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气候
1.1.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的地区, 包括非洲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 亚洲的马来 半岛南部、 马来群岛的大部, 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平原等地区; 由于常年在赤道低气压控制下, 年均温26℃左右,年降水量2000mm 以上,各月降水量比较均匀。 2.热带草原气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如非洲和南美洲的热带雨林气候带的 两侧,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 处于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的区域内, 一年中有 明显的干、湿两季,夏半年在赤道低气压控制下,形成湿季;冬半年在信风影响下,形成干 季。年降水量在750~1000mm 之间。全年气温在20℃以上。 3.热带沙漠气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地区;由于常年在副热带高气压 或信风控制下,终年高温干旱,年降水量不足125mm。 4.热带季风气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以东南亚和南亚地区最显著。气 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年均温在20℃以上,全年分为旱、雨两季,降水集中在雨季,年降水量 在1500~2000mm 之间。风向随季节有明显变化。 5.热带季风气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部地区,如亚欧大陆东岸,北美洲东南部, 以及南美洲的东南部和澳大利亚的东南部。气温季节变化明显,夏季炎热, 冬季温凉。冬季 盛行由高纬地区吹向低纬地区的偏北、 偏南风,降水稀少或者较少;夏季盛行由低纬地区吹 向高纬地区的偏南、偏北风。受热带海洋气团及近岸的暖流影响,多雨。 6.地中海气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 全球除南极洲外, 各大洲均有该气候类型 分布。一年中受副热带高气压和西风的交替控制: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高温干燥;冬 季受西风影响,温和多雨;年降水量在300~1000mm。 7.温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于温带亚欧大陆的东岸地区。 冬季盛行偏北风,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 寒冷干 燥; 夏季盛行偏南风, 受极地海洋气团或热带海洋气团影响, 暖热多雨, 年降水量一般在500~ 600mm 左右。 8. 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北纬40°~0°之间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地区。由于距海洋较远,终 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因而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冬季寒冷,夏季炎热;终年干旱少雨,降 水相对集中于夏季。 9. 温带海洋性气候 1 大致分布在南北纬40°~60°之间大陆西岸。这里终年盛行西风,锋面气旋活动频繁。 受海洋气团的影响,冬不冷,夏不热,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小;终年湿润,相对冬雨较多。 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mm 之间。 1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北部, 大致在北纬50°至55°或65°之间。 因纬度较高,冬 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气温年较差大,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这里因为蒸发弱,相 对湿度较高。 11.苔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北冰洋沿岸。气候特点是终年寒冷,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不超过5℃降水少, 蒸发弱,多云雾。 12.冰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内陆地区;全年酷寒,各月气温都在0℃以下,是全球 年均温最低的地区。降水稀少。 13.高原气候和山地气候 主要分布在高海拔的山地、 高原地区。气候特征表现为随着高度的增加, 气候要素垂直 变化明显,如风速随高度增加而加大,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湿度随高度有变化等等。 2.2.厄尔尼诺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为西班牙语“EI Nino”的音译。在南美厄瓜多尔和秘鲁沿岸,海水每年都 会出现季节性增暖现象, 因为这种现象发生在圣诞节前后, 则被当地渔民称为厄尔尼诺, 是 “圣婴”(上帝之子)的意思。 现在厄尔尼诺一词已被气象和海洋学家用来专门指那些发生在 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 2 海水的大范围持续异 常增暖现象。80年代以来,厄尔尼诺发生频数明显增加,强度明显加强。 目前,大多数人都听说过厄尔尼诺,而只要听说过的人都知道它与某种异常天气有 关。不过,“异常”这个词的定义因地区不同变化很大。对居住在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 东南非的人来说,厄尔尼诺意味着严重的干旱和致命的森林火灾。 厄瓜多尔、秘鲁、加利福 尼亚的人则认为厄尔尼诺会带来暴风雨, 然后引发严重洪水和泥石流。 在全世界范围内,强 厄尔尼诺事件不但造成几千人的丧生, 还会使成千上万人流离失所、 数十亿美元损失。而在 美洲东北沿岸的居民认为厄尔尼诺会使冬天变得更温暖(可节省取暖费) ,飓风季节相对平 静。 3. 3.大气运动大气运动 3 8.低、中、高纬地区的环流模式 (1)低纬环流 在赤道的上升气流在高空向南北分流, 并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发生偏转, 到南北纬 ° 30 附近形成高空的偏西气流,这里高空气流的大量积聚,导致垂直方向出现下沉气流,使 近地面形成南北两个副热带高压带。 在近地面副热带高压带的空气向高低纬方向流动, 在低 纬地区形成南北半球的东南和东北信风,补充到赤道低压带地区,并再形成上升气流。 (2)中纬环流 南北副热带高气压带向高纬地区分流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中纬的盛行 西风带,西风的高纬部分与极地东风相遇, 辐合上升在高空又分别向高低纬方向流动, 其中 ° 向低纬方向流动的部分形成中纬环流的高空部分,在南北纬30 附近汇入副热带高压带的下 沉气流中。 (3)高纬环流 ° 极地冷高压的空气向低纬方向流动形成环绕极地的东风带, 其靠近南北纬60 地方的东 风气流与西风带的边缘气流相遇, 辐合上升后在高空分流, 一部分向低纬方向汇入中纬环流 之中,另一部分则向极地方向回流,在极地上空形成下沉气流,补充地面流走的极地空气。 9.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 由赤道低气压带的南北移动为主因, 导致地 球上的风带和其他几个气压带的位置移动。 风带气压带的季节性移动为赤道两侧的信风进入 对面的半球提供了机会。 如每年的6、7月份,南半球东南信风受到北移的赤道低压吸引进入 北半球,偏转成西南风, 是亚洲南部夏季风的主要成因。此外,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还会 使某些地区受到性质完全不同的风带和气压带的交替控制, 造成气候上明显的季节变化, 详 见热带草原气候和地中海气候部分。 10.季风和季风环流 是大气环流中比气压带和风带小一个尺度的环流,出现在海洋和陆地之间。其典型特 征是一年中大范围地、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改变风向。低中纬地区的季风(亚热带季风和温 带季风)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和低纬地区季风 (热带季 风)的形成关系密切。在低中纬地区,冬季大陆降温迅速,温度低,形成冷高压;同纬度的 海洋,由于水的热容量大,降温比陆地慢,故海洋温度较高,气压较低。夏季则相反:大陆 增温比海洋迅速,温度高,气压低;海洋上则气压高。所以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 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了季风环流。 4.4.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的垂直分层 4 地球大气层在重力和太阳辐射的共同作用下, 产生了明显的分层现象。 空气的密度分布 很不均匀,由靠近地面的每立方米空气几百克,到100千米的高空每立方米空气仅有零点几 克。到了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