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近结合
远近结合,感受自然 看春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然限于目力所及;通过电视,可知全球天气, 却无观云之趣。观草木于林间,未必能道出花鸟之名;轻点鼠标,可通知生物之 属,却丢失花果之清香、丛林之气息。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太远。 何不将远近之利相结合而感知自然呢? 在科技无比发达的今天,人们可通过无比便捷的信息技术来认识世界,感知 自然,这固然是好,然而却少了对行云流水、鸟语花香的切身感受。而在古代, 人们只有对自然的感知交流,而不能完全理解自然,认识自然。二者有其利,亦 有其弊,那么,就让我们合二者之利,淋漓尽致地感知自然。 回溯古代,杜甫能体验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概;李白能感受 到“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的蜀山之险要;苏轼有对长江“哀吾 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赞叹,有“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 淋雨漫步之悠闲,古人对自然有着无比丰富的体验与感受,毕竟他们与天地伴, 与日月行。 然而, 却缺乏对自然的深刻认识, 不能把握天地之属性, 世界之本原, 树木之纲属, 因而不能利用自然规律, 以造福于人类, 以改造自然。 跟古人相比, 我们是有优势的,我们可以利用完备的信息系统,获知大自然的一切信息,能把 握自然的本质及规律,既可亲身自然,又能了解有关于自然的一切,远近结合地 感受自然之魅力。 再看现代,不少人仅仅满足于“数字自然”,缺少对大自然“身临其境”的 感受,难道“百度网上动物园”能体现鹰翔狼啸的气势么?难道一张张图片能尽 显花木之美?更难道那一段段生硬的文字能描述出长江之气势如虹?珠峰之直 入云霄?现代人也许能说出很多关于自然的一切,然而当被问及草木之气味,花 鸟之姿态时,却哑口无言。那么,让我们放下手机,离开电脑,走进大自然,去 亲自体验“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的恬适,去感受“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的淡然…… 大自然离我们很近,也很远,但我们可以利用既有方法和手段,拉近与大自 然的距离。人们创造科技,可以利用其了解、改造自然,但也不要忘了初始的方 式,最原真的体验,将二者相结合,我们便能真正感知自然,享受自然之美。 点评点评: : 这是一篇议论文。作者根据考题材料的内容,认为直接体验自然与运用现代 科技间接感受自然两者各有“利弊”,前者离自然“近”,但缺乏对自然的深刻 认识;后者离自然“远”,不能“身临其境”的感受,但可以认识自然的规律。 因此作者主张取两者之“利”,远近相结合地感受自然。围绕这一观点,文章对 现代科技背景下人们感受自然和古人感受自然的方式进行了比较,列举了杜甫、 李白、 苏轼等古代诗人写景的诗说明古人对自然有更丰富的体验和感受,离自然 更近, 但不能把握自然规律和本质;而今人借助技术手段认识自然的利弊则与古 人相反,所以今人要取古人之长补自己的短,全面感受自然。文章立意切合材料 内容,中心观点明确,思路较清楚。但文章在论证自己的论点时,把两种感受自 然的方式等同于古人与今人对自然的感受方式, 且完全否定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认 识等,太绝对化了。文章个别句子有语病。(点评:蓬草 感知自然需躬行 看着书本中神秘美丽的热带丛林,抬头却只见钢铁森林的冷漠荒凉;向往电 视里一望无际的蔚蓝海洋,却不曾感觉过海风的凉爽。你是否也曾这样,感觉自 然很近,但又似从未如此遥远?手机、电视、鼠标拉近了我们与自然的距离,但 从那冷冻的屏幕中,我们终究无法勾勒出自然的模样。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然而人们只看到了前半句,却视后半句为无 物。 的确, 各种拍摄工具的推陈出新, 令普罗大众都能从荧屏中感知自然的美好。 然而人们却不知,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自然需躬行! 如不是苏轼亲临了壮阔的赤壁,又怎能心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 物”的感慨?如不是李白亲临庐山,又怎能写出“疑似银河落九天”这般的千古 绝句?如不是毛主席亲临自然,又怎能抒发“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粪土当年万 户侯”的豪情壮志?可见,要想真正体会自然、感知自然,光是从影视、文字间 领会是不够的,唯有亲临自然,才能于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之间,才能于云卷云 舒、花败花开寻得自然的真谛。 然而,正如黑格尔所言:存在即合理。电视、手机的存在也有其积极意义。 通过天气预报,人们可避开自然灾害;通过影视节目,人们也可聆听鸟语、细看 花开。然而依笔者之见,这些感知自然的途径并不是在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而是映射出了人类控制甚至统治自然的野心。为了拍摄野生动物, 人们干扰了正 常的生态秩序;为了人类的利益,人们预测甚至妄想改变天气,这确是体现了人 类科技进步之快, 但同时也违背了自古时起便存在的敬畏自然、 尊重自然的原则。 当自然被装入了“盒子”,自然的“身躯”离我们很近,但自然的“心”却离我 们更远。 当下,人们想“看到”自然的需求已被科学技术满足,然而我们感知自然的 期盼却是科技所无法满足的。那么,何不将“行万里路”当成我们的新准则,去 体会黄山之奇、 泰山之伟、 长江之壮、 大海之阔?要想感知自然, 诸君自请上路。 点评: 本文是一篇比较规范的议论文。作者从直接感知自然的角度入笔,开篇灵活 运用命题材料,在对比之中提出“觉知自然要躬行”的观点,审题准确,立意鲜 明且易“令普罗大众”接受。接着反向假设,运用排比反问句式,罗列苏轼、李 白、毛主席等事例,论据相对充实,论证较为有力。然后很有分寸地指出,光靠 “影视、文字”感知自然是不够的,“唯有亲临自然,才能寻得自然的真谛”, 归因分析合理到位。 更为可贵的是,文章在辨证地肯定“电视、手机”对感知自然“有积极意义” 的同时,努力探究感知自然的意义所在,揭示出人类妄想“控制自然的野心”及 其导致了“自然的心”离我们越来越远的后果,针砭时弊,引人思考。 另外本文标题和观点皆化用古诗,简洁典雅又略有变化。标题用“感知”, 紧扣命题材料;论点用“觉知”,有些哲学意味,颇见匠心。结尾处,“要感知 自然,诸君自请上路”,呼告亲切,嘱托殷殷。 尽管行文中有个别不当的用词和错别字,三个史料也有排列顺序欠妥的嫌 疑,但瑕不掩瑜,本文仍然不失为一篇优秀的考场急就章。(点评:汉文) 宏通科学之道,微感自然之美 古谚有云:“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是世代积累传承的观天经验, 但看云卷云舒,从微末中推测天气变化,是种享受与乐趣。而回头开启电视,世 界范围内的天气预报映入眼帘。 两种感知自然的途径不同, 却无外乎为观得天气, 殊途同归。自然并无需划分出“近”与“远”。 对于自然,人理应借助科学发明和经验去了解、通达宏观层面,同时用细腻 的心仔细体会和感受身边的微观自然之美,方可达成“宏通科学之道,微感自然 之美”的境界,实现人、科学与自然最终的“和谐”。 科学与自然从不曾分离。从古代各种水利工具的发明应用到如今发达的天气 监测预报系统发展,人类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进步一直相辅相成。人之于自然, 甚为渺小, 人类没有能力一一亲自探寻自然的所有奥秘, 因此自然似乎离人很远。 而科学应用, 正是解决人想在宏观上更好了解自然的需求的有力工具。 通过电视, 人类可以 “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 地获取天气信息、 地理资讯, 增长了自然知识、 弥补了人自身能力和视野的局限。 同时, 科学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