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解题教学设计初探
初中数学解题教学设计初探 一、问题的提出 1.学生解题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 “中学数学教学的首要 任务就是加强解题的训练”但目前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还存在 一些问题: 基本概念理解不深刻,基本运算易失分。 审题阅读有待加强,对应用题、文字量大的试题有恐惧 心理。 书写格式不规范,数学语言表达不严密。 对陌生题束手无策,尽管有些学生做题不少,一旦碰到 没做过的,失误较多,甚至有些题找不到解题思路。 2.当前解题教学设计存在的误区 对于学生解题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反思自己的解题教 学设计.在数学解题教学设计中,常见的形式是“例题讲解、 学生模仿、变式训练” .即教师通过思考,发现了解决问题 的逻辑思路,将这种逻辑思路传递给学生,然后由学生进行 模仿训练和变式训练.这种一招一式的归类, 缺少观点上的提 高或实质性的突破,对问题的“提出 “和 “应用” 研究不足。 现代意义上的“解题教学设计”注重的是解决问题的过 程、策略以及思维方法,更注重解决问题过程中情感、态度 和价值观的培养。 基于此,本文旨在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解题教学设计, 想方设法将这种逻辑环节转化为学生发现问题思路的心理 环节。 二、基于心理取向的解题教学设计 基于心理取向的教学设计,重在对学生探究发生问题思 路的认知结构分析,针对学生思维活动的序列展开,适应学 生的心理需求,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在此过程 中,针对具体问题的特征,萌生具体的数学观念,并检验这 些观念正确与否,从而决定再生观念等的多伦循环过程 。 那么如何实现解题教学设计的心理取向呢?我们看一 个具体解题教学的例子。 例 1 如图, 已知抛物线 y= x2+bx+c (b, c 是常数, 且 c0) 与 x 轴分别交于点 A,B(点 A 位于点 B 的左侧) ,与 y 轴的 负半轴交于点 C,点 A 的坐标为(-1,0) 。 (1)b= ,点 B 的横坐标为 (上述结果均用含 c 的代 数式表示) ; (2) 连接 BC, 过点 A 作直线 AE∥BC, 与抛物线 y= x2+bx+c 交于点 E.点 D 是 x 轴上一点,其坐标为(2,0) ,当C,D,E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3)在(2)的条件下,点 P 是 x 轴下方的抛物线上的 一动点,连接 PB,PC,设所得△PBC 的面积为 S。 ①求 S 的取值范围; ②若△PBC 的面积 S 为整数,则这样的△PBC 共有 个。 (1) (2)学生很容易解答出来,结论为(1) +c,?2c; (2)y= x2? x?2.关于(3)的思路:①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Ⅰ)当?1x0 时,由 0SS△ACB,易求 0S5; (Ⅱ)当 0 x4 时,过点P 作 PG⊥x 轴于点 G,交CB 于点 F.设点 P 坐 标为(x, x2? x?2) ,则点F 坐标为(x, x?2) ,PF=PG?GF=? x2+2x,S= PF?OB=?x2+4x=?(x?2)2+4,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 求出 S 最大值=4,即 0S≤4.综上 0S5;②由 0S5,S 为 整数, 得出 S=1, 2, 3, 4.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Ⅰ) 当?1x0 时,根据△PBC 中 BC 边上的高 h 小于△ABC 中 BC 边上的高 AC= ,得出满足条件的△PBC 共有 4 个; (Ⅱ)当 0 x4 时, 由于 S=?x2+4x,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得出满足条 件的△PBC 共有 7 个;则满足条件的△PBC 共有 4+7=11 个。 教师设计这道解教学的思路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从教师自己获得的解题思路中定位关键环节; (2)追 踪获得解题思路时处理关键环节的数学观念的源头; (3)揣 摩并模拟学生萌生处理关键环节的数学观念指令的心理活 动过程 。 针对例 1 的思路,教师需要确定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在 于两个“数学观念”的形成: (1)①中面积的求法由于点 P 位置的变化需要进行分 类讨论; (2) 由①中求得的 S 的范围为基础, 获得△PBC 的个数, 不妨称为“枚举”的数学观念。 师:要求△PBC 的面积取值范围,大家有什么想法? 生 1:如果能够获得面积 S 的一个表达式,就能求出范 围,可是,我不知道如何获得这个表达式.我尝试过割和补的 方法,都不行。 生 2: 我在尝试求面积时发现如果点 P 在抛物线 AC 段运 动时,面积 SS△ACB 即 0S5,可以不求 S 的表达式.但是点 P 在抛物线 BC 段运动时,我就看不出来了。 生3: 如果能找到△PBC这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就好办了? 师:如果我们单纯地以 PC、PB、CB 为底,好像没法找 到相应的高,怎么处理呢? 生 4:既然以以 PC、PB、CB 为底,没法找到相应的高, 那么我想能不能过点 P 作 轴交 于 ,把它分成三角形 和三 角形 。 师:真是好想法!大家试探生 4 同学的这种想法能否实 现。 生 5:我发现了。 当 0 x4 时,过点 P 作 PG⊥x 轴于点 G,交 CB 于点 F. 设点 P 坐标为(x, x2? x?2) ,则点 F 坐标为(x, x?2) , PF=PG?GF=? x2+2x,S= PF?OB=?x2+4x=?(x?2)2+4,根据二 次函数的性质求出 S 最大值=4,即 0S≤4。 生 6: 我得到了, 当?1x0 时,0S5; 当 0 x4 时,0S ≤4.综上 0S5。 师:很好!生 4 的创造性观念的贡献已经由生 5 和生 6 解决.那么当 为整数时,这样的三角形有几个呢? 生 7:由 0S5,S 为整数,得出 S=1,2,3,4.我想我 们还是可以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Ⅰ)当?1x0 时,根据 △PBC 中 BC 边上的高 h 小于△ABC 中 BC 边上的高 AC= , 得 出满足条件的△PBC 共有 4 个; (Ⅱ)当0 x4 时,我还没想 法,考虑的太多了,有点乱。 生 8:当0 x4 时,由于S=?x2+4x,分别令S=1,2,3, 4,求出相应的x 的值,得出满足条件的△PBC 共有 7 个;则 满足条件的△PBC 共有 4+7=11 个. 这种设计的最大特点就是教师没有将自己精心思考得 到的解题思路按照整理好的逻辑表达过程直接提供给学生, 而是利用学生已经生成的关于求面积的想法,打破思维定势, 将解题思路的逻辑表达转化为学生从自己的心理发展过程, 提高了解题教学的有效性. 三、结语 数学解题思路表达的逻辑过程要求简练合理,数学解题 思路发生的心理过程要求自然流畅,这两者的合理整合是教 学设计的理想状态.在我们的教学设计中, 力求达到两者的平 衡,将知识产生的逻辑过程利用学生已掌握的数学观念进行 心理解释.如果教师在解题教学设计时如果能创造性地提出 环环相扣又不道明的提示语,让学生养成这样的习惯,掌握 这样的方法,形成这样的意识,那么学生的心灵就能从眼睛 的专制中解放出来.于是这种依据数学知识发生的逻辑线索, 偏向于学生数学知识生成的心理过程,整合这两者的优势, 促进数学教学的高层次目标的实现的基本保证. 参考文献: 张昆.整合数学教学设计的取向――基于知识发生的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