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教学三问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三问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三问 人教版课标教材(必修一)将《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选为课文,可谓慧眼独具。独且不论其对以往意识形态偏颇 的矫正,单就写人记事散文而言,它对高中生的典范引导效 应不言而喻。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尚有三个问题值得思 考与探讨。 一问:为什么梁任公先生的演讲一开头要讲《箜篌引》这首 古诗? 课文中所引《箜篌引》 ,最早见于东汉时蔡的《琴操》 。其中, 《箜篌引》产生的背景有较完整的记述: 箜篌引,朝鲜津卒霍里子高所作为也。子高晨刺船以濯(通 “ ” ,意为“划船” ) 。有一白首狂夫,被发提壶,涉河而渡, 其妻追止之,不及,堕河而死。乃号天中嘘唏,鼓箜篌则歌 曰: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公堕河死,当奈公何! ”曲终, 自投河而死,子高闻而悲之,乃援琴而鼓之,作箜篌引以象 其声,所谓“公无渡河曲”也。 从记述中我们不难想象,这位“白首狂夫”怀揣了一份怎样 急不可耐的人生目标,竟然促迫他在天色刚亮时就冲出家 门,一路狂奔,竟快到跟在其身后的妻子都无法赶上,且涉 险蹈死而不顾、堕河而死后止呢? 河流,是自然中的一种存在,到更广泛的人文意义层面上, “河流”喻示实现理想的障碍。方智范先生在《探索人类的 精神世界—古典诗词解读漫义》 (原载《中学语文教学》2009 年第 3 期)一文中提及此诗时认为:从《诗经·秦风·蒹葭》 到乐府诗 《箜篌引》 , 其意蕴指向人类的某种处境与心理。《蒹 葭》主人公看到“宛在水中央”的“伊人” ,反复追求而不 得,此情此境,与《箜篌引》中的这位执意要渡过滔滔黄河 而竟不听规劝,终于献出生命的悲剧英雄形象不能不说有相 似之处, 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此岸与彼岸、 现实与理想等意蕴。 回顾历史,被“河流”而阻,最终无法实现抱负之人,岂止 这位几千年前的不知名的白道狂夫呢!南宋名臣宗泽以 70 高龄任东京留守, 知开封府, 为风雨飘摇中的政权看守故都。 虽殚精竭虑,广结羽翼以图恢复,最终却不得不面对统治者 冷冰冰的拒绝悲愤而死,临终无一语及家事,唯连呼“渡河! 渡河!渡河! ”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瞿秋白,从家乡的觅 渡河出发,以瘦削之躯,在沧海横流的时局中,一肩担起率 领一个政党改天换地的历史重任,蹉跌之后,被排除在实行 战略转移的红军之外,留在江南坚持游击战争。之后再遭背 叛和出卖,在国民党的刑场上,高唱《国际歌》从容赴死。 梁衡有一篇纪念瞿秋白的散文——《觅渡,觅渡,渡在何 处?》 ,像瞿秋白这样的共产党人,不就是现代勇于渡河、 为追求理想不惜献身的悲剧英雄吗?作家柳斌说: “人生的 路很漫长,但重要的常常只有几步。 ”怎样才能走好这“重 要”的几步呢?也许就是为自己找寻一个适合涉渡的渡口 吧?只是,觅渡,觅渡,渡在何处?又有多少人有幸能在短 暂之生寻觅到涉“河”而渡的渡口呢? 要了解梁启超为什么在演讲一开始就引用这首诗,必须知人 论世。 作为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梁启超和老师康有为一起,倡导 变法维新。1896 年,梁启超在上海主编《时务报》 ,积极鼓 吹和推进维新运动。1898 年入京,参与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后逃亡日本,编有《新民丛报》 。在梁启超传奇的一生中, 一直鼓吹维新、启悟国民。 “以为欲维新吾国,当先维新吾 民” ,他摘取, 《大学》 “新民”两字来命名报纸——改造国 民性成为他终生不渝的事业。在《新民丛报》创刊号上,他 提出了以新道德、新观念、新人格重铸健活泼的国魂、民心。 梁启超先后两次“再造共和”的举动,后人显然给予了充分 肯定。 (至于梁启超在民国之初出任进步党理事,并于 1913 年、1917 年两次出任熊希龄内阁、段祺瑞内阁司法总长、财 政总长的经历,现在则仍存在着巨大争议。 )虽然梁启超也 想以自己的种种见识和才力来拯救风雨飘摇中的民国政府, 但最终的实践给他带来的却只有深沉的痛苦,而且这种痛苦 是以一种最为扭曲的形式撞击着他的心灵。沮丧与无奈—— 似乎才是步入政坛后的梁启超真实的心理图景, “以吾侪恬 淡坦率之性,杂于虎豹蛇蝎中,而日题壁为缘,虽烂额焦头, 于事何济,而痛苦亦至不克任” 。在贪武夫与堕落政客的双 重夹击下,梁启超在内阁中实际上几无用武之地, “皆成纸 上谈兵,于时世毫无裨益” 。 虽然冷眼看穿,到底热肠挂住。1919 年,梁启超与张君劢、 蒋百里又决然踏上了前往法国出席巴黎和会的轮船。4 月, 梁启超以中国代表团会外顾问身份参与巴黎和会。 4月24日, 梁启超分析时局后急电北京, “对德事闻将以青岛直接交还, 因日使力争,结果英、法为所动。吾若认此,不啻加绳自缚, 请警告政府及国民,严责各全权,万勿署名,以示决心。 ” 林长民(时任北洋政府教育部长,林徽因之父)得知上述电 文后,按照梁启超的要求,立即通过外交协会电达巴黎中国 全权代表决不签字。随后,彪炳千古的“五四”运动发生。 梁启超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引发了“五四”运动的,此后他发 表声明表示自己将“返回学术专心著述” 。 回顾走过的历程,无论是公车上书还是百日维新,无论是与 蔡锷携手反袁称帝还是讨伐张勋复辟,梁启超所梦想的只是 尽量避免中国这艘帆船行走在远离正确方向的航道上。他一 生经历了一个近代知识分子所可能经历的各种变乱:追捕和 逃亡、淋漓的鲜血、政坛的尴尬„„为了国家和人民,他早 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箜篌引》几乎就 是梁任公先生一生精神甚至命运的缩影,难怪他在演讲一开 头就讲这首诗。 在那灾难深重的岁月里,梁任公的政治主张屡屡因时而变, 但为人处世的原则始终未变。他重感情,轻名利,严于律己, 坦诚待人。在风去际会和星光灿烂的中国近代人才群体中, 能在做人上与梁启超比试者是不大容易找到的。他终始终恪 守一份书生本色,以情谊为上,磊落其身,是地道的性情中 人。君不见,每当有人提起亡友谭嗣同,他总是眼噙泪花, 俯首低回。有人推测,说梁任公每读《箜篌引》必会想起亡 友潭嗣同。虽是推测,倒也符合情理,因为梁、谭二人皆是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的人。 面对康有为违背历史发展潮流, 为帝制复辟大造舆论,甚至追随张勋之流为宣统帝草拟“诏 书” ,身为弟子的梁启超大义灭亲,在讨伐复辟逆流时,也 拿乃师陪榜,被康氏骂为“梁贼” 。但事后,梁启超依然心 系师门,胸无城府。康氏谢世时,他带头募捐,主持身后事, 而且披麻戴孝,痛哭失声,率清华国学研究院众弟子在法源 寺开吊 3 日。每当来人行礼,又是他始终站在孝子位置,答 礼不疲。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有副挽联曾经这样写道: 三十年来新事业、新智识、新思想,是谁唤起? 百千载后论学术、论文章、论人品,自有公评! “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 这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鲜活的梁启超!不了解他的人生经 历,不了解他的为人品行,是难于理解这一点的。 二问:梁实秋为何“在听先生演讲后二十余年”渡河时忆起 这首古诗? 梁实秋先生,祖籍浙江杭县(今余杭) ,出生于北京,是我 国著名的散文家、文学批评家、翻译家,为国内第一个研究 莎士比亚的权威。由于当年与鲁迅先生的知名论战,他长期 被大陆知识界疏离。近些年,梁实秋的影响显著回升,其散 文典雅隽永,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