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
试论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 摘 要:在了解生态农业内涵的基础上, 通过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危 机与发展 生态农业成效的对比, 深刻认识到发展生态农业的战略意义, 积极探索 发展生态农业的 有效措施,从而促进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 生态农业;生态环境危机;生态农业成效;可持续发展 20世纪以来,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推动了社会文明的 进步。但 是,人们在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巨大提高而感到无比骄傲 之时,也承受着严 重威胁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人口剧增、资源浪费、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等社会问题。 农业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无论是立足于现实需求, 还是 着眼于未来发展需要, 都必须做到 合理开发自然资源, 确保食品安全供应, 有效 维护生态环境, 实现农业持续发展。 当 前,我国农业正在由过去的传统农业向高 产、高效、优质的现代农业目标迈进,如何从现 代农业的观点出发,正确认识现 代生态农业深刻内涵,并切合实际,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 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不仅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生态农业的内涵 “生态农业” 一词最初是由美国土壤学家威阿尔伯韦奇于1970年提出的, 是指 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把现代科学成果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 使之具有生态 合理性、 功能良性循环的一种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模式。 它是按照生 态学原理、 生态经济 学规律建立起来的社会、 经济、生产三种效益统一的农业生 产体系,也是模拟自然生态系 统原理, 以仿生学为根据的农业。 我国倡导的生态 农业是指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思想 的指导下, 总结吸收各种农业生产方式的成 功经验,按照生态学和循环经济理论的原理, 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相 互依存关系, 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系统方法, 保持并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防治和 减少环境污染, 形成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统一,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这是依据区域资源优势潜力, 开发农 业主导产业的 同时,通过农业生物种群多样化、农业产业多样化、实现绿色植被最大化, 水土 资源利用高效、合理,获得废弃物最少化及物质良性循环,从而达到经济、环境 效益 同步增长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总之,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也是实现生 态工程化的过 程。 尽管目前中国生态农业的工程化水平都低, 但这是未来农业发 展的方向。 二、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 (一)人口剧增,耕地锐减,人地矛盾突出 我国人口以每年约1600万净增人数递进,预计到2030年,人口总数可达16亿左 右。以现有人均400公斤的消费水平计算,预计到2030年总需求量将突 破7亿吨。然 而,要在仅占世界耕地面积7%的土地上获得世界粮食生产总量的23.6%,并且维持居高 不下的增长率,其任务是极为艰巨的。据统计资料表明,1957年全国耕地面积为1.33亿 公顷,人均为0.18公顷。从1978--1994年的16年间,全国耕地净减459万公顷,人 口增加2.3亿,人均耕地由0.1公顷降至0.08公顷,仅相当世界人均水平的1/4,全国 1/3的省、区人均耕地不足1亩(0.07公顷)。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无疑将给农业发展带 来巨大压力与障碍。 (二)资源紧缺,污染严重,承载压力巨大 我国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 水、土、森林资源按其绝对量来说在全球名列 前茅, 但人均占有量太低。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 均耕地、林地和草地分别仅占世界人均量的1/3、1/5、1/4;森林资源总量居世 界第 7,可人均占有量则排至第130位。我国田地承载着巨大压力。由于旱涝、 盐碱、风沙以 及冷浸等原因导致现有农田肥力下降, 中低产田已占总耕地面积的2/3。与此同时,由于 不合理开垦利用,土地资源退化明显,水土流失面积占国 土总面积的1/5;沙漠化的土地 达到3350万公顷,并且平均每年仍以15万公顷 的速度扩展;草原退化面积8700万公 顷,年均以120万公顷左右速度增加。随 着工业的发展, 污染日趋严重, 每年废水排放 量为368亿吨,烟尘排放量为1445万吨,受污染耕地面积约670万公顷。 (三)科技滞后,普及缓慢,支撑功力不足 我国的农业技术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 成果转化率只有30%--40%,这意 味着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还有2/3没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技普及率为30%--40%,这 个指标说明现有科技还只普及1/3的生产领域和1/3地域;化肥当 季有效利用率不足 40%,农业科技界认为化肥要发挥增产作用,主要是单位面积 的用量要适当, 除此之外, 施肥时间和方法都会影响其作用发挥。 过去几年我国 许多地 方化肥投入量持续大幅上升, 但粮食增产效果并不显著, 相反,却引起了 严重的生态问 题;全国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5%--40%,与发达国家相比 存在较大差距。农业科学的基础研究薄弱,农科教结合力度不够,储备少,农业 科技与农 业持续发展的隐性矛盾将进一步突现。 三、我国发展生态农业所取得的成效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已有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达2000多个,其 中试点县150多个,包括国家组织的51个县和省级试点的100多个, 生态农业建设示 范面积已达1亿多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7%左右,开展生态农 业试点的农户更是难以胜 数。 这些试点县经过多年建设, 农林牧副渔呈现全面发 展。统计数据表明,“八五”期 间,生态农业县普遍获得了四个方面的增长:一 是粮食总产稳定增长, 年均增长率为 8.42%;二是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7.9%, 超过全国同期平均增长 (6%)1.9个百 分点; 三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畜牧业、 渔业和乡镇企业有了大发展,其中乡镇企业 年均增长率达到40.6%;四是农民收 入有了较快增长,年均增长18.4%。与此同时,通过生态综合治理,各生态农业 县的生态 环境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与1990年相比,水土流失减少了49%,土壤 沙化面积减少了 21%,森林覆盖率增加了3.7个百分点。可见,在我们这个13亿人口的大国, 生态农业 才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必须依靠发展生态农业来 改变这种现状。 四、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 (一)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的生产技术有利于防治环 境和农产品的污染。 因为生态农业的生产 过程要求无污染, 所以生态农业技术无论是栽 培技术、 施肥技术, 还是病虫害防 治技术,收获加工技术等。都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相反,还会有利于生态环境 的保护与改善, 有利于农业生产在生态上的可持续性。 同 时, 生态农业生产技术 的运用、监控也保证了农产品的安全性。这是生态农产品生产从 “土地到餐桌” 全程质量控制的必然结果,从而有效地促进了保护生态环境目的的实现。 (二)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生态农业作为一种生态经济优 化的农业经济体系, 在指导思想上明确了以经 济发展与环境、 自然资源的持续承受 能力相适应, 在不危及后代需要的前提下寻 求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发展途径, 实现经 济、 生态和社会效益的优化与统一, 这一 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