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典园林
苏州古典园林 狮子林始建于元代至正二年(1342 年) ,是中国古典私 家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属于苏州四大名园之一。狮子林同 时又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1] 狮子林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区东北角的园 林路 3 号。平面成东西稍宽的长方形,占地 1.1 公顷,开放 面积 0.88 公顷。因园内“林有竹万,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 (狮子)者“,又因天如禅师惟则得法于浙江天目山狮子岩普 应国师中峰,为纪念佛徒衣钵、师承关系,取佛经中狮子座 之意,故名“狮子林”。[2] 由于林园几经兴衰变化,寺、园、 宅分而又合,传统造园手法与佛教思想相互融合,以及近代 贝氏家族把西洋造园手法和家祠引入园中,使其成为融禅宗 之理、园林之乐于一体的寺庙园林。 1341 年,高僧天如禅师来到苏州讲经,受到弟子们拥戴。 翌年(元代最后一位皇帝顺帝至正二年) ,弟子们买地置屋 为天如禅师建禅林。元代至正二年(1342 年) ,由天如禅师 惟则的弟子为奉其师所造,初名“狮子林寺”,后易名“普提正 宗寺”、“圣恩寺”。史载,元末名僧天如禅师惟则的弟子“相率 出资,买地结屋,以居其师”。因园内“林有竹万,竹下多怪 石,状如狻猊(狮子)者”,又因天如禅师惟则得法于浙江天 目山狮子岩普应国师中峰,为纪念佛徒衣钵、师承关系,取 佛经中狮子座之意,故名“师子林”、“狮子林”。亦因佛书上有 “狮子吼”一语(“狮子吼”是指禅师传授经文) ,且众多假山酷 似狮形而命名。天如禅师谢世以后,弟子散去,寺园逐渐荒 芜。 明洪武六年 (1373 年) , 73 岁的大书画家倪瓒 (号云林) 途经苏州,曾参与造园,并题诗作画(绘有《狮子林图》) 。 清乾隆初,寺园变为私产,与寺殿隔绝,名涉园,因园内有 五棵松树,故又称五松园。1917 年为颜料买办商人贝润生 购得,经 9 年修建、扩建,仍名狮子林(园东为贝氏家祠、 族学和住宅) 。明万历十七年(1589 年) ,明姓和尚托钵化 缘于长安,重建狮子林圣恩寺、佛殿,再现兴旺景象。至康 熙年间, 寺、 园分开, 后为黄熙之父、 衡州知府黄兴祖买下, 取名“园”。 1703年2月11日清康熙巡游至此, 赐额“狮林寺”, 后清乾隆皇帝六游狮子林,先后赐“镜智圆照”、“画禅寺”及现 存“真趣”等额匾。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 1771 年) ,黄熙高 中状元,精修府第,重整庭院,取名“五松园”。至清光绪中 叶黄氏家道衰败,园已倾圯,唯假山依旧。1917 年,上海 颜料巨商贝润生(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叔公)从民政 总长李钟钰手中购得狮子林,花 80 亿银元,用了将近 70 年 的时间整修,新增了部分景点,并冠以“狮子林”旧名,狮子 林一时冠盖苏城。贝润生原准备筹备开放,但因抗战爆发而 未能如愿。1945 年贝润生病故后,狮子林由其孙贝焕章管 理。解放后,贝氏后人将园捐献给国家,苏州园林管理处接 管整修后,于 1954 年对公众开放。[2] 1955 年,狮子林祠 堂建筑大部分为文化部门使用。1963 年 3 月 20 日,狮子林 被公布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66 年 5 月,“文革”开始。 十年“文革”中,狮子林曾一度改名为“朝阳公园”。1967 年一 度曾停止开放。1973 年 4 月,又恢复原名称。1975 年,苏 州市园林管理处用 3 万元人民币,买下了苏州市长风厂招待 所内原郑氏家属所有的楠木姐妹厅,将其中朝南的厅移建在 原荷花厅位置上,改名为花篮厅。1982 年 3 月,狮子 林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 年 5 月,在原贝氏 族校内的苏州工艺美校搬迁结束;6 月狮子林接管,共计面 积 1360 平方米。1997 年 12 月,苏州市园林管理局举行新 闻发布会,宣布狮子林被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增补名单。 1999 年 10 月,狮子林新的“百年紫藤架”正式对游客开放。 2000 年 8 月,因“见山楼”危情显现, 同时该建筑的水泥外墙 与元代园林及周围建筑不协调,为保持园内风格的统一,拟 在维修中对见山楼作部分变动”。2000 年 9 月,江苏省文化 厅以苏文物【2000】54 号文批复同意进行维修。12 月底, 见山楼经过改建工程完成。 狮子林高清组图(80 张)2000 年 11 月,在澳大利亚凯恩 斯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 狮子林等五处园林被正式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 2001 年 4 月,狮子林照墙南墙上新增从北京圆明园遗址拓 下的乾隆手书“狮子林”题字。2002 年 4 月,倪云林(倪瓒) “狮子林图”书条石镶嵌在真趣亭北长廊的东侧。2003 年 11 月,世界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两次来到狮子林,为狮子林题 写了“石品洞天狮子林”七个字。2004 年 4 月,狮子林获 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的标牌。2004 年 6 月,狮子林历史 陈列馆正式开馆。[3] 建筑布局编辑狮子林建筑可分祠堂、 住宅与庭园三部分,现园子的入口原是贝氏宗祠,有硬山厅 堂二进。住宅区以燕誉堂为代表,是全园的主厅,建筑高敞 宏丽,堂内陈设雍 苏州狮子林胜景容华贵。沿主厅甫北轴线上共有四个小庭园 燕誉堂甫以白、紫玉兰和牡丹花台为春景庭园。堂北庭园植 樱花二株。 小方厅为歇山式, 厅内东西两侧空窗与窗外腊梅、 甫天竹、石峰共同构成“寒梅图”和“竹石图”,犹如无言小诗, 点活了小小方厅。九狮峰院以九狮峰为主景,东西各设开敞 与封闭的两个半亭,互相对比,交错而出,突出石峰。再往 北又有一小院,有黄杨花台一座。主花园内荷花厅、真趣亭 傍水而筑,木装修雕刻精美。石舫是混凝土结构,但形态小 巧,体量适宜。暗香疏影楼是楼非楼,楼上走廊可达假山。 飞瀑亭、问梅阁、立雪堂则与瀑布、寒梅、修竹相互呼应。 扇亭、文天样碑亭、御碑亭由一长廊贯串,打破了南墙的平 直、高峻感。主花园的建筑主要分布在北部,前后错落,形 式多变,但由于建造年代的不同和贝氏在重建时对园林的理 解不同, 在建筑材料的运用和体量比例上看, 旱船过于写实, 问梅阁体量过大,见山楼外形中西结合,甚至有混凝土六角 亭,建筑风格不够统一。园林入口有玲珑石笋、石峰、丛植 牡丹及白玉兰,与“立雪堂”背面侧窗和谐统一,使框景更趋 完整,形成进入庭院前视觉上的美感,同时喻“玉堂富贵”之 意。并有蔽外隐内之含义而景深意远。庭院北是主体建筑高 敞宏丽的鸳鸯厅。南厅名“燕誉堂”,出自《诗经》 ,意为名高 禄重安闲快乐。燕誉堂为全园主厅,高敞宏丽。堂屋门上有 “入胜”、“通幽”、“听香”、“读画”、“幽观”、“胜赏”砖刻匾额。 北厅称“绿玉青瑶之馆”, 出自元画家倪云林诗中, “绿水”指水, “青瑶”指假山。中堂屏风南面刻《重修狮子林记》 ,记述贝氏 1917―1926 年间重修“狮子林”的经过。北面刻《狮子林图》 , 寺峰古柏,飞瀑层楼。厅内陈设精致华贵。厅的前廊西侧可 通“立雪堂”,后廊西侧门宕通假山洞穴而进入“卧云厅”,在后 为小方厅,厅名“园涉成趣”,其西侧辟门,可登假山。以鸳 鸯厅为中心, 面向四方的布局, 颇为巧妙。 厅前有“息庐”、 “安 隐”砖刻。院内湖石、花台、小树组成一景。小方厅后的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