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考试大纲
《综合素质考试大纲》(中学)《综合素质考试大纲》(中学) 一、考试目标一、考试目标 主要考察应聘人员的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3.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4.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职业理念(一)职业理念 ⒈⒈教育观教育观 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答: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1.国家政策保障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 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 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 2.推进新课程改革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新课改带来的教学转变可以总结为: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3.学校管理、课外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素质教育的途径除了课程之外,还包 括学校教育活动中的管理活动,校外、课外教育活动及班主任工作。其中,班主任工作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1)学校管理 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需要学校管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2)课外、校外教育活动 除学校的正式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外。 还有各种课外、校外教育活动。 (3)小学班主任工作 在学校教育中,班级是有组织地开展素质教育活动的基层单位。其中,班主任是 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因此,班级素质教育开展的效果,取决于班主任的班 级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教育方法。 (二)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 1.发挥教师的作用 素质教育的成败,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 教师要成为素质教育者,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掌握素质教育观,以全身心的投入 去实现自己的教学追求。同时要提高教师师德素养。 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 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 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 动,包括德、智、体、美等各育。 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2 2。学生观。学生观 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 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 个性发展. ⒊⒊教师观教师观 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 (二)教育法律法规二)教育法律法规 1.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 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 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相关内 容。 2 2。教师权利和义务。教师权利和义务 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 为,依法从教。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3 3。学生权利保护。学生权利保护 了解有关学生权利保护的教育法规,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权利保护等实际问 题。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1.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 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 年修订),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的主要内容,尊重法律及社会接受的行为准则. 理解《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文件精神。 分析评价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的道德规范问题。 2.2.教师职业行为教师职业行为 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 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 在教育活动中运用行为规范恰当地处理 与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教育管理者的关系。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依据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 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 (四四) )文化素养文化素养 了解中外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了解中外科技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了解一定的科学常识,熟悉常见的科普读物,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 了解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了解中外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 了解一定的艺术鉴赏知识。 了解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并能有效地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 (五)基本能力(五)基本能力 1 1.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 具有运用工具书检索信息、资料的能力。 具有运用网络检索、交流信息的能力。 具有对信息进行筛选、分类、管理和应用的能力。 具有运用教育测量知识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的能力。 具有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设计、制作课件的能力。 2.2.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了解一定的逻辑知识,熟悉分析、综合、概括的一般方法. 掌握比较、演绎、归纳的基本方法,准确判断、分析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 准确而有条理地进行推理、论证。 3 3。。 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 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筛选并整合图表、文字、视频等阅读材料的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 4 4。写作能力。写作能力 掌握文体知识,能根据需要按照选定的文体写作。 能够根据文章中心组织、剪裁材料。 具有布局谋篇,安排文章结构的能力。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能够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中学) 一、考试目标一、考试目标 1.理解并掌握教育教学和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能运用这些知识和 理论分析、解决中学教育教学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问题。 2.理解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掌握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 具有针对性 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能力. 3.掌握中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4.理解中学生生理、心理的特性和差异性,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 5.掌握班级日常管理的一般方法,了解学习环境、 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知 识,具有设计一般课外活动的能力。 6.掌握教师心理,促进教师成长.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2. 掌握教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