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2
浅谈语文课中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浅谈语文课中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 商州区腰市镇马角联办小学商州区腰市镇马角联办小学杜洲勃杜洲勃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小学语文新课标》每个学段对阅读教学都有的 目标之一 ,翻开小学语文课本,你会发现几乎每课的课后习题都有这样一项:朗读课文。 可见,朗读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朗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是一种复 杂的心智过程, 它有助于学生掌握每个汉字的音、 形、 义; 有助于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有助于把握文章的层次结构;同时,朗读对儿童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再加上篇篇课文都是编委们精心选取的, 文质兼美,内容丰富,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还可以 提高学生的欣赏力、想象力,丰富学生的感情,陶冶学生的人格。朱教仁教授曾说过: “讲 解是死的, 如同进行解剖, 朗读是活的, 如同给作品以生命; 讲解使人知道, 朗读使人感受。 ” 所以,能够热爱读书并读好书, 对一个孩子真是最大的财富。 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 力呢?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习的前提, 为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我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让学生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 “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 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 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 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 多种感官并用。 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 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2,以自己精彩的朗读打动学生的心,唤起他们朗读的欲望。 记得教育家叶圣陶说: “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激昂,委婉处还他委婉……务必尽情地发 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当时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 ” 好的范读,能引起学生的想象,与课文中的主人公同喜同悲,唤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激发 学生的欲望。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朗读能力差,领悟能力低,但模仿能力强。根据这一特点, 在教课文朗读时,我先让学生听录音,把语音读准,把重音、停顿读好,然后再做好范读, 让学生把重点句子读好。如在教《我坐上了飞船》第 2 自然段朗读时,老师指导学生看课件 后,范读: “啊!我看见了中国,有长江,有黄河,还有万里长城。 ”读出作者在太空中看到 中国的喜悦、激动的心情。然后,学生看着课件画面,也模仿老师读起来了。这时,学生在 不知不觉中对朗读产生了兴趣。 3,运用激励语言,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够使学生产生好好学习的强烈愿望。我相信所 有的学生都喜欢听到老师的表扬, 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 如果老师能在学生的朗读上进行恰 当的点评,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朗读效果。如一位学生在读《哪座房子最 漂亮》的最后一句,不但读得正确、流利,而且还读出了赞美新房的喜悦、自豪的心情,老 师说: “你读得太好了,老师也比不上你!谁也能像他那样读。 ”没等教师把话讲完,学生已 经朗读起来。 4,经常进行朗读比赛。 二、打好朗读的基本功 1、朗读首先要正确。 “正确”指的是用普通话读,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掉字、不添字、不颠倒、不唱 读,能读出轻声和儿化韵。现在有些孩子咬字含混不清, 这样不但不能发展语言,还会养 成讲话时含混不清的毛病, 要注意纠正。 有些孩子读书不会读轻声, 特别是像(慢慢地” 、“鲜 红的旗” 、“跳得高”中的“的、地、得” ,词尾的“子” 、“呢”等,还有些孩子朗读 是拉长声音,或一字一顿、一词一顿形成唱读,都是要注意纠正的。朗读正确,是最基本的 要求,也是比较难达到的要求,稍不注意,就会出错,有些孩子读错字音是因为不认识,或 是不理解或理解不正确,这时要先理解内容,把字认准,要读得正确,必须培养孩子认真读 书的习惯,读书时要做到“三到”即眼到、口到、心到。 2、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要做到朗读得流利。 流利指的是不断读,不读破句,不重复字句,要做到流利地读,就不能够看一个词读一 个词。要做到流利地读,就不能够看一个句子读一个句子,要做到嘴里读这个词的时候,眼 睛就看下面一个词以致几个词, 嘴里读这句话时, 眼睛就看下面一句话。教师可以把这个方 法教给孩子,在朗读实践中训练这种技巧。 3、朗读速度要适中 现在有些孩子朗读速度慢,有人曾对农村小学生的朗读水平作过测查,发现平均朗读速 度在每分钟 99——115 字, 而标准的朗读速度应是每分钟150 字左右, 速度是阅读能力低的 表现。也有些学生错误地认为流利就是读得快, 常常一口气读下来连标点都不停, 像开机关 枪,这样不但容易出错, 而且来不及思索,读完后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读的是什么, 速度过快 过慢都不利于理解内容,这样的毛病必须纠正。 在朗读过程中还要注意停顿,标点是书面语言组成部分,它表示了句子的不同语气和 不同长短的停顿,所以要能根据文中的标点读出适当的停顿。 正确的读出标点的停顿, 可 以帮助理解词句的结构、 文章的意思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除去注意长句中间的停顿外, 在 读完课题后,也应稍作停顿,再读课文,每个自然段间也应有停顿。 4、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读 理解是朗读的实质,也是朗读的目的,如果朗读的正确、流利、速度也合适、停顿也正 确,但读完后不理解内容,等于白读。要让孩子知道语文课的朗读是为了读懂课文,朗读一 定要边读边想, 可和课文后的思考题结合起来, 教师听学生读完课文后要提出有关内容的问 题让他们回答,使孩子养成读书动脑的习惯。 三、范读领路,摹仿入境 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不难,但要达到有感情, 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因 为小学生阅历浅,知识面窄,感悟能力差,在没有任何指导的情况下, 他们不可能体会到作 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所以也不可能有感情地朗读。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最有效 的方法就是范读。 因为范读能帮助学生了解掌握课文的基调是欢快的、 高昂的, 还是平缓的、 低沉的,给学生以遵循。因此,减少了朗读训练的盲目性,增强了针对性,提高了教学的有 效性。再加上摹仿是儿童的天性, 范读能使学生很快入境, 有的学生摹仿出来的东西一点不 亚于老师的“原汁原味” 。学生摹仿久了,就形成了知识的积累,那么读书的能力也就逐步 形成了。当然,教师范读时要全身心地投入, 把自己融入作品之中, 运用声调、音量、速度、 停顿等变化, 使语调高低起伏, 抑扬顿挫, 铿锵有力, 深深打动学生的心, 使学生身临其境, 倍受感染。 四,主动参与,适当点拨。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创造。 经过前两个阶段的训练与指导,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这时要充分给学生自主权, 激活参与,让学生在自主朗读中进一步掌握朗读的技巧,主要采取的方法有:自读自评,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以此唤醒学生的灵感,激励创造,关键的时候还要“扶”一把,注意 扶要扶得精巧, 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