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业务知识
纪检监察业务知识(二)—— 案件检查 第一节 案件检查的基本要求 纪检监察机关案件检查的基本要求,概括起来讲,就是: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 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或程序合法。 一、事实清楚 事实清楚,是指纪检监察对象违纪事实的认定必须具体、准确,符合客观实际. 二、证据确凿 证据确凿,是指认定事实所依据的证据都要符合客观真实情况,准确无疑;所取得的证 据足以把案件中所认定的事实证明清楚。 三、定性准确 定性准确,是指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基础上,对党员、干部或党组织、国家行政机 关所犯错误事实的性质的认定确实无疑。 四、处理恰当 处理恰当,是指根据纪检监察对象违反党纪或政纪的错误事实、性质、 情节、所造成的 后果、对错误的认识和态度,一贯工作表现等,按照党和国家的有关规定作出的处理合适, 妥当,恰如其分,轻重适度,不枉不纵。 五、手续完备或程序合法 在案件检查中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这一要求在《案件检查条例》中称为手续完备, 而《监察机关调查处理政纪案件办法》 (以下简称《调查处理办法》 )称为程序合法.手续完 备或程序合法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案件检查程序是由《案件检查条例》 、 《调查处理办法》 规定的,是党规党法和国家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查办党纪政纪案件必须按照办案 程序进行,这既是纪检监察机关的权利,也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义务,否则,就是违纪违法; 三是案件,检查程序中每个阶段的任务、手续、要求都是法定的,受理、初步核实、立案、调 查、移送审理都必须符合有关的规定。 第二节 案件的受理和初核 一、受理 纪检监察案件受理, 是指纪检监察机关按照规定接受涉及党组织和党员、 国家行政机关 及其工作人员和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犯党纪政纪行为的线索和材料, 并予以恰 当处理的活动。 受理具有五个基本特征: 第一,受理的主体必须是纪检监察机关。 第二. 受理的对象, 必须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或是党的一级组织或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 作人员或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 不是上述对象之一的, 不属纪检监察的受理范围。 第三,受理对象的行为,必须是实施或被认为实施了违反党纪政纪的行为,也包括不去实 施应当实施的行为。 第四,受理阶段的任务,是审查检举、控告的材料是否具有违纪事实和需要追究党纪政 纪责任,是否具备初步核实的条件,以决定是否初步核实。 第五, 受理的目的, 是对违纪行为进行审查, 并通过以后的初步核实、 立案和调查活动, 核查和证实违纪,追究违纪者的党纪政纪责任,以维护党纪政纪的严肃性。 受理的范围: 第一,党纪案件受理范围. ㈠同级党委委员、纪委委员的违纪问题.如被反映人同时担任两个以上党委或纪委委员 职务的,一般应由与其最高职务同级的纪检机关受理。 ㈡属上级党委管理在本地区、本部门工作的党员干部的违纪问题。 ㈢同级党委管理的党员干部的违纪问题。 ㈣下一级党组织的违纪问题. ㈤领导交办的反映其他党员和党组织的违纪问题,包括上级党委(党工委、党组) 、纪委 (纪工委、纪检组)及其负责人交办和同级党委及其负责人、 本级纪委负责人交办的。领导 交办的反映党员和党组织的违纪问题,必须经分管领导阅批后,才予以受理. 属下级党委管理的党员和党组织的重大、典型的违纪问题,必要时也可以受理。 第二,政纪案件受理范围。 ㈠国务院监察机关受理国务院各部门及其国家公务员、 国务院及国务院各部门任命的其 他人员;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领导人员的违纪问题。 ㈡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受理本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及其国家公务员、 本级人 民政府及本级人民政府各部门任命的其他人员、下一级人民政府及其领导人员的违纪问题. ㈢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民政府监察机关受理本辖区所属的乡、 镇人民政 府任命的其他人员的违纪问题。 ㈣上级监察机关可以受理下一级监察机关管辖范围内的监察事项, 必要时也可以办理所 辖各级监察机关管辖范围内的监察事项. 监察机关之间对管辖范围有争议的,由其共同的上级监察机关确定。 二、初步核实 初步核实, 是指纪检监察机关在立案之前按照规定对受理的纪检监察对象违法违纪行为 的线索和材料,进行初步核查、证实的活动。受理违法违纪行为的线索和材料,应当填写受 理登记表,经纪检监察机关负责人批准后,进行初步核实。 初步核实的任务是,了解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是否存在,为立案与否提供依据。 初步核实的要求:迅速及时,突出重点,细致完备,保守秘密。 初步核实结果应分别情况作如下处理: ㈠对初步核实,反映问题不实的,纪检监察机关应通过适当方式向被反映人所在单位党 组织或行政机关说明情况。 ㈡对初步核实,虽有违纪事实,但情节轻徽,不需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的,纪检监察机关 可对被反映人批评教育或通报批评,或建议调整其工作、职务等等。 ㈢对初步核实,虽有违法违纪事实,不需要给予党政纪处分, 但依法应由其他执法机关 予以处理的,纪检监察机关应将材料移送有关主管机关。 ㈣对初步核实,触犯法律,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纪检监察机关立案并与司法机关及时 联系移送事宜。 ㈤对初步核实,确有违纪事实,需要追究法律责任的,应予立案。 承办纪检监察机关应 将核查组撰写的初步核实情况报告和本级组织的立案意见、所反映主要问题的证据材料等, 呈报分管领导等审批. 第三节 立案 一、立案的含义 立案,是指纪检监察机关按照其管辖权限, 对检举、控告以及发现的纪检监察对象违法 违纪问题,经初步核实,认为确有违法违纪事实,并需要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的,决定进行深 入调查,并按规定办理批准手续的一种程序性活动。 1、立案的主体是有管辖权的纪检监察机关(未设立纪检监察机构的, 由相应的党组织、 政府的主管机关决定立案). 2、立案的对象是纪检监察对象中的违法违纪者及其违法违纪问题. 3、立案的条件是确有违法违纪事实,并需追究党纪政纪责任。 4、 立案的目的是对违法违纪者及其违法违纪问题进行深入调查, 以查清案件真实情况, 给违法违纪者以应有的党纪政纪处分. 5、立案必须办理批准手续。必须按照《案件检查条例》和《调查处理办法》的规定, 办理批准手续。否则,没有批准手续的立案是无效的;没有批准权的机关或个人批准的立案, 同样也是无效的。 二、写出《立案呈批报告》 《立案呈批报告》是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能部门对反映的违法违纪问题经过初步核实, 在 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情况下,向立案审批机关及其负责人呈报的请示批准立案的专用公文。 《立案呈批报告》一般包括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标题。呈报纪委常委会或监察机关负责人批准的,只写“立案呈批报告” ; 呈报本级政府或上级监察机关的还要在 “立案呈批报告”前加上呈报机关的名称, 并应标示 该《立案呈批报告》的行文编号。 第二部分,正文。正文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案件线索来源,被反映人的自然情况;经初步 核实认定的主要违法违纪事实;呈报立案的党纪政纪根据;呈报单位意见,并附上检举揭发材 料和初核材料。 第三部分,落款。呈报以单位署名和盖章,写清呈报日期。单位名称要写全称,呈报日 期包括年、月、日。 ㈢审查批准立案 审查批准立案,是审批机关及其负责人在接到《立案呈批报告》后,经过认真审查违法 违纪事实及其证据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