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6 篇) 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1 1 付正军:付正军:高考数学中有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不等式、立体几 何等九大章节,主要是考函数和导数,这是我们整个高中阶段里最核心的板块,在 这个板块里,重点考察两个方面:第一个函数的性质,包括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 第二是函数的解答题,重点考察的是二次函数和高次函数,分函数和它的一些分布 问题,但是这个分布重点还包含两个分析就是二次方程的分布的问题,这是第一个 板块。 第二个是平面向量和三角函数。第二个是平面向量和三角函数。重点考察三个方面:一个是划减与求值,第 一,重点掌握公式,重点掌握五组基本公式。第二,是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这 里重点掌握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性质,第三,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来解三角形。 难度比较小。 第三,是数列,第三,是数列,数列这个板块,重点考两个方面:一个通项;一个是求和。 第四,第四,空间向量和立体几何。在里面重点考察两个方面:一个是证明;一个是 计算。 第五,概率和统计,第五,概率和统计,这一板块主要是属于数学应用问题的范畴,当然应该掌 握下面几个方面,第一等可能的概率,第二事件,第三是独立事件,还有独立重复 事件发生的概率。 第六,解析几何,第六,解析几何,这是我们比较头疼的问题,是整个试卷里难度比较大,计 算量最高的题,当然这一类题,我总结下面五类常考的题型,包括第一类所讲的直 线和曲线的位置关系,这是考试最多的内容。考生应该掌握它的通法,第二类我们 所讲的动点问题,第三类是弦长问题,第四类是对称问题,这也是 20 xx 年高考已 经考过的一点,第五类重点问题,这类题时往往觉得有思路,但是没有答案,当然 这里我相等的是,这道题尽管计算量很大,但是造成计算量大的原因,往往有这个 原因,我们所选方法不是很恰当,因此,在这一章里我们要掌握比较好的算法,来 提高我们做题的准确度,这是我们所讲的第六大板块。 第七,押轴题,第七,押轴题,考生在备考复习时,应该重点不等式计算的方法,虽然说难 度比较大,我建议考生,采取分部得分整个试卷不要留空白。这是高考所考的七大 板块核心的考点。 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2 2 第二部分函数与导数 1.映射:注意①第一个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有象;②一对一,或多对一。 2.函数值域的求法:①分析法;②配方法;③判别式法;④利用函数单调性; ⑤换元法;⑥利用均值不等式;⑦利用数形结合或几何意义(斜率、距离、绝对 值的意义等);⑧利用函数有界性(、、等);⑨导数法 3.复合函数的有关问题 (1)复合函数定义域求法: ①若 f(x)的定义域为〔a,b〕,则复合函数 f[g(x)]的定义域由不等式 a≤g(x)≤b 解出②若 f[g(x)]的定义域为[a,b],求 f(x)的定义域,相当于 x∈[a,b] 时,求 g(x)的值域。 (2)复合函数单调性的判定: ①首先将原函数分解为基本函数:内函数与外函数; ②分别研究内、外函数在各自定义域内的单调性; ③根据“同性则增,异性则减”来判断原函数在其定义域内的单调性。 注意:外函数的定义域是内函数的值域。 4.分段函数:值域(最值)、单调性、图象等问题,先分段解决,再下结论。 5.函数的奇偶性 ⑴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必要条件; ⑵是奇函数; ⑶是偶函数; ⑷奇函数在原点有定义,则; ⑸在关于原点对称的单调区间内:奇函数有相同的单调性,偶函数有相反的单 调性; (6)若所给函数的解析式较为复杂,应先等价变形,再判断其奇偶性; 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3 3 符合一定条件的动点所形成的图形,或者说,符合一定条件的点的全体所组成 的集合,叫做满足该条件的点的轨迹。 轨迹,包含两个方面的问题:凡在轨迹上的点都符合给定的条件,这叫做轨迹 的纯粹性(也叫做必要性);凡不在轨迹上的点都不符合给定的条件,也就是符合 给定条件的点必在轨迹上,这叫做轨迹的完备性(也叫做充分性)。 【轨迹方程】就是与几何轨迹对应的代数描述。 一、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基本步骤 1、建立适当的坐标系,设出动点 M 的坐标; 2、写出点 M 的集合; 3、列出方程=0; 4、化简方程为最简形式; 5、检验。 二、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求轨迹方程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直译 法、定义法、相关点法、参数法和交轨法等。 1、直译法:直接将条件翻译成等式,整理化简后即得动点的轨迹方程,这种 求轨迹方程的方法通常叫做直译法。 2、定义法:如果能够确定动点的轨迹满足某种已知曲线的定义,则可利用曲 线的定义写出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定义法。 3、相关点法:用动点 Q 的坐标 x,y 表示相关点 P 的坐标 x0、y0,然后代入 点 P 的坐标(x0,y0)所满足的曲线方程,整理化简便得到动点 Q 轨迹方程,这种 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相关点法。 4、参数法:当动点坐标 x、y 之间的直接关系难以找到时,往往先寻找 x、y 与某一变数 t 的关系,得再消去参变数 t,得到方程,即为动点的轨迹方程,这种 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参数法。 5、交轨法:将两动曲线方程中的参数消去,得到不含参数的方程,即为两动 曲线交点的 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交轨法。 直译法:求动点轨迹方程的一般步骤 ①建系――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②设点――设轨迹上的任一点 P(x,y); ③列式――列出动点 p 所满足的关系式; ④代换――依条件的特点,选用距离公式、斜率公式等将其转化为关于 X,Y 的方程式,并化简; ⑤证明――证明所求方程即为符合条件的动点轨迹方程。 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4 4 1.等差数列的定义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 2 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 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 d 表示.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若等差数列{an}的首项是 a1,公差是 d,则其通项公式为 an=a1+(n-1)d. 3.等差中项 如果 A=(a+b)/2,那么 A 叫做 a 与 b 的等差中项. 4.等差数列的常用性质 (1)通项公式的推广:an=am+(n-m)d(n,m∈N_). (2)若{an}为等差数列,且 m+n=p+q, 则 am+an=ap+aq(m,n,p,q∈N_). (3)若{an}是等差数列,公差为 d,则 ak,ak+m,ak+2m,(k,m∈N_)是公差为 md 的等差数列. (4)数列 Sm,S2m-Sm,S3m-S2m,也是等差数列. (5)S2n-1=(2n-1)an. (6)若 n 为偶数,则 S 偶-S 奇=nd/2; 若 n 为奇数,则 S 奇-S 偶=a 中(中间项). 注意: 一个推导 利用倒序相加法推导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 Sn=a1+a2+a3++an,① Sn=an+an-1++a1,② ①+②得:Sn=n(a1+an)/2 两个技巧 已知三个或四个数组成等差数列的一类问题,要善于设元. (1)若奇数个数成等差数列且和为定值时,可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