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元明清文学作品中丫鬟形象及其意义
《论元明清文学作品中丫鬟形象及其意义》 摘要:无论是《西厢记》里的红娘,还是《金瓶梅》中的庞春梅,《红楼梦》里的晴雯,这些丫鬟形象其自身呈现出的审美 价值和社会意义,从某种程度上说,丝毫不亚于主要人物的意义,《醒世姻缘传》中的珍珠、《红楼梦》中的金钏,这样的 丫鬟无论是在封建大家庭的真实生活中还是在文学作品的艺术呈现中,可以说是比比皆是,她们对自己的命运麻木不仁,习 以为常,得过且过,成为丫鬟中最悲惨的一群,《西厢记》《金瓶梅》《红楼梦》等作品的产生,红娘、庞春梅、晴雯、紫 鹃、袭人等这一批丫鬟形象的粉墨登场,正是中国封建社会极具动荡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一个重要时 期 姚继超 张美蓉 摘要: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丫鬟这一人物形象始终以各种姿态频频出场,在文学作品中不 可避免地占据着一席之地,他们或默默为奴,或勇敢反抗,以屈辱的肩膀,苦苦地支撐着那座 摇摇欲坠的封建大厦。在文学作品中,她们有的被一笔带过,有的浓墨重彩,有的甚至被精心 刻画,她们无论甘自为奴也好,忠诚有为也罢,抑或是奋起抗争,丫鬟这一形象其典型的人物 性格,在反映社会历史真实、烘托典型人物、表现作品主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丫鬟形象;演进;类型;意义 在元明清文学作品中,丫鬟这一形象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艺术典型。她们以其千姿百态的形象积 极活跃在文学的画廊,其人物本身的丰富内涵和审美价值,在文学作品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倍受人们的关注。因此,研究丫鬟这一人物形象,不仅能使我们更好地把握作品主旨,丰富作 品意蕴,而且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一时期的时代精神和思想动态,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因 此,本文试着从丫鬟形象的历史演进、类型以及意义三个维度对这一独特的艺术形象进行粗浅 地探讨。 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丫鬟形象的历史演进 文学作品中丫鬟形象的历史演进既有整体的连贯性,也有相对的阶段性。从《西厢记》到《? 梅香》;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到“三言二拍”;从《金瓶梅》到《红楼梦》;从 红娘到樊素,从庞春梅到晴雯、紫鹃,丫鬟这一形象从在文学作品中崭露头角到粉墨登场,甚 至喧宾夺主,从不自觉地叙述到自觉地刻画,随着一批批文人的逐渐关注,丫鬟这一形象最终 以其独特的群体特征和生动的个性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画廊中精彩呈现,尽放异彩。 . 受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的影响,作家大都根据历史事实如实反映,或稍做艺术地夸张,因而,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主要因故事情节推进的需要,或者为主题表现而为。元末明初的《三国演义》 《水浒传》《西游记》、“三言二拍”,这些鸿篇巨制虽然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十分广阔,涉及 人物也异常庞杂,但对女性形象的关注还没有真正开始,所涉及到的丫鬟少之又少,甚至很多 无名无姓,为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一笔带过,对其惜墨如金。如《水浒传》中,林冲家中的锦儿、 张督监家中玉兰、杨雄家的迎儿等等,她们偶尔登场,大多不见其真容目,只在故事中一闪而 过。但作为历史与生活的真实,丫鬟形象不可避免地在文学的舞台上开始逐步登场亮相。 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不断演进和发展,以及以市民为代表广大群体对神怪小 说和历史演义的厌倦,作家也不断从历史题材的局限中逐渐解脱出来,进而开始关注现实生活 中的平凡人物和市井家庭日常生活,市井的日常生活和世人的悲欢离合越发受到欢迎。为市民 “写心”,为底层“画像”的进步作家逐步把视角投向普通百姓,作为封建家庭中最普遍、社 会地位最卑贱的丫鬟群体,开始受到创作者的广泛关注。这一典型的文学现象,在《金瓶梅》 中得到了最为真实的显现,书中浓墨重彩,为我们塑造了一大批生动的丫鬟形象,作者不仅对 其生活、言行、性格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更对其思想和灵魂进行了深入的刻画,让一大批 有血有肉、有灵魂、有性格的丫鬟形象从生活的真实走向了文学画廊的中央。虽然不能成为主 角,但作者有意为其留出了一席之地,拥有了广阔的表现空间。这不得不说是作家的自觉意识 的萌动,更是文学艺术发展进步的重要历史标签。 随着文学创作题材范围的不断扩大、作品内涵的不断加深,以及民主思想的推进,丫鬟这一形 象逐渐受到高度的关注和重视。一批又一批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意志、有生活、有斗争的丫 鬟形象逐渐破茧而出,成为美好的象征和理想的寄托。作者们精心地对其美丽、善良、精明、 高傲、自卑的性格进行大力刻画,尽力对其苦难历程、情感波折、思想斗争进行细致描述,塑 造出了一群可歌可泣、可怜可爱的丫鬟形象,其存在的意义和人性的魅力,在作品中表现出不 凡的地位和重要的价值。在很多作品的塑造中,我们甚至难以分清主角与配角、典型人物与次 要人物。丫鬟形象喧宾夺主的艺术呈现在元明清文学作品中比比皆是。无论是《西厢记》里的 红娘,还是《金瓶梅》中的庞春梅,《红楼梦》里的晴雯,这些丫鬟形象其自身呈现出的审美 价值和社会意义,从某种程度上说,丝毫不亚于主要人物的意义。 二、元明清文学作品中丫鬟形象分类 关于丫鬟形象的分类标准很多,可以按其人物性格分类,也可按其身份地位分类,亦可根据人 物命运分类。但每一种分类,都无法概括其全部。在形形色色、千姿百态的丫鬟形象中,我们 . 从文学审美价值和人物自身魅力的角度,按照人物性格、命运和意义,暂且将其分为甘自为奴 的受命者、忠诚有为的卫道士、奋起抗争的引领者三类,以求真实地探究丫鬟这一群体丰富的 审美内涵。 (一)甘自为奴的受命者 在封建社会,丫鬟大都是由于家庭生活困苦而被卖到主人家里的,也有的因为祖辈就是主人家 的奴才,因而一生下来就注定是主人家里的使唤丫头。可以负担大部分家庭的家务,有钱的富 豪经常藉由买进丫鬟来分担家庭妇女应行的家务,这种买卖的行为,使得丫鬟成为私有的物件, 主人拥有绝对的权力,可以任意买卖或典押,也有权决定婚嫁。换言之,主人对于丫鬟具有终 身约束的权力,也就是说丫鬟的自由权受到绝对的约制。对于一个没有任何社会地位、身份, 甚至无名无姓的丫鬟来说,她们除了自卖为奴、自甘为奴,没有其他更多的选择,能够投靠到 一家不错的大户人家,自然便是不错的归宿,因为她们的命运早已被封建的制度安排妥当。表 现在文学作品中,就有那么一群丫鬟,她们逆来顺受,无怨无悔,默默地承受着生活带来的一 切,成为了大多数封建大家庭中卑微丫鬟真实生活图景的写照。《金瓶梅》中的秋菊,多次被 辱骂殴打,甚至被剥光衣服的羞辱,而她只能一次又一次的选择忍受。《醒世姻缘传》中的珍 珠、《红楼梦》中的金钏,这样的丫鬟无论是在封建大家庭的真实生活中还是在文学作品的艺 术呈现中,可以说是比比皆是,她们对自己的命运麻木不仁,习以为常,得过且过,成为丫鬟 中最悲惨的一群。 (二)忠诚有为的卫道士 文学作品众多的丫鬟形象中,有这样一群,她们既不逆来顺受,也不锋芒毕露,奋起抗争,而 是处于这两者之间,既不甘于命运的摆弄,又无力改變其卑贱的身份或者冲出封建制度的樊笼, 而是忠心不二地做好自己的本分,竭力在封建等级制度的夹缝中寻求自己安身立命的基础。在 极度专治的封建社会中,作为社会底层的丫鬟,显然,她们属于已经开始有所追求的一类,但 这种追求仅仅停留于在现实生活的一点点满足,而不是对黑暗封建制度的抵触、控诉或者反抗, 表现出极大的阶级局限性。《金瓶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