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2007-3-15 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是作为财经类专业的基础课设置的, 它是国家教委规定的财经专业 十门核心课程之一,也是我们电大财经专业的基础课之一。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 掌握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掌握西方经济学所运用的基本分析方法, 以作 为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 下面介绍各章的教学目的、 要求以及应该掌握的基本内容, 其中带 “*”号的内容不做教学要求。 第一章导言 本章介绍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第一、二节介绍的是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 第 三节介绍的是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介绍西方经济学发展与演变的历史, 学生一般 了解就可以,不必作为重点。 本章的重点包括: (1)稀缺性、选择的含义,以及这两个概念与经济学的关系。 (2)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问题。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 (4)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区别。 (5)实证分析方法中假设与理论的关系。 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资源稀缺性 二、选择与资源配置 三、资源利用 四、经济制度与资源配置和利用 第二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一、微观经济学 1.微观经济学的含义 2.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3.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二、宏观经济学 1.宏观经济学的含义 2.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3.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 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相互补充的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是实证分析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第三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定义 二、实证分析方法 1.理论的组成 2.理论的形成 3.理论的表述方式 *三、实证分析工具 四、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 第四节经济学发展简史(略) 第二章需求、供给、价格 本章是全书的重点章节之一, 介绍价格的形成及其对经济的调节。 市场经济就是以价格调节 为中心的经济,这一章正是说明市场经济运行的, 所以非常重要。本章第一节与第二节介绍 决定价格的两种因素:需求与供给。第三节与第四节是价格如何调节经济。 第五节是价格政 策。 本章重点包括: (1)需求的含义与需求定理。 (2)需求变动与需求量变动的区别。 (3)供给的含义与供给定理。 (4)供给变动与供给量变动的区别。 (5)均衡价格的含义。 (6)供求定理。 (7)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 (8)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 第一节需求理论 一、需求、需求表、需求曲线 1.需求 2.需求表 3.需求曲线 二、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函数 1.影响需求的因素 2.需求函数 三、需求定理 1.定理的内涵 *2.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略) *3.需求定理的例外(略) 四、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第二节供给理论 一、供给、供给表、供给曲线 1.供给 2.供给 3.供给曲线 二、影响供给因素与供给函数 1.影响供给的因素 2.供给函数 三、供给定理 1.供给定理 *2.供给定理的例外(略) 四、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第三节价格理论 一、均衡价格 二、均衡价格的形成 三、需求与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1.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2.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3.供求定理 第四节价格对经济的调节 一、市场经济与价格机制 二、价格如何调节经济 1.价格机制调节经济的条件 2.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 第五节价格政策 一、价格调节的不完善性 二、支持价格 l.支持价格的定义 2.农产品支持价格的运用 3.支持价格的作用 三、限制价格 l.限制价格的定义 2.限制价格的运用 3.限制价格的利与弊 第三章弹性理论 本章是前一章的继续,说明价格、收入变动与需求量、供给量变动的量的关系。这一章的实 用性相当强。第一节介绍需求的价格弹性, 第二节介绍其他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 第三节是 弹性理论的运用。 本章的重点包括: (1)需求弹性的含义与弹性系数的计算。 (2)需求富有弹性与缺乏弹性的含义。 (3)需求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第一节需求价格弹性 一、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 *二、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点弹性与弧弹性(略) 三、需求弹性的分类 四、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第二节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供给弹性(略) 一、需求收入弹性 二、需求交叉弹性 三、供给弹性 第三节弹性理论的应用 一、需求的价格弹性与总收益 l.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需求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2.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需求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二、蛛网理论(略) 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本章是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 通过这种分析可以加深理解需求定理。 第一节是对消费者行为 理论的概述, 是以后分析的基础。 第二节和第三节是用边际效用分析法来解释消费者的行为, 第四节和第五节是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来解释消费者行为。这两种方法说明的道理是同样 的,即消费者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但所用的分析方法不同。第六节是消费政策。 本章的重点包括: (1)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的含义。 (2)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 (4)消费者均衡的公式。 (5)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 (6)消费可能线的含义。 (7)用无差异图形说明消费者均衡。 (8)公共物品的特征。 第一节欲望与效用 一、欲望 二、效用 三、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 1.基数效用论 2.序数效用论 第二节边际效用分析与消费者均衡 一、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三、消费者均衡 1.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2.消费者均衡举例(略) *3.消费者均衡的证明(略) 第三节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需求定理 一、边际效用与需求定理 二、边际效用与消费者剩余(略) 第四节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 一、无差异曲线 二、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三、边际替代率(略) 四、消费可能线 第五节无差异曲线分析与消费者均衡 一、消费者均衡 *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与边际效用分析法比较(略) *三、收人效应与替代效应(略) *四、价格消费曲线与需求曲线(略) 第六节公共物品与消费政策 一、公共物品与税收 *二、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局限性(略) *三、保护消费者的政策(略) *四、消费外在化的干预政策(略) 第五章生产理论 本章是对厂商行为的分析。 通过这种分析可以加深理解供给定理。 本章是分析生产要素投入 量与产量之间的物质技术关系(含长期生产理论与短期生产理论) 。这种分析不涉及货币因 素,是一种实物关系。 本章的重点包括: (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含义。 (2)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 (3)规模经济原理。 (4)等产量线的含义与持证。 (5)等成本线的含义。 (6)两种生产要素最适组合原理。 第一节生产与生产要素 一、生产与生产要素 二、生产函数 三、技术系数 第二节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与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一、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 三、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第三节规模经济与两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一、规模经济 二、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 三、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 四、适度规模 第四节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一、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边际分析 二、等产量线 1.等产量线的含义 2.等产量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