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经验交流发言稿
本文共有 13110.5 字,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第一篇:课改经验交流材料 醋那小学课改经验材料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校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在实践中不 断探索,大胆实践,具体工作作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首先课堂上解放思想: 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是由教材决定的, 教师根据教材确定一节课 讲什么、讲多少,再写成教案,课上就是“跟着教案走”;今天的课 堂教学虽然也用教材, 但教材只是提供了教学的基本内容、 基本思路, 教师应从促进学生的发展出发, 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织, 进行创造 性的劳动。 开放的信息交流。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单向或双向的信息交流, 而现代小 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教材、教具、学具之 间全方位的、立体的开放式信息交流。 学生在这样开放的信息场中学 习,效果是可以想象的。 1.课堂教学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放到突出位置。 页第 1 社会离开创造是不可能发展的。 同样,教师如果把教学仅仅看作 是学生的特殊的认识过程,年复一年地重复传递书本知识, 这样培养 出来的人,只具有追随型的特征,不会有任何创造意识和创造才能。 创新应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指导原则之一, 语文学习应具有探索 性和思考性。应该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根据自己对材料的理解提 出自己的想法,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答问题。 允许学生一时的 “发现” “成功”或“失败”“失误”,这不是简单的技巧问题,而是教学理 念在教学中的切实反映。所有这一切,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提供了 宽松的环境,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1)、变“被动、单向、接受”为“自主、合作、探究”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 每一个 学生既是一片有待开发的教育资源,又是这一资源的拥有者和开发 者。因此,我们应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 方法的综合,使学生的活动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过程,变“被动、单向、接受”为“自主、合作、探究”。 (2)、变封闭为开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 页第 2 学科的学习。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仅能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 外的界线,也打破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森严壁垒, 引活水于语文 教学中。语文与艺术、社会、科学等学科知识和谐、统一地进行有机 整合, 形成强大的合力教育氛围, 能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做到“强化学科边界,软化学科边缘”,真正体现了“大语文”的教 学观。 (3)、变单一为多维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 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 关键。网络将文字、图像、声音等各种教学信息交融在一起,有利于 开拓思路、激发想象,使学生思维高度活跃,引发创新火花、开启思 维之窗。 在学生习作时,网络也是丰富的信息库,素材库,它突破了时空 的限制,使学生眼前豁然开朗,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运用其中的内 容,为我所用,进行自主积累,积累语言、积累形象、也积累了情感, 进行自主创造,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4)、变“一刀切”为“个性化” 页第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逐步培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 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心理学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有 一种积极的自我表现的欲望,提供表达的机会 能促进学生个性化的阅读。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传统的阅读教 学中,分摊到每个学生头上的发言机会少之又少, 有时课堂成了发言 积极户的专场,很多学生只能旁听。网络强大的交互功能,尊重每个 学生的个性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表达的机会。 2.对“课堂教学的本质”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1)从传授知识向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方向变化。 长期以来, 课堂教学的价值往往定位在更多更快地完成人类科学 文化遗产的传递与积累上。今天,我们的教学应充分考虑到学生身心 发展的特点,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 设计富有情趣的情境与活 动,使学生有机会从自己熟悉的事物中了解相关的问题, 渗透语文知 识的价值的及语文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变“课堂教学”为“课堂生活”。 学生在学习中能否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 不仅是能否全身心 页第 4 地投入学习活动使学习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 还关系到学生能否 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从而促进个性健康发展的问题。 我们不仅把小学 语文教育看作是科学知识的教育, 更看作是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因 此,在课堂教学中看到的就不是被封闭在“知”与“不知”的动态平 衡上,而是放到了每一个学生充分活动的“问题”与“解决”的广阔 的空间里,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一次次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二、建设书香校园――“读书自古有乐,书香最能致远” 有人说: 语文的差距, 是生命的差距, 是人的差距。 阅读是什么? 阅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渠道。 每一本好书就是一段人生,甚至 就是一段历史。读书的过程是孩子认识人生,发现自我,超越自我的 过程;阅读是什么?阅读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每个民族的文化传 承相当大一部分必须是靠阅读来完成的,民族的精神、文化、智慧很 多时候是在阅读中熏陶、浸染中习得的。一个热爱读书的民族一定是 一个强大的民族,建设书香社会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 建设书 香校园,构建阅读文化是我们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给更多空间,创设良好的名著阅读氛围 一个学习创新型的社会,一个正实施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 育的社会,读“文化快餐”是远远不够的,学习型人生的构建需要营 页第 5 造“爱读书、勤读书、会读书”的学习氛围,让书的香气就像花香一 样弥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使学生养成每日读好书的习惯, 有着充满 智慧的头脑,使阅读成为像每天呼吸空气那么自然……只有这样, 孩 子们的人生才将是学习型人生,教师的成长才会成为可能。 《语文课 程标准》特别强调读书,强调少做题,多读书,为营造开放、自由、 自主的读书环境,我校给学生更多空间,创设良好的名著阅读氛围。 要想学生爱上书,教师必须先爱上读书。课程改革,需要一批有 改革意识的教师来操作,我们的老师要实现从经验型教师向理论型、 学者型、思想型教师的转变,必须静下心来研修一两位大师的著作, 同时,读书也使教师自觉地升华职业道德,不仅提高理论水平,更加 提升人格素养,由一位“经师”上升为“人师”。 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阅读文化经典,既是将素质教育推向 深入发展的有效措施,又是溯源返本之举。阅读文化经典能使我们的 精神家园更加滋润,能使我们的文化脉络延续,能使我们的精神有所 归依,能使我们生命的根深深扎在沃土之中, 使我们成为真正意义上 的人。我开展了多彩的名著阅读活动, 营造了具有我校特色的阅读文 化。 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页第 6 《新课程标准》 明确提出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 惟有开放,留出空间,语文教学才会有活力。“开放”与“封闭”是 对立的。 语文课程的开放是针对传统语文教学 “课堂中心、 书本中心、 教师中心”的弊端提出的。学生的天性要在蓝天白云下获得释放,学 生的灵性要在诗情画意中获得抒发。 因此,我们充分合理地利用除课本以外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