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期末综合测试题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期末综合测试题期末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三月的横断山区,山顶白雪皑皑,山脚百花争艳”,说明气温分布受()影响 A.纬度位置 A.东亚 B.海陆位置 B.南亚 C.地形因素 C.东南亚 D.洋流因素 D.西亚 2.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发源地是() 3.西亚村庄的房屋通常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原因是() A.为了预防小偷进入民宅偷盗 B.减少太阳辐射和从沙漠吹来的热风 C.为了抵挡当地寒冷的气候 D.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决定的 4.下图表明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 A.中高纬度地带 C.平原盆地地带 A.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B.中低纬度地带 D.温和湿润地带 B.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5.下列各组气候类型,均为欧洲最典型是() 6.在我国南方水资源丰富的地方,许多村落都沿河分布,主要原因是 ①沿河地带土壤肥沃②沿河地带地形平坦 ③沿河地带渔业资源丰富④沿河地带交通便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不利于聚落形成的因素是() A.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C.资源丰富、气候宜人 A.非洲板块 C.南极洲板块 9.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点是 A.海拔低 C.边缘陡峭 B.地面起伏小 D.海拔高 B.山地崎岖、气候寒冷 D.交通便利、地形平坦 B.美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 8.环太平洋地带是世界上火山和地震集中的地带,与其形成无关的板块是 10.读图,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大洲或大洋排序正确的是( ) A.北美洲、太平洋、非洲 B.南美洲、大西洋、非洲 C.南美洲、太平洋、非洲 D.非洲、大西洋、南美洲 1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分析造成此诗句中景观差异的原因() A.纬度位置因素B.海陆位置因素C.地形因素D.海陆热力差异因素 12.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现象蕴含着地理知识,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 A.某市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 B.某学校冬季和夏季使用不同的作息时间 C.某学校正午旗杆的影长夏季比冬季短 D.地球上出现昼夜更替现象 13.从下图中信息判断,形成城市聚落可能性最小的是 () A.A A.大陆漂移 B.B B.气候变暖 C.C C.人类活动 D.D D.植被迁移 14.下列能解释“酷寒的南极大陆下沉睡着万顷煤田”这种现象的是 15.板块构造学说可以解释全球海陆分布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球七大洲、四大洋各自独立成为十一大板块 B.板块形成以后是固定不变的 C.亚洲和欧洲属于不同的两个板块 D.板块交界处一般多火山和地震 16. 读世界两区域轮廓图及甲、乙两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甲地气温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四季如春 A.全年降水均匀 B.气温最低月为 12 月 D.夏季高温,冬季低温 B.降水集中在冬季C.降水集中在夏季D.年降水量稀少 C.终年严寒 2、乙地降水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17.天气与气候既密切相关又有区别,下列描述天气现象的名词是() A.温暖如春B.寒冷干燥C.风雨交加 D.温和多雨 18.当地球上的太阳光照如下图所示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A.春分B.夏至 C.秋分D.冬至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本初子午线是地球仪上最长的经线 C.18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20.下列描写天气的是 A.四季分明 C.风和日丽 A.热带 22. 小明的爸爸是一位旅行爱好者,最近从网上发来一张旅行时拍摄的照片。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B.北温带 B.长冬无夏 D.全年高温多雨 C.南温带D.南寒带 B.0°经线东侧为西经、西侧为东经 D.0°经线向西数值递增的是西经 21.全球四季变化最明显,且1 月正处于夏季的地区是() 1、小明的爸爸拍摄的是哪一民族的生活场景() A.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 C.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 A.炎热干燥 C.气候湿热 B.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 D.印度尼西亚的达雅克人 B.严寒多雪 D.河网密布 2、当地人聚居在长屋里与当地哪一因素有关() 23. “阿尔卑斯——滑雪者的终极梦想”,人们总是这样形容这座欧洲雪山,读图,回答下面小 题。 1、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与板块运动密不可分,与阿尔卑斯 山脉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板块是 ()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点错误的是() A.地中海将会逐渐缩小 C.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区多地震 B.非洲和欧洲将会连成一体 D.阿尔卑斯山脉将不再发生变化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2、小明根据所学的板块知识,对阿尔卑斯山脉及其周围的地理事物进行了大胆猜测,下列观 24.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显示该区域的地势是 A.东北高,西南低 C.西南高,东北低 2、①、②、③、④四地段中坡度最缓的是 A.① A.1500 米 B.② B.3000 米 C.③ C.4500 米 D.④ D.6000 米 3、②、③线段的最高点图上相距3 厘米,两地的实地距离为 B.东南高,西北低 D.中部高,四周低 25.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小河汇流后的大致流向是() A.自北向南 C.自西向东 A.200km C.60km B.自南向北 D.自东向西 B.40km D.80km 2、图中,水电站到农机站的图上距离约为2cm,实地距离大约为() 26. 本题主要考查了地图的判读。 读“某区域经纬网地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地的经纬度是 A.(40°E,66.5°N) C.(40°W,66 5°N) 2、图中①阴影区位于 A.南半球、东半球 3、丙地位于乙地的 A.西南方向B.东南方向C.正北方 D.正南方 B.南半球、西半球C.北半球,东半球D.北半球、西半球 B.(40°E,66.5°S) D.(40°W,66.5°S) 27. 读某地区聚落示意图,回答以下小题。 1、甲聚落高楼林立,有许多企业、商店、学校、医院……道路纵横,车辆很多。该类聚落 叫 A.村庄B.集镇 C.乡村D.城市 2、该地区的聚落中,建有多座尖顶的宗教建筑物——“教堂”,居民皮肤白皙,头发多呈波 状且色浅,鼻梁高,嘴唇薄……试判断该地区可能地处 A.非洲南部 C.欧洲西部 B.亚洲东部 D.非洲北部 28. 请你阅读下图,结合已学知识,相信你可以完成下面小题。 1、读上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是指气流从市区流向郊区 C.这种现象被称为孤岛效应 这种树林被称为() A.温带落叶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热带雨林 B.B 是指市区气温较高,上升气流显著 D.这种现象的产生和人类的活动无关 2、在地中海气候区,许多树木的叶子比较小,表面多为“蜡质层”,以减少水份的蒸发。 29. 陕北传统民居一般依山形走向,避湿就干,避低就高,坐北朝南的原则而建,窑洞前多植 树。2018 年,石窑建造技艺入选呼和浩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民间艺 术极具建造者的高超智慧和工匠精神,在建造全程技艺和手法体现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