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百家姓:姚姓
国学宝典《百家姓》:姚姓 【姚氏的来源有三】 1、出自妫姓。相传五帝之一的舜有生于若水,居于地丘的后代, 因生在姚墟,其后子孙便以地为氏,称为姚氏。又相传舜在当帝之前, 四岳曾向尧推荐过陶唐氏,舜继承王位后曾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他, 让他们居住在妫河边。他们的子孙有留在妫河边居住的,便以妫为姓。 武王灭商后,寻到了帝舜的后裔妫满,武王把他的大女儿嫁给妫满, 并且封他于陈。传至年仲敬氏时因避王莽乱居于吴郡,改姓为妫。传 五世后,复改为姚姓。 2、出自子姓。据路史记载,春秋时有姚国,为商族的后代,他 的子孙便以国为氏,称位姚氏。 3、他族改为姚姓。据相关史料所载,西晋时有羌族首领姚戈重, 本是汉时西羌烧当氏的后人,他们自称是帝舜的后代,故而改姓姚。 【姚姓分布】 姚氏的发源地大致有两处,即江苏苏州和今甘肃陇西一带。早期 因为家族势力不足。所以发展繁衍的较为缓慢,从晋代开始,姚氏因 有来自甘肃陇西一带的羌族首领姚戈仲后裔及所带来的部众作为姚氏 的加入而壮大起来。也就是说,今天姚氏的中国人,大多数是来自这 两支。这两支姚氏后来持续繁衍播迁,唐代以前就已经成为今浙江吴 兴及甘肃陇州一带的望族。后来吴兴吴康有一支姚氏分迁于陕郡,至 隋时发展成为当地一大望族。唐代以后姚氏的繁衍更加广泛,已遍及 我国的大江南北。其中以浙江、江苏、河南、陕西、山西、河北、山 东、广东、四川、安徽、湖北等地的姚氏迁播最盛。四川、云南的姚 姓大多时由甘肃或陕西河南境内迁播而去的。其中云南的姚安、大姚 等县的姚姓最多,所以在唐武德四年因此而设姚州。姚氏入闽是从唐 朝开始的。据史书记载,陈元光入闽开漳州时,就有姚氏相佐。其后, 又有姚氏从福建迁入广东等地。 【郡望堂号】 吴兴郡:三国吴宝鼎元年置郡,治所在乌程。相当于今天的浙江 临安、余杭、德清一线西北,兼有江苏宜兴等地。 南安郡:东汉中平五年分汉阳置郡,治所在今天的甘肃陇西渭水 东岸,相当于今天的甘肃陇西县东部以及定西、武山等县。隋初废。 堂号: 圣仁堂:舜帝是至仁圣明的帝王。 姚姓又以郡望“吴兴”和“南安”作为他们的堂号。 【历史名人】 姚范:桐城人,清代文学家,乾隆进士,任三礼馆纂修,其学深 究遗经,综括精粹。 诗文,但他的主要成就在散文上。 姚文田:清学者。字秋农,浙江归安人,嘉庆进士,官礼部尚书。 治学宗宋儒,亦取汉学之长。 姚广孝:明代苏州长州人,初为燕王心腹,朱隶夺取帝位后拜太 子少师。曾参与修纂《太祖实录》、《永乐大典》等宏大工作。 姚长子:明朝浙江会稽人,嘉靖三十四年倭寇进入县境,逼迫他 作向导。他把敌人引到四面皆水的化人坛,并于事先隐秘吩咐乡亲撤 桥,断其后路。倭寇中计,遂为明军所围歼。而姚长子因此殉难。事 后,被乡人尊为英雄。 姚绶:画家,嘉善人,曾官至监察御史,江西永宁面府。 姚平仲:宋代西北名将。 姚思廉:唐初史学家,江苏吴兴人,后迁入关中,为今天的陕西 西安市人。编纂有《梁书》50 卷、《陈书》30 卷。他的孙子姚寿博涉 经史,育才辩,武后时他任地官尚书,姚寿弟姚班自幼聪明好学,官 至户部尚书,亦善经史,撰有《汉书绍卷》40 卷。 姚崇:唐初政治家,他本人及其家族在政治方面很有成就。姚崇 官至宰相,曾任武则天、唐玄宗朝宰相。为政清廉,深得众望,后来 宋景继他为相,史称“姚宋”。姚崇曾孙姚合,元和进士,官终秘书 监。因曾授武功主簿,世称姚武功。他开创的诗体也称武功体。姚崇 玄孙姚瑁,长庆进士,湖、常二州刺史。 姚戈仲:西晋永嘉年间人,一个羌族部落的首领,他率领他的部 落从赤亭迁到榆眉,后赵时被徙关中。公元 323 年被任为西羌大都督, 率羌众数万居于清河。公元 352 年他的五儿子姚襄率领部众返回关中, 在三原被杀。姚襄弟趁淝水之乱攻入长安,建立了威震四方的后秦。 建都于今陕西西安西北。 【宗祠通用联】 四言通用联 书法魏晋;史撰梁陈:上联典指明朝时期的画家姚绶,字公绶, 号榖庵、云东逸史、江西逸史,又称丹丘先生,嘉善人。天顺年间进 士,官监察御史、江西永宁知府。擅长画山水,取法于吴镇、王蒙, 好作沙坳水曲景色,墨色苍润;也写竹、石;工行草书,取法魏晋; 又能诗,有《榖庵集》。下联典指唐初时期的史学家姚思廉,字简之, 本为吴兴人,后迁关中为万年人。父亲姚察,在南朝陈任吏部尚书, 入隋著梁、陈二史,未完成而去世。他从小跟从父亲学汉史,得家学, 在隋为代王杨侑侍读,入唐为秦王文学馆学士,贞观年间官至散骑常 侍。依据家传文稿,兼采其他书籍,撰成《梁书》50 卷、《陈书》30 卷。 爵封梁国;文重桐城: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大臣姚崇,本名元崇, 改名元之,为避开元年号,又改名崇,陕州硖石人。历任武则天、睿 宗、玄宗三朝宰相。唐睿宗时期,因奏请太平公主出居东都以削弱其 权力,被贬职;开元初年又任宰相,封梁国公,曾奏请禁止宦官、贵 戚干预朝政,禁绝营建佛寺道观,奖励群臣劝谏等十事,并纠正当时 不敢捕杀蝗虫的陋习,推行焚埋法,减轻了灾情。下联典指清朝时期 的散文家姚鼐,字姬传,室名惜抱轩,又称惜抱先生,安徽省桐城人。 清乾隆年间进士,官刑部郎中、记名御史。历主江宁、扬州等地书院 长达 40 年,治学以经为主,兼及子史、诗文,为“桐城派”主要作家。 有《惜抱轩全集》。 学闳两汉;书撰梁陈:上联典指元朝时期的翰林学士姚燧,字端 甫,柳城人。少从许衡游,有西汉风。有《国统离合表》、《牧庵 集》。下联典指隋朝时期的散骑常侍姚察,励精学业,授秘书丞,敕 成陈、梁二史,未毕,临亡,戒子思廉续成之。 文明世泽;元德家声:上联典指舜生于姚墟,因以为姓。虞舜时 代,为华夏文明肇始期。下联典指舜禅让于禹,斯为元(大)德。 弘文学士;庐墓家传: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姚思廉,累官弘文馆 学士。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姚栖云与其子、孙、曾孙,四世孝亲,庐 墓终丧。 五言通用联 远山岚邑近;歪日树阴疏:此联为唐朝时期的诗人姚伦《过章秀 才洛阳客舍》诗句联。姚伦,唐朝任扬州大都督符参军。 大典光华夏;文章耀桐城:上联典指明朝时期的诗画家姚广孝, 长洲人。14 度为僧,工诗画,识阴阳数术之学,为燕王心腹谋士。燕 王立,录功第一,拜太子师。尝监修《太祖实录》,纂修《永乐大典》 等。下联典指清朝时期的散文家姚鼐(公元 1731~1815 年),字姬传, 桐城人。乾隆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参与纂修《四库全书》。辞官 后主持江南紫阳、中山等书院。工古文,与方苞等为“桐城派”代表, 提倡唐宋古文传统,对清朝时期的经学、文学影响很大。所著《登山 泰山记》等山水文章,为后人称道。有《古文辞类纂》、《惜抱轩文 集》、《竺集》等。 父子成双史;兄弟号二姚:上联典指隋朝时期的散骑常侍姚察。 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都指挥使姚麟,字君瑞,节度建雄定武军,用兵 沉毅多奇策。有功不自夸,治军严明,下乐为之用。兄弟均立大功, 声盖一时,关中号“二姚” 六言通用联 建德长绵世泽;虾湖丕振家声:此联为安徽省贵池市姚氏宗祠联。 上联典出该支姚氏由建德县迁来。下联典出该祠为虾湖(因产大白虾而 得名)旧址 七言通用联 但觉眼前生意满;须知世上苦人多:此联为明朝时期的进士姚文 然自题联。姚文然,字弱侯,桐城人。入清授国史院庶吉士,累官刑 部尚书。于国家利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