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法制教育大纲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 发布时间: 2016-10-21 11:07 信息来源: 教育部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 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要求,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系统规划和科学安排法治教育的目标定位、原 则要求和实施路径,制定本大纲。 一、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使广大青少年学生从小树立法治观 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是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 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是在青少年群体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全 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客观要求。 长期以来,各有关部门、各级各类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 广大青少年法律素质明显提高。但从总体上看,青少年法治教育仍存在着对其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 深刻、定位不够准确;法治教育缺乏整体规划,方式方法有待创新;学校法治教育的评价体系不健全, 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学校、社会、家庭多元参与的青少年法治教育网络还没有形成;师资、教育 资源的保障机制尚不健全等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对加强和改善青少年法治教育提出了现实而迫切的要求,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要高度重视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加快完成法治教育从一般的普法活动到学校 教育的重要内容,从传授法律知识到培育法治观念、法律意识的转变,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工作力度, 将法治教育全面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创新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形式与内容,着力提高系统化、科学化水 平,切实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二、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工作要求 (一)指导思想 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 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宪法教育为核心,把法治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全 面提高青少年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青少年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二)工作要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 法治教育要与道德教育相结合, 注重以法治精神和法律规 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良法善治传导正确的价值导向,把法律的约束力量、底线意识与道德 教育的感化力量、提升精神紧密结合,使青少年理解法治的道德底蕴,牢固树立规则意识、诚信观念、 契约精神,尊崇公序良俗,实现法治的育人功能。 ——以宪法教育为核心, 以权利义务教育为本位。 法治教育要以宪法教育和公民基本权利义务 教育为重点,覆盖各教育阶段,形成层次递进、结构合理、螺旋上升的法治教育体系。要将宪法教育 贯穿始终,培养和增强青少年的国家观念和公民意识;将权利义务教育贯穿始终,使青少年牢固树立 有权利就有义务、有权力就有责任的观念。 ——以贴近青少年实际、提高教育效果为目的。法治教育要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贴近青 少年生活实际,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合理确定教学重点和方法,注重知行统一,坚持落细落小落实; 要更多采取实践式、体验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与法治事件、现实案例、常见法律问题紧密结合, 注重内容的鲜活,注重学生的参与、互动、思辨,创新形式,切实提高法治教育的质量和实效。 ——以构建系统完整的法治教育体系为途径。 法治教育要从小抓起, 贯穿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 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深入挖掘各门学科蕴含的法治教育内涵,注重发挥课外活动、社 会实践和网络文化的重要作用,加强政府部门、学校、社会、家庭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校内校外、 课内课外、网上网下相结合的教育合力。 三、青少年法治教育的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普及法治知识,养成守法意识,使青少年了解、掌握个人成长 和参与社会生活必需的法律常识和制度、明晰行为规则,自觉尊法、守法;规范行为习惯,培育法治 观念,增强青少年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分辨是非、运用法律方法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法律途径参与国 家和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践行法治理念,树立法治信仰,引导青少年参与法治实践,形成对社会 主义法治道路的价值认同、制度认同,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二)阶段目标 1.义务教育阶段。使学生初步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重要法治理念与原则,初步了解个 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须的基本法律常识;初步树立法治意识,养成规则意识和尊法守法的行为习 惯,初步具备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为培育法治观念、树立法治信仰奠定 基础。 其中,小学阶段,着重普及宪法常识,养成守法意识和行为习惯,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 边的法,培育学生的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初中阶段,使学生初步 了解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法律常识,进一步强化守法意识、公民意识、权利与义务相 统一观念、程序思维,初步建立宪法法律至上、民主法治等理念,初步具备运用法律知识辨别是非的 能力,初步具备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2.高中教育阶段。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基本制度 以及法律常识,强化守法意识,增强法治观念,牢固树立有权利就有义务的观念,初步具备参与法治 实践、正确维护自身权利的能力。 3.高等教育阶段。进一步深化对法治理念、法治原则、重要法律概念的认识与理解,基本掌 握公民常用法律知识,基本具备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自身权利、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化解矛盾 纠纷的能力,牢固树立法治观念,认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的理想和信念。 四、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内容 (一)总体内容 青少年法治教育要以法律常识、法治理念、法治原则、法律制度为核心,围绕青少年的身心特 点和成长需求,结合青少年与家庭、学校、社会、国家的关系,分阶段、系统安排公民基本权利义务、 家庭关系、社会活动、公共生活、行政管理、司法制度、国家机构等领域的主要法律法规以及我国签 署加入的重要国际公约的核心内容;按不同的层次和深度,将自由、平等、公正、民主、法治等理念, 宪法法律至上、权利保障、权力制约、程序正义等法治原则,立法、执法、司法以及权利救济等法律 制度,与法律常识教育相结合,在不同学段的教学内容中统筹安排、层次递进。 (二)分学段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1.义务教育阶段 以基础性的行为规则和法律常识为主,侧重法治意识、尊法守法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要注重 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形象、生动,贴近学生实际,利用案例教学、实践教学,从生活实践中提炼案例, 注重将核心理念、重要概念与学生生活实践能够接触的事件相结合,与学生的理解能力相适应。主要 分阶段实施以下内容: 小学低年级(1-2 年级) 认知国家象征及标志。初步建立国家、国籍、公民的概念,初步建立对家庭关系的法律认识。 初步建立规则意识,初步理解遵守规则、公平竞争、规则公平的意义与要求。初步建立法律面前人人 平等的观念。了解消防安全知识、基本交通规则,知晓常用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