产和科技领域,更重要的是 转向培养人才的教育领域,而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己任的高等教育领域,竞争 尤为激烈。 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合理确定办学 规模, 充分利用现下有限的资金和人力资源,制定更为符合社会建设和市场需求 的人次培养计划,实现高校规模效益是适应时代要求的必由之路。 三、高校规模效益实施策略三、高校规模效益实施策略 三、高校规模效益的意义探讨及要素分析三、高校规模效益的意义探讨及要素分析 (一)经济学意义上的高校规模效益 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主要是指内涵发展,提高高校规模效益。新经济理论则应 该成为高校规模与效益研究的理论武器。新经济理论认为,高校规模不应是指在 3 高校规模效益 校生规模等人、财、物数量,而应该是指以课程为主题的教育服务产品的供给能 力,即能力性规模,其提示的是核心竞争力或软实力。传统规模经济学意义上的 高校规模是实际招收的在校生数量及生均师资、 经费、 资产占有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