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2021届高三语文针对性训练三模试题
重点中学试卷可修改欢迎下载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济南市 20212021 届高三语文针对性训练(三模)试题届高三语文针对性训练(三模)试题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 0.5 毫米的黑色签字 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535 分)分) ( (一一) )现代文阅读Ⅰ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本题共 5 5 小题,小题,1919 分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材料一: 非虚构文学首先要面对的就是非虚构在文学中的合法性问题,也即“真实”在文学中的 合法性问题。 就文学而言, “真实”是一个很奇怪的词语。在通行的文学标准中, “真实”只是最低级 的文学形式。韦勒克在《文学理论》中谈到现实主义时认为, “现实主义的理论从根本上讲是 一种坏的美学, 因为一切艺术都是 ‘创作’ , 都是一个本身由幻觉和象征形式构成的世界” 。 “真 实”从来都不是艺术的标准。但是,必须注意到,韦勒克所反对的“现实”和“真实”是就 其最基本意义而言的,是指物理意义的现实和真实。 “那儿有一朵玫瑰花” ,这是物理真实, 但这还不是文学。文学要求比物理真实更多的真实, “那儿是哪儿?庭院、原野、书桌?谁种的, 或谁送的?那玫瑰花的颜色、形态、味道是什么样子?”这才进入文学的层面,因为关于这些 会是千差万别的叙述。即使是非虚构写作,也只能说:我在尽最大努力接近“真实” 。在“真 实”的基础上,寻找一种叙事模式,并最终结构出关于事物本身的不同意头和空间,这是非 虚构文学的核心。 非虚构文本并不排斥叙事性,相反,这也是它的必由之路。上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的 美国出现了大量的非虚构作品, “一种依靠故事的技巧和小说家的直觉洞察力去记录当代事件 的非虚构文学作品的形式” 。非虚构文学融合了新闻报道的现实性与细致观察及小说的技巧与 道德眼光——倾向于纪实的形式,倾向于个人的坦白,倾向于调查和暴露公共问题,并且能 够把现实材料转化为有意义的艺术结构,着力探索现实的社会问题和道德困境。 一个最基本的逻辑是,只有在你声称自己是进行非虚构写作时,你才面临着“是否真实” 的质疑,假借“真实”之名,你赢得了读者的基本信任,并因此拥有了阐释权和话语权。它 使你和你的作品获得了某种道德优势,更具介入性,影响力和批判性。同样的题材,同样的 人物故事,当以虚构文学面目出现的时候,读者可能会读出趣味、人性和某种幽深的意蕴; 但当以非虚构面目出现的时候,这一趣味和人性叙述就更具现实感和迫近感,它打开一个内 部场景,让读者从“旁观者”变为“剧中人” ,从“品味把玩”变为“息息相关” 。 非虚构文学,作为近几年才在国内被频繁提起的概念,总是容易被和虚构文学对立起来 谈。作家一方面被吸引,因为它在短时间内引起的关注要大于虚构性文学,并且里面似乎包 含着某种朴素且深远的品质;另一方面又有所疑惑,认为它与文学的本质,即虚构性——不 相符合。但我认为,通往文学的道路有多条,好的文学作品总是能够挑战既有的文学概念, 从而使我们对文学本质、文学与生活的关系进行新的思考和辨析。 (摘编自梁鸿《非虚构的真实》 ) 材料二:材料二: 从概念的严谨性来看, “非虚构写作”无疑有值得商榷之处,因为它似乎涵盖了虚构之外 - 1 - 重点中学试卷可修改欢迎下载 的所有文体。但倘若就目前已发表的一些作品来看,它又呈现出某些独特的文体特征、譬如, 它与报告文学、纪实文学颇不相同,不追求事件记叙的完整性,不强调话语表达的公共性, 也不崇尚主题意旨的宏大性,而是以非常明确的主观介入性的姿态,直接展示创作主体对事 件本身的观察、分析和思考。同时,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叙事散文,不仅拥有较长的篇幅,而 且在突出其现场纪实性的过程中,多以理性的思考和辨析为主,少有感性的抒情和诗性的怀 想。 抛开概念的学理性纠缠,依据我的阅读感受和思考, “非虚构写作”的最大魅力,在于当 代作家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度介入。这种介入,是积极主动的,是微观化的,是现场直击式的。 譬如李辉的《封面中国》 ,就是以《时代》周刊封面上的中国人物作为聚焦,通过大量的史料 梳理,在一系列微观化的细节呈现中,传达作家对这些人物以及历史事件的有效思考。而梁 鸿的《中国在梁庄》和《梁庄在中国》 ,则以故乡梁庄作为考察坐标,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 记录梁庄的社会变化与存在的问题,也跟踪了梁庄人在全国各地谋生的艰辛与尴尬,并从中 展示了作者对中国乡村现代化进程的独特反思。 无论是面对历史还是现实, “非虚构”所体现出来的这种现场式的介入性写作姿态,都有 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改变了当代作家习惯蛰居书斋的想象性写作,激发了作家观察社会的 兴趣,使作家能够带着明确的主观意愿或问题意识,深入某些具有表征性的社会现实领域, 通过田野调查的手段,获取第一手资料,也获得最为原始的感知体验。同时,它还体现了作 家对社会历史的研究意愿,以及对某种重要问题的深入思考。 现在,有不少作家仅仅通过媒介资讯了解社会,只是凭借既往的经验惯性来处理现 实,由此导致很多作品因为“不接地气”而问题频仍。读这些作品,我们常常觉得很“隔” , 用本雅明的话说是“经验的贫乏” 。而“非虚构写作”的兴起,表明了作家们置身生活现场, 开始积极地介入历史或现实内部,直面复杂的生存逻辑与伦理秩序,既展示自己的精神姿态 和思想作为,也为人们了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提供独特的思考。 当然,这种以独特的现场感和真实感作为主要审美目标的写作, 艺术性上有时会偏弱些。 那些现实调查类作品尤其明显。毕竟,它们突出的是“实录”之后的分析和思考,彰显的是 创作主体的特定感受和理性思索。但是,如果当代作家都能够抽出一些时间,亲身介入社会 历史之中,进行一些必要的“非虚构写作” ,我以为,这会为他们的虚构性写作提供巨大的帮 助。 (摘编自洪治纲《人民日报: “非虚构写作”的价值》 ) 1.下列对“非虚构文学(写作)”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非虚构文学(写作)颇有纪实性,不仅具有真相揭示和事实还原的意味,还体现了积极勘 探和理性反思的特质。 B.非虚构文学(写作)享有“真实“优势,同样的题材,以非虚构面目出现时,就更具介人 性、影响力和批判性。 C.非虚构文学(写作)直接展示作品主人公对事件本身的观察、分析和思考,表现出非常明 确的主观介入性姿态。 D.非虚构文学(写作)虽不排斥叙事性,但强调独特的现场感和真实感,少有感性抒情和诗 性怀想,艺术性有时偏弱。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非虚构文学(写作) ”作为新的概念,被作家关注又引发顾虑,因它与既有文学概念里 的文学虚构性本质对立。 B.“非虚构文学(写作) ”概念在学理上很难被厘清,但某些代表作品呈现出独特文体特征, 印证了其概念的严谨性。 - 2 - 重点中学试卷可修改欢迎下载 C.当代作家只有积极主动、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