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必修2点到直线的距离
高一数学必修高一数学必修 2 2 点到直线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 一、教材一、教材分析分析 1 1、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人教 B 版数学必修 2 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第§ 2.2.4 节,主要内容是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2 2、课程标准、课程标准 探索并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3 3、地位与作用、地位与作用 本节对 “点到直线的距离” 的认识, 是从初中平面几何的定性作图, 过渡到了解析几何的定量计算,是在学生已掌握了直线倾斜角、斜率、 直线方程和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等相关知识基础上的学习,对“点到 直线的距离”的研究,为以后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等几何问题的进一 步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 依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 的认知水平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和掌握点到直 线距离公式及其应用,能用公式d 2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 ((1 1))通过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与应用,培养学生数形结 合、分类讨论、转化的数学思想,进而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方法和由 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研究能力,以及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 题的能力。 C 1 C 2 A B 22 求两平行线间距离。 ((2 2))通过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探索和推导过程,渗透算法的思 想。 ((3 3))通过问题获得数学知识,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 问题”的过程。 3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形成学生的体验性认识, 提高数学学习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逐步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 精神和合作交流的团队精神。 4 4、教学重点、难点及确立的依据、教学重点、难点及确立的依据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确定依据:由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确定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 确定依据:学生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定义进行推导,思路自然, 但运算繁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此时需要教师引导学生 采用整体代换的思想简化推导过程。 三、教学方法三、教学方法 发现法:发现法:本节课为了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使老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愉快地自觉学 习,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引导、启发学生分析、发现、归纳、论 证等,从而形成完整的数学模型。 确定依据: (1) 美国教育学家波利亚的教与学三原则:主动学习 原则,最佳动机原则,阶段渐进性原则。 (2) 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 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 四、学法指导四、学法指导 发现法:发现法: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学生经过观察、练习、分析、探 索等步骤,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论证后得到一般性结论, 形成完整的数学模型,再运用所得理论和方法去解决问题。 1、让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自主学习, 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 交流互助学习的能力; 2、渗透转化思想和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 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探索实践,合作交流——运用知识,解 决问题——变式训练,深化理解——反思小结,巩固提高 双边活动双边活动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教学教学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环节环节 创创 设设 情情 境境 引引 入入 课课 题题 y y ··B(4,5)B(4,5) ··A(1,3)A(1,3) o ·· C(1,0)C(1,0)x x y y ··B(4,5)B(4,5) ··A(1,3)A(1,3) o ·· C(1,0)C(1,0) x x y y ··B(4,5)B(4,5) ··A(1,3)A(1,3) o ·· C(1,0)C(1,0) x x 教 师 由 浅 入深提出 6 个问 从复习学生已掌 题,引导学生进 握的知识入手, 由浅入 入学习情境,自 深, 循序渐进, 引发学 主探求新知。 生探求新知的兴趣, 自 然引出新课。 问题 1:求 点 A 与点 B 之间 问题 1 复习两点 的距离。 间距离公式。 问题 2:过 点 A 做 x 轴的垂 问题 2: 复习过直 线,标出垂足 C 线外一点做已知直线 的坐标, 并由 B、 的垂线的做法, 复习直 C 两点坐标写出 线的两点式方程以及 直线 BC 的两点 将直线方程化为一般 式方程,化为一 式。 般式。 问题 3: 学生容易 想到以 AC 为底边,通 过观察图象求出点B 问题 3:连 到直线 AC 的距离(即 接 AB,构造三角 底边上的高) ,进而求 形 ABC,求三角 出三角形面积。 此处将 形的面积。 直线 AC 定为平行于 y 轴的特殊直线, 一是让 学生更容易入手, 二是 为后面总结并验证公 式对于特殊情况是否 o y y ··B(4,5)B(4,5) ··A(1,3)A(1,3) D D ·· C(1,0)C(1,0) x x 创创 设设 情情 境境 y y 引引 入入 课课 题题 ··B(4,5)B(4,5) ··A(1,3)A(1,3) D D o ·· C(1,0)C(1,0) x x 问题 4:若 以 BC 为底边, 求三角形 ABC 的 面积,还需要什 么条件? 以以 上上 四四 个个 问题相对简单,问题相对简单, 由由学学生生独独立立思思 考后回答。考后回答。 问题 5:如 何求 BC 边上高 AD 的长度?进 而求出面积具 体值。 学学 生生 分分 组组 讨论,由小组派讨论,由小组派 代表回答。代表回答。 问题 6: 归纳刚 才具体实例中 求点到直线距 离的步骤。 问题 4: 引导学生 考虑若以 BC 为底边, 需求出此边上高, 即点 A 到直线 BC 的距离, 引出本节课题。 问题 5: 学生要求 边 BC 上的高,需要首 先过点A做BC的垂线, 并找出垂足, 要想求出 D 点坐标, 可求出直线 AD 的方程,进而由两 直线交点坐标的求解 方法,确定 D 点坐标, 最后回到两点间距离 公式,求出高 AD 的数 值,继而求出面积。 问题 6: 帮助学生 理清解题思路, 为后面 公式推导做铺垫。 探探 索索 实实 践践 合合 作作 交交 流流 学 生 分 组 求坐标平面上,点 讨论交流。 P(x 1 , y 1 )到直线 教 师 引 导 l : Ax ByC 0(A2 B2 0) 学生用整体代 的距离 换的思想解决 运算中遇到的 困难 。 学生合作学习推导出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d Ax 1 By 1 C A B 22 师 生 共 同 分析公式的特 征,学生加强记 忆。 教 师 强 调 运 用公式时,应将 直线方程化为 一般式,并注意 分子为绝对值 形式。 让学生总结 应用公式求点 到直线距离的 一般解题步骤。 通过师生共同分 析引例, 学生对此题的 解题思路较清晰, 但是 在运算过程中会因运 算繁琐而遇到障碍。 强调整体代换的 思想。 在推证的过程中, 通过克服困难的经历, 以及获得成功的体验, 锻炼意志,增强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