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形象方面的表现
社会形象方面的表现社会形象方面的表现 社会组织形象通过其内在精神、 外在行为和外显事物表现出 来。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社会形象方面的表现,希望对大家有 所帮助! 社会形象方面的表现社会形象方面的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 20 世纪末我国的高等教育开始扩大招生并且民办高校也开始出 现,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我国大学生的数量从 1997 年***-***** 人增加到了 2010 年的***-*****人, 在短短的 13 年间大学生的数 量增长了 6 倍多。这也使得我国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模式” 转化为“大众教育模式”,并且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我国高等 教育会普及到每一个青年。但是近年来,我们通过大众传媒可以 发现很多关于大学生形象的负面报道,比如为人们所熟知 “马加 爵事件”“硫酸泼熊事件”“校园直升飞机”等新闻,都让人们重新观 察和评价大学生,发现在人们身边同样存在着很多“不合格”的大 学生。 一、大学生社会形象的主要构成一、大学生社会形象的主要构成 大学生的社会形象不只影响着大学生自身的发展, 还影响着 我国高等教育的内容以及国家的未来。我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这 一目的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同时这一目的也指明了大学 生社会形象的构成。 1.道德形象 道德形象是人最基本的形象, 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来 说道德形象是大学生形象的支柱。爱因斯坦说过 “一切人类价值 的基础是道德。 ”大学生的道德形象不只是思想道德修养, 还包括 科学的人生观、 价值观、 世界观以及政治素养。 从社会的角度看, 尽管高等教育模式发生了从“精英”到“大众”的变化,但是大学生 在我国人口中的比例还比较低, 同时社会公众心理还认为在一定 程度上大学生仍然是“人才”的代名词,社会依然要求大学生有较 高的道德素养。 2.知识形象 没有道德的人是危险品,而没有知识的人是废品。知识素质 是当下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要求。古今中外,人们都把知识看做 是良好社会形象的组成部分。大学生知识形象是由专业知识、普 通知识以及社会要求的一些特定知识构成的。 大学是启迪人们智 慧的殿堂,在大学期间,大学生可支配的时间较多,可以根据自 己的兴趣学习很多专业以外的东西, 这也为大学生形成合理的知 识结构提供了可能。 更重要的知识也是大学生走出校园在社会中 立足最根本的技能,是大学生长时间影响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3.礼仪形象 荀子曾说过:“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礼仪形象展现的是人的人格与品质。 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礼仪, 礼仪形象主要是指人的仪态和礼节。 其中仪态是大学生展现在公 众面前最直接的形象,包括先天形象、服饰穿着和行为等。先天 形象是父母给予的,我们不能改变,我们只能在此基础上不断完 善自身形象; 服饰穿着体现着一个群体的文化修养、 审美价值等, 也体现着个体的个性和爱好等;大学生的服饰穿着要符合常规、 区分场合;日常动作行为是对大学生有更高的要求,社会在与大 学生接触时,大学生的动作行为是长时间形成的直接体现。中华 民族是礼仪之邦, 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礼节。 随着社会的发展, 现在大学生需要掌握日常礼节、家庭礼节、社交礼节、公务礼节 和商务礼节等, 除此之外不同地区与民族的大学生还要掌握一些 民俗礼节。 4.心理形象 心理形象是大学生社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大学生抗挫 折能力和面对突发事件时表现的心理支撑。20 世纪 80 年代末, 我国实施了计划生育, 推行“独生子女”政策, 这使得 80 后大部分 大学生都是在父母甚至在家族的溺爱下成长起来, 在一定程度上 降低了大学生抗挫折的能力。 大学生在面对和处置突发事件时的 表现,不仅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形象而且还影响着人的生命。 大学生良好的社会形象是由良好的道德形象、 良好的知识形 象、良好的礼仪形象、良好的心理形象共同决定的,但是不良的 社会形象只需要其中一项缺失就可以。 因此大学生的社会形象是 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从各方面发展与提高。 二、大学生社会形象问题原因分析二、大学生社会形象问题原因分析 大学生的社会形象是由每一个大学生的形象共同决定的, 即 水桶效应。当代大学生是有一些失当的言行,极少数大学生有极 端行为, 我们只有找到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才能有效地提升大学 生的社会形象。 1.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社会形象的影响 20 世纪 80 年代,在我国实施计划生育和改革开放政策。 1978 年以后计划生育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这一政策的实 施在控制我国人口数量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也使得大部分家 庭只有一个孩子,80 后、90 后的大学生大都是在父母的溺爱下 成长起来的,这就使得部分大学生有以自我为中心、抗挫折能力 差等倾向。改革开放是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起点,改革开放后我 国与世界的交流开始变得频繁,同时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 来越多的国外思想通过各种传媒渠道进入我国, 并且深深地影响 着大学生,例如:利益至上、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享乐等倾向。 2.高等教育不均衡 高等教育的不均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教育内容的 不均衡。 20 世纪末开始,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教育模式 已经由“精英型”转化为“大众型”,这个转变不仅为更多的青年提 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随之而来的还有就业难,各高校为了 提升就业率,对就业本领(专业知识)的关注、投入要多于其他 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明显的东部地区多 于中西部,重点院校多于其他院校。教育资源分配较少的院校就 会通过诸如校企联合办学、聘请兼职教师、增加教师代课量的形 式弥补教育资源的不足,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各项素 质的提高。 3.大众传媒的不合理报到 几乎所有人都会从大众传媒得到各种信息, 这样大众传媒就 会影响到人们的思想。从现在的主流媒体看,对大学生的评价体 现出了两极化。但是由于人们思考问题的习惯,总是谈论负面的 多于正面的。 通过大众传媒为大众所了解关于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近年来主要有 “马加爵事件”“大学生硫酸泼熊事件 ”“直升机接女 友事件”“自杀式毕业照”。 媒体对于某些事件的反复过度甚至是夸 大的报道,使大学生在公众心理形成了暴力、冷漠等形象。这些 不仅使大学生自身开始怀疑自己的形象也使大学生就业压力不 断增加, 而且也使得大学生展现在社会公众面前的形象受到损害。 三、提升大学生社会形象的主要途径三、提升大学生社会形象的主要途径 大学生的社会形象由道德形象、知识形象、礼仪形象、心理 形象构成,但是受到社会大环境、高校教育不均衡、社会媒体的 不合理等因素影响,大学生的社会形象不断减弱,要改变这一现 象,不断提高和改善大学生社会形象,需要大学生自身、高校、 社会的共同努力。 1.大学生要认清自身社会角色 要解决大学生的社会形象受损的问题, 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 要让大学生自身产生符合社会要求的形象意识。 大学生是青年中 的特殊群体,与普通青年相比,大学生接受过高等教育掌握了更 多的专业知识、辨别是非的能力与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能力较 强。 大学生只有找准在社会中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