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清平湾1500字读后感
遥远的清平湾遥远的清平湾 15001500 字读后感字读后感 暑假里偶然读到了史铁生的作品——《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之前史铁生这个名字老是被很多人提起过, 但我也只是听其名而未见 其文。看了史铁生的文章以后,才体会到了“史一样的作品,铁一样 的生命”这句话的含义。 史铁生用平实而浪漫的笔法描绘了一幅在清平湾这片古老而贫 瘠的土地中令人憧憬的插队生活的画卷。1969 年的时候,史铁生不 顾身体的疾病,自愿去革命圣地延安插队落户, 和那个时代的热血青 年一样, 他努力劳动, 种过地, 喂过牛, 和农民一起过着贫困的生活。 他由此认识了广大的中国农村, 了解了农民。正是因为有过切身的经 历,才能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写得如此真实与感人。 虽说陕北的这个小山村清平湾土地贫瘠、环境十分恶劣、最突 出的特点就是穷,但是“我”也并未感到丝毫的不满,而是选择欣然 接受,和破老汉一起好好地喂牛,过着平淡且愉快的日子。在插队的 这段日子,“我”看到了、听到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呼喊,他们对 这片土地的深情,以及对陕北名歌的热衷,这些东西都已嵌入他们的 灵魂,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他们并未因为贫穷而怨天尤人,他们 依旧是淳朴、憨厚的农民——他们为了忙农活,渴了什么水都喝,不 管大人还是小孩,都辛勤地劳作着;他们考虑到“我”离家远、不容 易, 特意把珍贵的白膜给 “我” 吃, 十分关心 “我” 的身体;由于 “我” 腰腿疼,他们为了不让我落下病根,特意开会讨论让“我”和破老汉 一起去喂牛;破老汉为了让“我” 多睡会儿,冬天五更天的时候爬起 来给牛拌料……这些都将陕北农民的那种淳朴、 善良完美的呈现出来 了。 他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他们是土地的孩子,所以 他们身上也展示了土地的大气与辽阔。 他们苦中作乐的精神令人佩服, 他们的坚韧不拔和顽强的生命力更令人赞叹。 印象最深的还是破老汉,作者写到“破老汉爱唱歌,可嗓子像 破锣”,破老汉傍晚赶着牛回村,用撅把挑起一捆柴,扛着,一路走 一路唱:“崖畔上开花崖畔上红;受苦人过得好光景……”声音拉的 很长、 颤颤巍巍且悠扬。 这一唱就唱出了庄稼人对 “好光景” 的渴望, 这是他们最大也最简单的愿望。 在夏天喂牛时,破老汉坐在饲养场前 面的窑顶上看着村子里的孩子们嬉闹, 抽着烟说:“心儿家不晓得愁。 ” 就哑着嗓子唱起来:“提起那家来,家有名,家住在绥德三十 里铺村……”破老汉是绥德人,他也想起了自己的远方的家,庄稼人 对家的特殊感情总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破老汉把它唱了出来。破老 汉一肚子的歌,总是在唱歌 ——给牛添草的时候,赶着牛出村的时 候,坐在树杈上的时候……陕北民歌多半都有一种忧伤的调子, 所以 人们才会说“老汉的日子熬煎咧,人愁了才唱得好山歌。”陕北民歌 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昂扬着黄土地上泥土的芳香,流淌着黄河儿女最 通俗的 词汇和最亮丽的激情,更是黄土文化的特色和精粹。破老汉 爱唱陕北民歌正如他热爱这片生他育他的土地。 陕北民歌把他心中所想表达了出来, 这样一个淳朴的陕北汉子, 用歌声抒发自己的情感, 释放自己的内心, 何尝不是一种生活态度呢? 唱我所想,唱我所思。这其实也是生活在这片黄土地上的人们最直接 的表达方式。 黄土地上的人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面貌体现了我们的民族 精神和民族脊梁,也有一份历史的厚重感。在这个偏远的穷困的陕北 农村,没有大城市的繁华, 也没有大城市的冷漠,却有着对苦难的坚 忍的承受,对生命的顽强的追求,对生活的淳朴的向往,以及赤诚动 人的美好的人性温情。生活的历练给了他们无穷的勇气, 他们无所畏 惧,努力地为自己的生活奋斗着。 遥远的的清平湾其实并不远,就在我们的眼前,就在作者的心 中。破老汉的《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又在耳边响起了,那是长在崖畔 上的一种野花,红的,年年开。黄土地上的人们,又开始了新的劳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