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网支护技术规范
煤巷锚网支护技术规范(试行) 二 一六年一月 第一章总则1 1 第二章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及地质力学评估 .2 2 第三章锚网支护设计 . 第四章锚网支护材料. 第五章施工技术管理 . 第六章锚网支护质量检测及矿压观测 第七章维修管理规定 . 第八章回收管理规定. 第九章锚网支护验收规定 第十章附则. 第十一章附件. 5 5 2020 2222 2828 3535 3838 4141 4444 4545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使******(以下简称******)锚网支护工程的设计 符合 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要求,规范施工质量管理, 促进锚网支 护技术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是在对******所属各单位应用锚网支护技术经 验总结 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最新技术发展动态以及******今后煤巷 锚网支护技术的发展方向而制定的。 第三条 煤、半煤岩巷道的锚网支护参照本规范执行。 第四条推广应用锚网支护技术时,必须坚持科学态度,依靠 科技进步,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新材料。 第五条对使用的新型锚网支护材料及防腐锚网支护材料等, 使用单位必须将有关物理、化学等技术参数报******生产管理部, 经生产管理部审核批准或组织有关单位鉴定后方可使用。 第二章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及地质力学评估 第一条 对巷道围岩稳定性进行分类,其目的是为巷道锚网支 护设 计、施工与管理提供依据。 第二条******煤巷围岩稳定性分类,暂按巷道围岩稳定性指 数、围 岩松动圈范围及巷道开挖后围岩变形量,两种方法进行分类, 各矿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其中一种或两种进行比较后确定。在取得 丰富的 基础性实测资料和深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定量 分析方法,使 围岩稳定性分类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第三条巷道围岩稳定性指数:巷道围岩开挖前所处位置的最 大垂直应 力(即原岩应力Y H)与巷道围岩岩石单向抗压强度的比值, 共分为4 类。见表2-1。 表2-1巷道围岩稳定性指数 巷道稳定性 稳定 中等稳定 不稳定 极不稳定 稳定性指数 0.55 第四条 依据围岩松动圈范围及巷道开挖后围岩变形量进行分 类,可 分为I非常稳定、□稳定、川中等稳定、W不稳定、V极不 稳定五类。 表2-2郑州矿区煤巷围岩稳定性分类 巷道围岩类别稳定性 顶板位移 (mm 围岩松动圈 (mm I II III IV V 非常稳定 稳定 中等稳定 不稳定 0〜10 10〜50 50〜150 150〜200 0〜400 400〜1000 1000〜1500 1500〜2000 2002000极不稳定 注:同一巷道可根据围岩变化情况分为若干类,并采取相应的支护对策 第五条 地质力学评估为锚网支护设计提供依据。其内容包括 现场地 质条件调查、巷道围岩力学性质测定、锚固力拉拔试验。 第六条 地质力学评估的具体内容见表2-3。 第七条 巷道围岩力学参数是煤巷锚网支护设计的基础资料, 支护设 计所需的围岩力学指标必须通过实测或地质部门提供。 第八条 测试围岩力学性质岩样的采集、包装,测试项目测 试方法 等,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和技术要求。 表2-3地质力学评估的内容 序号原始资料 一般取2倍巷道宽度范围内 说明与测取 由临近钻孔柱状图和已采工作面资料确定 顶板不同岩层层数与厚度 指沿结构面法线方向上的均间距,在巷道内或类似条件巷道 1 2各层节理裂隙间距 内测取 3 4 5 岩层的分层厚度 岩石的单向抗压强度 煤层厚度 煤层倾角 指分层厚度的均值 利用岩样测定 指被巷道切割的煤层厚度 由工作面地质说明书给出,或在井下直接量取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煤层的单向抗压强度 巷道埋深 地质构造情况描述 水文情况描述 煤柱宽度 锚杆在顶板中的锚固力 锚杆在煤层中的锚固力 巷道几何形状与尺寸 利用煤样测定 地表到巷道的垂直距离 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煤柱的实际宽度 现场锚固力拉拔试验 现场锚固力拉拔试验 宜选用的几何形状是矩形、拱形、斜矩形 第九条 巷道锚网支护前应作锚杆(索)锚固力拉拔试验,用 于评价巷道围岩的可锚性。锚杆(索)锚固力拉拔试验应在巷道施 工现场或井下相似围岩中进行,每次不少于3根锚杆(索)。有下列 情况 之一时必须进行锚杆(索)锚固力拉拔试验:1.初始设计之前; 2.设计变更;3.材料变更;4.围岩地质条件发生变化。 第三章 锚网支护设计 第一条 锚网支护设计之前,必须详细地收集有关地质资料, 按照地 质力学评估一初始设计一稳定性分析一按初选方案施工一现 场监测一信息 反馈与修改、完善设计六个步骤进行,因地制宜,正 确有效地加固围岩, 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 第二条 根据地质力学评估结果,巷道具备锚网支护条件时, 进行锚 网支护初步设计。锚杆(索)支护设计必须进行方案论证, 并将论证结论 编入作业规程。 第三条各矿煤巷锚网支护设计方案由主管技术部门主持设 计,报矿总工程师组织审批,由主管开拓掘进矿长负责实施。 第四条 巷道优先选用矩形断面,在特殊条件可采用拱形或微 拱形断 面。在满足通风、运输、行人、管线架设、设备安装等要求 的前提下,各 矿应按照煤层赋存情况及围岩稳定状况,确定巷道断 面变形预留量,并在 设计中明确规定。 第五条为便于现场施工和质量管理,顶板锚杆长度优先选择2400mm 帮锚杆长度优先选择2000mm特殊情况下经矿技术部门进 行安全性论证 后,可以100mm为单位适当增加或减小锚杆杆体长度, 但顶板锚杆长度不 得小于2000mm锚杆杆体直径不小于20mm杆体 直径与钻孔直径的孔径差 应控制在6-10mm钻孔直径与树脂锚固剂 直径之差应为48mm锚杆间排距推荐使用0.7m、0.8m和1.0m三 个层 次,可灵活选择并通过锚网支护系统承载力进行校验。滑动构 造区巷道和沿顶掘进巷道锚杆间排距,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并通 过锚网支护系统承载力进行校验。 第六条 煤巷锚网支护初始设计须遵循以下原则 1、支护形式选择原则 (1)所有巷道严禁使用单体锚杆支护。 (2)顶板围岩达到中等稳定以上的巷道,必须采用锚网支护, 锚杆设计锚固方式为加长锚固,即使用1支K2350树脂锚固剂和1 支Z2350树脂锚固剂(巷帮可以使用1卷K2370的锚固剂);锚索设 计锚 固方式为端头锚固,即使用1支K2350树脂锚固剂和2支Z2350树脂锚固 剂。遇特殊地质条件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加大锚杆(索) 锚固长度,同时 遇有淋水地段时,采用快速锚固剂,必要时使用防 水型锚固剂。 (3)厚煤层托顶煤掘进的巷道;层厚较薄、层理、节理较发育 的复 合顶板;岩体松软压力大的巷道;巷道断面大、沿空送巷、孤 岛开采的工 作面两巷;构造复杂的巷道。必须采用锚梁网、锚索联 合支护,并视现场 情况架设防护性支架。锚杆(索)锚固方式必须 为加长锚固或全长锚固, 必要时进行注浆加固。 2、锚网支护参数选取原则 (1) 支护必须在相关理论指导下进行,安全系数不小于1.5; (2) 锚杆设计锚固力不低于杆体屈服载荷; 锚索设计锚固力不 小于钢绞线极限载荷的90%直径20mm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锚杆预紧 力矩锚 固于煤体的不低于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