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叙事
语文教学叙事 时光如流水,转眼间,在小学语文教学岗位已走过二十三个春秋。二十多年 来年间,我努力地耕耘着,默默地奉献着。我享受着语文教学带来的快乐,享受 着同学们学习语文的乐趣和成长的喜悦。同时, 语文教学也给我带来了一些困惑 与思考。 困惑一:一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何不再浓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认为,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 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没有兴趣的学习, 无异于一种苦役; 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 ”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 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只要能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他们自然会进入学习的境 界中,进行自觉、自主地学习。 有了兴趣作伴, 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就会无限高涨,学习激情就会被充分点 燃,学生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享受学习的过程,享受学习的快乐。有兴 趣作伴的学习,学生的情感始终是愉悦的,精神始终是饱满的,成效自然是高效 的。 然而,在现实的学习中,我们的一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再浓厚,学习的 热情不再高涨。他们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更多的,他们只是完成学习的任务。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学生的这种学习情况呢? 一、教师自身的原因。教师的教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如果教师 对教学没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课堂教学缺乏足够的激情,学生又怎么会兴趣盎 然、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呢?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自问:我们对教学是否 充满了兴趣?我们的课堂是否充满了激情?当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再浓厚, 我 们是否应该更多地思考自己的教学呢? 二、学生自身的原因。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教师一腔热血、激 情四射, 一些学生却面无表情、 无动于衷。 教师的满腔热忱付诸东流、 化为乌有, 这不能不让教师感到心痛。的确,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部分学生没有表现出语 文学习的兴趣,这也是一个客观现实。 三、教材的原因。毋庸置疑,教材上所选的课文都是名家名篇,都是经过精 挑细选的美文佳作,集思想性、人文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十分适合学生 的学习。但同时不可否认,教材的部分课文太过注重思想性、人文性,忽视了学 生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忽视了学生学习的感受。 四、学习语文的渠道过于单一,学习的方式过于简单。教学中,课堂成了学 生学习的唯一场所,语文课本成了学生学习的唯一用具,大量的练习挤占了学生 们课外阅读和实践活动的时间。语文学习成了识记、诵背、练习、考试……这样 的学习,学生会喜欢吗?学生会感兴趣吗?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三、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丰富学生学习语文的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指 出: “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学习语 文的渠道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方式也应该是灵活多样的。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呼 吸芬芳的空气,感受景色的怡人,激起情感的涟漪,这是在学习语文;让学生走 进社区,感受社区的变化,体验社区人民的生活,这也是在学习语文;组织丰富 多彩的活动,如朗诵会、故事会、辩论会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陶冶情 操,这同样也是在学习语文。这些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都能够激起学 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离不开课堂上教师的传授,也离不开课外的实 践与探索。 四、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 书, 读整本书。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 如果一味地要求学生读语文课本, 久而久之,学生也会产生厌倦情绪。为了追求高分,很多家长都反对孩子阅读课 外书籍,他们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他们没有认识到阅读对于孩子学习、成长的 重要性。对此,许多孩子可谓是“痛心疾首”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地认识 到这一点,充分利用时间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读他们喜欢的书籍。与书本 为友,必会受益无穷。沉浸在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着一次次心灵旅行带来 的快乐和悲伤,心灵一次次地受到震撼和洗礼,情感一次次地得到陶冶和升华。 这样的阅读,知识会不丰富吗?这样的阅读,感受会不深刻吗?这样的阅读,学 生会不喜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