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例研修报告
语文课例研修报告 一、研修背景 为近距离观察我校及兄弟学校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实情,磨砺经验,熔铸底气, 搜讨精研,开一剂“救课”的“良方” 。我校的语文组老师互相听课学习,从课堂教学目标 拟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调控机智、课堂首尾环节设计等观察点,进行得失总结。 二、研修过程 (一) 、归因与对策 ——课堂效益,何以流失? 这些可都是小课堂, 大智慧。 如《孙权劝学》 目标明确, 教师归结性语言动人心魄。 《台阶》结尾“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改换标点的教学设计,不乏亮点。纵观全局,从研 究的角度审视之,不可否认,其问题大致可归纳为:目标定位是否适切,教学内容选择是否 精当,教学设计是否简约,教师语言是否简洁等。 1、效益,在目标的虚化中消解 先从教材看,观察人教版现行语文教科书,以社会生活为核心的单元“主题结构” , 只要是同一主题的,不管是文言文、白话文,不论散文,还是诗歌……都可以编排在同一个 单元(七年级语文尤甚) 。再从教师看,这种(较之以往“语文知识、能力”编排结构)伤 筋动骨的变化,给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带来了混乱” 。的确,当今教学效益 的明显下降,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最后从学生看, 从容纯正的阅读状态缺位。几乎人人抱着 “课堂听听就可以”的心态,弹性阅读遭遇流产,名著阅读沦为“拿什么拯救你”的颠覆境 地。效益,就这样在目标的虚化中消解。 例 1. 《致女儿的信》教学目标: [目标描述] 知识与能力: 1.复习书信的格式和特点。 2.学习本文用故事去阐释道理的方法,体会故事背后的寓意。 3.了解爱情的真正含义,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过程与方法: 1.本文由于采用故事的形式去阐释道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2.进一步养成有感情朗读课文的习惯,提高其朗读感知能力。 3. 出示一些名言警句或者一些感人的爱情故事,让学生进一步受到启发和感悟,逐步 形成正确的爱情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注意从正面去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其正确的爱情观和人生观。同 时也要体会文中作者作为父亲对女儿的深深的爱,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以积极的态度去生活和 学习。 2.引导学生理解爱情的本质,适当进行青春期教育。 分析与研究: 课堂教学目标, “面面俱到,却又面面虚化。不能发挥教学目标的定向作用” 。你看, 上述教学目标“知、能、情”三维目标一个也不少,貌似周全。再想想不对劲。一堂课大小 共计 8 个教学目标,如此之多,怎么可能个个落实呀。为什么?因为时间就是那么短短的 45 分钟呵。 “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时,把三维目标直接当作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并且 详细地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目标设置。 这其实是对三维目标的一 种错误认识。 ”“语文课程目标是针对语文课程的设计和编制而言的……而语文课堂教学目 标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想教的是什么, 具体地说就是指教学内容, 它是针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 学而言的。 ”教学实践中这种照搬照抄,目标指向的严重错误,何谈教学效益?值得深思的 是“课程目标”与“课堂教学目标”混为一谈的并不少见。所以,课堂教学的效益,在目标 的虚化中消解了。面面俱到,却又面面虚化。 改进措施:删繁就简,目标预设应“适切” 。定位适当,切合学情。 建议目标简化为: 1.通过阅读,整体把握文章意思,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 2.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抽象道理这一写法的好处。 3.让学生初步思考认识“爱情是什么”这个问题。正确把握萌动的情感。 古人云: “防患于未然。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医师”的最佳药方是防病胜于 治病。 在商业、 科技等领域的一些经典案例中, “预案” 不可或缺, 例如著名的阿波罗计划。 这是否启示我们: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为什么不可以预案呢?的确, 一个优秀的教师功夫尚在 课堂之外。例如可以在备课上特别是目标上多做些文章。 对教师而言,备课是一种工作,但 备课更是一种创作。从这个意义上说,备课是从教材到教案的创作, 更是从教案到实际教学 过程的创造。基于这样的考虑, 我们将教学目标以及教材重、难点分析等内容,都一一纳入 预设之列剔除那些“非语文”的课堂教学目标。力争将“不”降到“零点” ,落实教学难点, 把钝化的教学目标凸显出来。 2、效益,在教学机智的弱化中放逐 例 2.《范进中举》 观察点:教学调控机智。 [情景描述] 激情导入、梳理情节、赏析精彩片断,一切都进行得有条不紊,还剩最后一个环节分析 小说主题,如果不出意外,就会圆满完成任务。 师(迫不及待) : “你认为是谁使范进受人奚落,又是谁使范进平步青云,倍受尊敬?” (评析:原本就很安静的教室,显得更加寂静了,很显然大家都在积极思考。片刻之后) 生 1: “我认为是科举制度,封建科举制度毒害了范进,他像有神附身一样,整个身份地位 发生了焕然一新的变化。 ” 生 2: “老师我同意刚才这位同学的发言,不过我还有一点补充的那就是科举制度不仅让范 进这样,就连他身边的那些目不识丁的老百姓也深受其害。 ” 师:不愧为实验班的学生,答案如此精彩。 评析:可以顺理成章地总结小说的主题了.) 生 3: (举手,看得出他很想发表自己的意见)我认为是范进自己,他从二十岁开始考到五 十四岁,整整考了三十五年,在这三十五年的时间里,他经历了许多场考试,考试失败了, 他并没有放弃,考不上再,他就是凭着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支撑到今天. . . . . . (评析:课堂遭遇“意外的尴尬” ,学生的回答无疑是在美化范进,这和作者要讽刺的目的截 然相反,学生纷纷谈论起来,令教师无所适从,非常尴尬) 师: (打断了他的发言)我不是问你范进为什么能考取举人,你坐下去。 ” 生:红着脸低下头,慢慢坐了下去…… 分析与研究] 巧妙点拨,邂逅意外精彩,让机智的课堂像秋天一样明净。罗祖祥老师上的《皇帝新装》一 个片段.他是这样上的:他让学生说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有位学生说这是一个爱 美的皇帝。 这无疑是碰到了麻烦, 宁老师不愧为名教师, 他是这样问学生的: 你说的 “爱美” 是他的优点还是缺点?学生:当然是缺点,宁老师继续引导:如果说是缺点,光说“爱美” 是不行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你们看,我上课还穿西装打领带,我也爱美。但是,这是优 点不是缺点。你能不能把刚才的说法稍许修改,使人一听,就知道说的是缺点。学生:爱美 过度。宁老师:很好!过分讲究穿戴就是缺点了。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臭美。宁老师适时追 问耐心引导,对学生的精神和心灵有一种自觉而又自然的引领, 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学 生回答后的巧妙点拨决定了课堂丰富性和有效性。 3、效益,在教学内容的模式化中缺失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每个单元的教学之后,安排一次综合性学习。 意在 “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 注重培养创新精神.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培养健康个性. 逐 步形成健全人格” 。这“综合”不仅要求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更要求文化知识的综 合。 这对于已经进行了三年之久 “语文活动课内容及形式” 课题研究的我们来说. 无疑是 “柳 暗花明” 。 因为“课标”里有要求,故此开展“语文活动课” ,是初中语文教学的“规定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