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2021届高三二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12021 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 语文试题卷语文试题卷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 选出每小题答案后, 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 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6(36 分分) ) ( (一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9 9 分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理性, 是人所具有的一种自觉意识与能力。 探究自然, 把握世界, 追求 “真” , 是一种理性能力;研究社会,认识自己,崇尚“善”与“美” ,也是一种理性能 力。前者为“科技理性” ,后者为“价值理性” 。两种理性共同构成了人类认识与 改造世界的能力。 追本溯源,在人类古代的朴素思想中,无论是古希腊哲学还是东方儒学,都 暗含了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初始合一的样态。 在古希腊哲学中,理性作为重要范畴与核心概念,有两个来源:赫拉克利特 的“逻各斯”与阿那克萨哥拉的“努斯” 。 “逻各斯”对自然界本质规律的探究与 “努斯” 对心灵自由的导引,构成了理性认识外部世界与追求心灵超越的双重意 义与功能。 虽然古希腊文化尚未对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作出明确界定,但这两种 理性在先哲的论述中是合一的。 对于东方儒学,有人认为它过度注重价值理性,造成了科技理性的缺失。其 实不然,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在东方儒学传统中从未分离。当然不可否认,儒学 文化系统中的科技理性是以价值理性为目的的, 但这并不代表对科技理性的排斥。 实际上,儒学在求“善”与“美”的同时包容了求“真”的成分。比如,《易传》 在“天人合一”价值基础上,究万物之理,就内嵌着自然观、科学观与方法论。 然而,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们对自然界征服能力的增强,科技理性与价 值理性开始出现某种失衡,表现为科技理性的片面凸显与价值理性的日渐式微。 科技理性主要回答世界 “是什么” 等问题, 探究自然规律这一 “真” 的领域, 表达的是一种客观必然性,并通过主观能动性对其加以运用,为人类生存和发展 提供更多的物质财富。而在现代社会,由于市场经济与资本逻辑的主导,科学技 术几乎成为人类文明的代名词。正如美国科技哲学家普特南所言: “科学的成功 把哲学家们催眠到如此程度, 以致我们认为, 在我们愿意称之为科学的东西之外, 根本无法设想知识和理性的可能性。 ” 与科技理性相对, 价值理性主要回答的是世界 “应当是什么” “怎样才更好” 等问题,赋予世界以“善”与“美” ,表达的是一种主观价值合理性。科技与价 值是理性天平的两端,科技理性的过度凸显带来了价值理性的式微。科学技术并 非万能,它在给人类带来便利、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困惑、苦恼。比如,由于 缺少价值理性的规导, 科技会成为盲目的力量, 不顾自然生态, 肆意征服、 掠夺, 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运用科学技术过分追求物质财富,容易造成精神家 园的荒芜与意义世界的干瘪。 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只有彼此平衡, 相互融合, 才能发挥各自的作用与功能。 脱离科技理性支撑的价值理性犹如“空中楼阁” ,会因地基不牢而坍塌;缺少价 值理性引领的科技理性犹如“没有罗盘的舵手” ,会因方向不清而迷失。为避免 “坍塌”与“迷失” ,我们应秉持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合一的理念,推动物质世 界的创造与精神家园的构建。 人们美好生活的实现, 需要科技理性精神, 但这并不意味着现代化可以窄化 为科技化, 并不意味着人文价值理性就没有现代价值,现代化要建立在科技理性 “动力工具”与价值理性“方向指南”合一的完整理性基础上。我们应以完整的 理性文化把握实存的与应然的人类社会,以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互济共缔“真善 美”的新时代。 (摘编自牛绍娜《推动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平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都是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 后者能够引领前者,显得 更为重要。 B.“逻各斯” “努斯”为古希腊哲学重视,二者可分别被视为“价值理性” 和“科技理性” 。 C.东方儒学对价值理性的重视超过科技理性, 但后者也内蕴于儒学对价值理 性的追求中。 D.价值理性衰微,会削弱其规导作用,从而使科技理性过度膨胀,使科技成 为盲目的力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先阐释核心概念,再以时间为序展开论述,揭示存在的问题,最后提 出对策。 B.文章用“其实不然” “当然不可否认”等词语,表明价值判断,彰显论述 的严谨性。 C.文章引用普特南的话语, 突出了科技理性在创造物质财富方面所起的巨大 作用。 D.文章在阐述两种理性的关系时, 综合运用了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说理透 彻形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儒家认为“德才皆具者,圣人也” ,这种观点表明儒学蕴含着科技理性与 价值理性融合的思想。 B.科技理性重视客观必然性, 价值理性关心主观价值合理性,二者相互融合 才能“真善美”兼得。 C.尽管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彼此之间都不可缺少, 但在当下社会,应该更加 重视价值理性的弘扬。 D.若要改变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失衡的局面, 使二者相互融合,就需要复兴 东西方的某些源头文化。 ( (二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212 分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材料一: 2 月 25 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经过 8 年 持续努力, 我国现行标准下近 1 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彻底消除了绝对贫困, 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这个过程中,中国积累了一系列精准扶 贫的经验做法,包括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社会帮扶 等制度, 凸显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优势,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 事的优越性,为全球减贫脱贫事业贡献了中国经验。 展望未来, 中国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各 项工作, 适时组织开展巩固脱贫成果后的评估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的底线。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持续缩小城 乡区城发展差距,把推进共同富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摘编自《脱贫攻坚中国说:消除绝对贫困目标达成,全面实施乡村振兴》 ,腾讯 网 2021 年 2 月 25 日) 材料二:材料二: 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 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脱贫攻坚改变 了教育, 而教育又以在脱贫攻坚之战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改变着奔 腾的中国。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 “有学上”是起点公平。全国 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由台账建立之初的 60 多万人降至 682 人,20 多万建档立 卡服学学生动态清零,是“一人一策”精准关照每一个个体的突出成果。 “上好 学”指向教育提质。乡村教师“特岗计划” “银龄讲学计划”以及万名救师援藏 援疆等一系列好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