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统计学原理00974学习精要
统计学原理(统计学原理(0097400974)) 第一章第一章 总论总论 第一节第一节计数活动与统计学的产生计数活动与统计学的产生 一、人类的计数和统计活动人类最初的计数活动,主要表现在对人们的剩余劳动成果或其视线所及的劳动对象 加以清点和计量。这就决定了计数本身只是一种零散的、无组织的、非经常性的和范围有限的个人活动。 (P2 ) 二、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一般认为,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有三个影响源泉(识记)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有三个影响源泉(识记) ::即英国的政治算术(配第、 格朗特)德国的国势学(康令、阿亨瓦尔)和法国的概率统计。凯特勒将三者加以融合,形成近代统计学。 (P7 ) (一)英国的政治算术 (1)创始人:配第、格朗特 (2)产生的背景:当时英国统治阶级为了管理国家、发展经济、争夺世界霸权,需要了解国内外的社会经 济状况,于是在英国产生了政治算术学派。 (3)从数量方面研究社会经济现象。 (二)德国的国势学 (1)创始人:康令、阿亨瓦尔 (2)产生的背景:当时德国正处于封建制度解体时期,统治者要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情况,决定国策,在 当时封建制的德国产生了国势学派。 (3)研究方法:对国家重要事项的记述,几乎完全偏重于品质方面而忽视了量的分析。因此,国势学也被 人们称为是有名无实的统计学。 (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1)创始人:凯特勒 (2)产生背景: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然科学有了很大的发展,促使英美统计学界尝试用研究自然地方 法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并引入了概率论,产生了数理统计学派。 (3)研究的方法:把概率论用到统计学,确定大数法则的原理分析社会经济现象复杂不定的偶然性,从中 寻找其规律性。 (4)凯特勒将统计学的三个主要源泉加以融合、统一,形成和发展了近代统计学。 (四)现代统计学的发展趋势 1、统计理论和方法不断得到完善和深化。 2、计算机的使用和统计软件的问世强化了统计计算的手段。 3、通用方法论科学的属性更加突出。 第二节第二节统计的涵义和应用统计的涵义和应用 统计的含义和作用统计的含义和作用 ((P8P8 ,简答题),简答题) 汉语“统计”一词的涵义“统计”一词的涵义( (理解理解) )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统计工作:统计工作:是指对客观事物总体数量方面进行计量、核算和分析的活动及过程。 统计资料:统计资料:就是统计实践活动所取得的各种信息,其中主要是反映统计对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数字资料。 统计学:统计学:是对统计工作及其成果的理论概括和总结。 (P8) 三者紧密相连,体现出一种工作与成果关系,实践与理论关系。 统计的职能(理解)统计的职能(理解)P9P9:统计职能、咨询职能和监督职能。 统计信息具有数量性和总体性两个重要特征。 统计信息的数量性特征,表明统计是从数量方面来认识和反映客观事物的。 统计信息的总体性特征,表明统计反映和研究的客观事物总体数量方面,而不是其个体数量表现。 统计方法概括地有如下的应用:统计方法概括地有如下的应用: (理解)(理解) (一)搜集数据,对所研究对象的总体事实做出数量上的叙述说明需要根据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特点以及统 计目的来决定选用哪种或哪些统计方法。 (二)对获得的总体事实进行时间、空间和属性等的比较有了反映总体事实的数据,就可以利用统计方法 进行时间、空间、构成、属性等等方面的比较。 (三)探索总体事实的内在数量规律性。 第三节第三节统计的基本方法统计的基本方法 统计的基本方法统计的基本方法 ((P12P12- -1313 )) (理解)(理解) (一)大量观察法 所谓大量观察法就是指要从总的、综合的方面来把握现象的“量” ,要对研究的对象的全部或者足够多的单 位进行数量上的调查和分析。 (二)综合分析法 所谓“综合”就是指对大量观察所获得的个别单位的数量事实,运用各种指标来加以综合,反映现象的总 体数量表现。 所谓“分析”是指对统计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以研究客观现象内部或客观现象之间的差异和数量关系。 (三)归纳推断法 所谓“归纳”是指由个别到一般,由事实到概括的整理、描述方法。 所谓“推断”就是指以一定的逻辑标准,根据局部的、样本的数据来推断总体相应数量特征的归纳推理方 法。 二、统计数据的来源(识记)统计数据的来源(识记) 统计数据可以分为个体数据和总体数据。 个体数据是指研究对象中的个别单位所表现的数量事实。如在人口统计中,每个人的年龄、收入、身高等 数据就是个体数据;所有人的平均年龄、总收入、平均收入、平均身高、平均体重等就是总体数据。 (一)专门组织的调查 (二)政府职能机构的统计报表 (三)公开的出版物和统计媒体 第四节第四节量度层次和计量尺度量度层次和计量尺度 从数据计量的量度层次来划分,可分四种类型(识记)从数据计量的量度层次来划分,可分四种类型(识记) 一、定类尺度定类尺度 (量度层次最低) 所谓定类尺度,就是将所研究对象按某种特征将其划分成若干类别,并给每一类别定名,但不对类别之间的关 系做任何假设。 教材举例:工业企业按经济类型划分为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等。 定类尺度只具有等与不等的关系,计量的数据主要是各类(各组)的比重。 二、定序尺度定序尺度 定序尺度不仅可以将所研究的现象分成不同的类别(像定类尺度一样) ,而且可以确定这些类别的顺序,各类 之间还能比较等级和次序上的差别。 如教材举例:教育程度可以划分和排列成大学、中学、小学、文盲;产品等级可分为特等品、一等品、二等品。 定序尺度的各类量值除了具有等与不等特征外,还有大小之分,计量的数据除比重外,还可以大致确定众数之 类的位置指标。 三、定距尺度定距尺度 定距尺度一般要求建立某种物理量的量度单位。 如教材举例:考试成绩以 “ 分 ” 计量,且每分之间的间隔是相等的;长度以 “ 米 ” 计量等。 定距尺度可进行 加减运算。在统计数据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总量指标就是运用定距尺度计量的。 四、定比尺度定比尺度(层次最高) 定比尺度是在定距尺度的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比较基数,然后将两种相关的数加以对比而形成的相对数(或平 均数) ,用于反映现象的结构、比重、速度、密度等数量关系。 例如: 将一个企业创造的增加值与该企业的职工人数对比, 计算全员劳动生产率, 以此反映该企业的生产效率。 四、定比尺度(层次最高) 定比尺度在定距尺度上确定了一个绝对的、有意义的零点。(0 值表示没有)定比尺度可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在 统计的对比分析中,定比尺度的运用相当广泛。 第五节第五节统计学的基本概念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一)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P18P18)) (应用)(应用) 统计总体统计总体简称为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具有一个或若干个相同性质的许多个体所形成的集合。 总体应该同时具备的要素: (1)客观存在性 (2)组成总体的个体是大量的 (3)组成总体的个体至少具有一个相同的属性或特征表现 (4)组成总体的个体在所研究的属性或特征上的表现不尽相同 总体单位总体单位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每一个体,简称单位。总体单位是统计所研究的属性和特征的原始、直接、 具体的承担着。 统计总体还可以分为有限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