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类文本阅读
依文据本 筛选整合 清楚表达 ——“实用类文本阅读”复习 彭爱明 第一课 解读考纲理解试题 一、考纲研究解读: 1、考纲规定(2016 年全国卷版)——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新闻、报告、 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 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 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分析综合 C 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②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③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①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②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③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3)探究 F ①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②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③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2、考纲简单解读: (1)考纲虽然将“实用类文本”阅读作为选作题,其性质跟“文学类阅读”等同。考试时 完全可以选择此题作答。 (2)考纲对阅读能力的要求很高,站在理想的高度要求高中学生,看似高大上,但从试题 实际情况看,能力考查重点在信息的“筛选”和“整合” ,较少真正的“评价”和“探究” , 这是由文章的性质所决定的。其“评价”和“探究”也是依据文章的深入解读,较少体现学 生个性和独立的见解。 (3)跟“文学类文本”相比,“实用文本类阅读”相对简单。因为这类文章较少使用繁杂的 文学手法,也没有文学作品中仁者见仁的情感纠结和起伏多折的情节结构。 (4)阅读是一个信息录入、存储与整合、提取的过程。在天天信息海量的今天,如何有效 摄取有效信息,并加以整合运用,实则是一重要能力。从这个角度看, “实用类文本阅读” 的意义比“文学类阅读”有实用意义。 二、高考试题体验理解 2015 年全国Ⅰ卷试题说明:本大题选文是朱东润先生的自传,发表于《文献》杂志1981 年 第 7 期。为了命题的需要,在尽可能确保文章风格和意思不变的前提下对原文进行了删改, 同时增加了两条“相关链接” ,一是节选了朱东润先生发表在《星期评论》1941 年第 15 期 上的《关于传叙文学的几个名词》 一文中关于传叙文学概念的说法; 二是节选了傅璇琮先生 发表在《文学遗产》1997 年第 5 期上的《理性的思索和情感的倾注——读朱东润先生史传 文学随想》一文中对于朱东润先生的学术作风的评价。朱东润(1896-1988)原名世溱,江 苏泰兴人, 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 传记文学作家。 他 1913 年留学英国伦敦西南学院, 1916 年回国,先后在武汉大学、中央大学、齐鲁大学等校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任复旦大学教授。 他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和古代作家传记写作,主要著作有《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 《中国文学论集》 《张居正大传》 《陆游传》 《梅尧臣传》等。在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研究和创 作史上,朱先生是重要的倡导者、拓荒者之一,具有令人非常敬佩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 根据测试的需要,我们选择了《朱东润自传》 ,并将原文删节为主要记叙他的传记文学观的 形成过程及与其生平的关系,以突出他兼顾传记文学研究和创作的风采。 青年学生喜欢阅读传记作品, 往往能从中获得知识的增益和为人处世的教益, 甚至在精神气 质上也会受到传主的影响。 因此, 帮助学生理解类似传记文学作品这样的实用类文本的文体、 功能、 修辞和倾向性, 使学生面对这类文本提供的各种信息时能够理解到位并作出有效选择, 是大数据时代相当重要的一项任务。选《朱东润自传》及相关链接作为阅读内容, 在考查考 生实用类文本阅读能力的同时, 无疑也有利于引导他们在更为宽广的社会情境和更为细致的 文本语境中捕捉信息、理解信息、辨别信息和采信信息,使得他们更好地感受实用类文本传 递的正能量,更为准确地理解个人、文章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成为慎思、明辨、笃行的当代 青年。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 分) (2015 年全国Ⅰ卷) 朱东润自传 1896 年我出生在江苏泰兴一个失业店员的家庭,早年生活艰苦,所受的教育也存在着一定 的波折。21 岁我到梧州担任广西第二中学的外语教师,23 岁调任南通师范学校教师。 1929 年 4 月间,我到武汉大学担任外语讲师,从此我就成为大学教师。那时武汉大学的文 学院长是闻一多教授,他看到中文系的教师实在太复杂,总想来一些变动。用近年的说法, 这叫作掺沙子。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 大约是 1939 年吧,一所内迁的大学的中文系在学年开始,出现了传记研究这一个课,其下 注明本年开韩柳文。传记文学也好,韩柳文学也不妨,但是怎么会在传记研究这个总题下面 开韩柳文呢?在当时的大学里, 出现的怪事不少, 可是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 这就决 定了我对于传记文学献身的意图。 《四库全书总目》有传记类,指出《晏子春秋》为传之祖, 《孔子三朝记》为记之祖,这是 三百年前的看法,现在用不上了。有人说《史记》 《汉书》为传记之祖,这个也用不上。 《史》 《汉》有互见法,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常常需要通读全书多卷,才能得其大略。可是在传记 文学里,一个传主只有一本书,必须在这本书里把对他的评价全部交代。 是不是古人所作的传、 行状、 神道碑这一类的作品对于近代传记文学的写作有什么帮助呢? 也不尽然。古代文人的这类作品, 主要是对于死者的歌颂, 对于近代传记文学是没有什么用 处的。这些作品,毕竟不是传记文学。 除了史家和文人的作品以外, 是不是还有值得提出的呢?有的, 这便是所谓别传。别传的名 称,可能不是作者的自称而是后人认为有别于正史,因此称为“别传” 。有些简单一些,也 可称为传叙。这类作品写得都很生动,没有那些阿谀奉承之辞,而且是信笔直书, 对于传主 的错误和缺陷,都是全部奉陈。 是不是可以从国外吸收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呢?当然可以, 而且有此必要。 但是不能没有一 个抉择。罗马时代的勃路塔克是最好的了, 但是他的时代和我们相去太远, 而且他的那部大 作, 所着重的是相互比较而很少对于传主的刻画, 因此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大略而看不到入情 入理的细致的分析。 英国的《约翰逊博士传》是传记文学中的不朽名作,英国人把它推重到极高的地位。这部书 的细致是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位, 但是的确也难免有些琐碎。 而且由于约翰逊并不处于当 时的政治中心, 其人也并不能代表英国的一般人物, 所以这部作品不是我们必须模仿的范本。 是不是我国已经翻译过来的 《维多利亚女王传》 可以作为范本呢?应当说是可以, 由于作者 着墨无多, 处处显得 “颊上三毫” 的风神。 可是中国文人相传的做法, 正是走的一样的道路, 所以无论近代人怎么推崇这部作品,总还不免令人有“穿新鞋走老路”的戒心。 国内外的作品读过一些, 也读过法国评论家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 是不是对于传记文学就 算有些认识呢?不算,在自己没有动手创作之前,就不能算是认识。 这时是 1940 年左右,中国正在艰苦抗战,我只身独处,住在四川乐山的郊区,每周得进城 到学校上课,生活也很艰苦。家乡已经陷落了,妻室儿女,一家八口,正在死亡线上挣扎。 我决心把研读的各种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