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流浪乞讨者现状社会调查报告
精选 长沙市流浪乞讨者现状社会调查报告长沙市流浪乞讨者现状社会调查报告 摘要:摘要:流浪乞讨现象在中国古已有之,千百年来,乞丐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 也在不断地演变、发展当中。时至今日,乞丐群体、乞丐现象作为一种棘手的社 会问题,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城市治理、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等诸多方面有着 严重影响, 已经引起了广大市民和社会舆论媒体的强烈关注,要求对这一群体进 行有效治理的声音越来越强烈,2010 学年上半期,我们小组六个人,一同走近 了流浪乞讨者, 通过调查普通市民和街头流浪乞讨者,开始了对长沙市流浪乞讨 者现状调查,研究流浪乞讨者类型、年龄性别比例等情况,并研究其产生原因和 应对措施。 关键词:关键词:流浪乞讨者,流浪乞讨职业化,社会救助,收入差距 正文:正文: 1.1.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 长沙经济水平不断发展, 长沙街头却出现乞讨人员大量增加的现象, 乞讨者乞讨的方式五花八门,乞讨原因也是各式各样。街头的乞丐是社会的弱势 群体,但是随着乞讨者的增多,许多乞丐确实真假难辨,人们对于弱势群体的传 统态度也在发生改变。乞讨现象就像城市的顽疾,影响城市的市容市貌,有损城 市的形象。而且,乞讨者还为城市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为此,我们对长沙市的 乞讨现象,做了初步的调查研究。 可编辑 精选 2.2.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调查分类:年龄性别比例、乞讨方式、乞讨原因、乞讨日收入、乞讨年数、 家庭情况、来源地、食宿问题以及对救助站的看法。 去火车站、 商业街、 公交车、 旅游景点等地考察采访流浪乞讨者。 通过观察、 拍照、与流浪乞讨者交谈等方式了解他们的来源地,以及乞讨的方式、原因、目 的等信息,并填写我们设计的“乞丐版长沙市流浪乞讨者现状调查的问卷” ; 设计“市民版的调查问卷” ,发放问卷,询问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层次的人 对流浪乞讨者的看法; 走访民政局、 救助站和派出所等相关部门,采访流浪乞讨者活动场所的工作 人员、小贩和清洁工等。并就流浪乞讨者的各种信息,以及处理流浪乞讨者的方 案进行调查; 去湖南省图书馆、湖南大学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流浪乞讨者的现况、对流 浪乞讨者的政策法规、历代流浪乞讨者产生的原因、行乞方式、对流浪乞讨者的 安置方法和各国有关流浪乞讨者的资料…… 总共发放长沙市流浪乞讨者的现状调查问卷(市民版)200 份,收回有效问 卷 170 份,实地采访长沙市流浪乞讨者 104 位,获得有效采访记录 100 份。 3.3.调查结果与分析调查结果与分析 3.13.1 长沙市街头乞讨现象现状长沙市街头乞讨现象现状 2003 年 8 月 1 日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颁 布实施,对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实行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权益, 完善社会救助制度。 可编辑 精选 当日, 长沙市收容遣送站更名为长沙市救助管理站,救助站本着乞讨者自愿 的态度,对所有自愿受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均实施救助,解决其临时生存困难,帮 助他们重返家园,对乞讨者给予极大的人文关怀。 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颁布近 7 年后,长沙市区 流浪乞讨者的现状究竟如何?我们小组一起走上街头, 通过询问流浪乞讨者活动 场所的工作人员、小贩和清洁工,走访民政局、救助站和派出所等相关部门,以 及实地采访、考察了 104 名流浪乞讨者,获得有效采访记录 100 份,对长沙市 流浪乞讨现象的现状进行了初步调查。 关于流浪乞讨者的来源地,根据我们调查估计,目前常年分布在长沙市区的 流浪者约 2500—3800 名,其中外省的占 54%%,本省其他市的占 29%,本 市的占 17%,主要由以下几类人员组成:1.有劳动能力但无基本生活保障人员; 2.老年人;3.智障、残障人员;4.以乞讨为工作的正常成年人;5.未成年人;6. 有组织的团伙乞讨人员。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外省流浪乞讨者占据了长沙市流浪乞 讨群体的半壁江山。 长沙流浪者来源地比例 本市 17% 外省 54% 本省其它 市29% 关于行乞形式,我们以蹲点、跟踪、接触采访等形式,观察了步行街、火车 站、芙蓉广场等场所的 104 名流浪乞讨者,统计后归纳的主要行乞形式有:才 艺表演、通过老弱病残等弱者形象博取同情、强迫兜售、以悲惨遭遇博取同情、 可编辑 精选 以僧人尼姑道士身份化缘五种,其中才艺表演约占 23%,通过老弱病残等弱者 形象博取同情约 44%, 强迫兜售约 11%, 以悲惨遭遇博取同情约 18%, 以僧人、 尼姑、道士身份化缘大概4%。可以看到活跃在长沙市的流浪行乞者大多为老弱 病残形象, 同时也可以看到:采用才艺展示这种劳动付出形式的行乞者也占到了 流浪乞讨群体的 1/4。 长沙流浪者行乞形式 悲惨遭遇博 取同情 18% 强迫兜售约 11% 以僧人、尼 姑、道士身 份化缘 4% 老弱病残等 弱者形象 44% 关于行乞原因,通过对100 份有效流浪乞讨者采访记录的统计,我们发现, 长沙市流浪乞讨的最主要原因竟然是行乞行业低劳动、高收入而形成的职业乞 丐,占到了总数的 42%,让人非常的惊讶。而因年老、疾病、残疾确实丧失劳 动能力不得不沦为乞讨者的只在流浪乞讨大军中占 36%,同时因为遭遇天灾人 祸行乞的约 13%,受人操纵被迫行乞约 9%。虽然我们调查采访的人数有限,样 本的代表性不是非常的强,但是根据这些数据,我们认为依然能一定程度上反映 长沙流浪乞讨的现状,流浪乞讨的职业化确实广泛存在并占据较大比例。 才艺表演 23% 可编辑 精选 长沙流浪者行乞原因 受人操纵被迫 9% 遭遇天灾人祸 13% 职业乞丐 42% 因残疾等丧失 劳动能力 36% 以年龄来分,乞讨者在各个年龄阶段都有分布。经调查,长沙市流浪乞讨者 年龄比例如下:0-17 岁的青少年大致占总流浪乞讨者的 9%,流浪乞讨者的低 龄化越来越明显,18-40 岁的青年约为 21%,41-65 岁中年约 43%,66 以上的 老年人约占 27%,男女性别比例约为 74:26。 长沙市流浪乞讨者年龄比例 66以上的老 年人 27% 0-17岁的青 少年 9% 18-40岁的青 年 21% 41-65岁的中 年 43% 关于乞讨者的收入, 我们在街头对五种不同乞讨方式的乞讨者每类五人进行 蹲点暗访, 通过目测 25 名乞丐在二十分钟内收入, 按照每天工作 8 小时, 计算, 估算出采用不同乞讨方式的乞讨者的月收入(如表): 20 分钟内 乞讨形式目测平均收入 (元) 平均 月收入 (元) 可编辑 精选 才艺表演 通过老弱病残等弱者形象博取同 情 强迫兜售 以悲惨遭遇博取同情 以僧人、尼姑、道士身份化缘 52400 3.81824 4.5 2.5 3 2160 1200 1440 3.23.2 市民对乞讨现象的认识分析市民对乞讨现象的认识分析 近期, 我们小组对长沙市民发放了一些问卷,主要是分析市民对城市流浪者 的看法,流浪者在市民心中是怎样的形象,以及对市民对流浪者行为的分析。我 们总共发放了 200 份问卷,有效问卷 170 份。经过我们小组整理、统计、补充 和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 目前,长沙市流浪乞讨群体庞大。 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 超过 91.2%的市民表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