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一练案四评价观点倾向,提出自己的见解
练案四评价观点倾向,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题。(19分) 材料一讲好中国故事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传播,国家间的语言障碍、经验障碍等一定程度上 堵塞了中国故事的传播渠道,造成传播路径不畅。将本土表达与精准送达相结合,是拓展中国故事传 播路径的有效手段。 本土表达就是在了解国际受众思维方式、接受习惯和理解框架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国家和地 区,适时适地地调整传播路径,通过采取针对不同国家的本土化表达,构建起中国故事的国内外对话体 系,增强传播的针对性。一方面,要深入目标传播国的文化背景,准确把握其接受特点,以寻求中国故 事传播的突破点,为调整传播路径做好准备;另一方面,针对国别差异,用目标国听得懂、易理解的故 事话语和表达方式讲好中国故事,让双方在互通的基础上开展互动交流。 精准送达就是运用以数据为核心的算法技术,将中国故事融入高效的传播载体和平台,分析受众 的个性需要、喜好和习惯,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实施定向推送和个性化传播,以提高讲好中国故事 的精准度。一方面,要开发运用国内外受众使用率高、表现力强的载体,以高效的载体助推中国故事 的精准送达;另一方面,用适宜的表达方式推送故事内容,以个性推送实现精准送达,满足个体的差异 性需求。 (摘编自吴倩倩、张一《讲好中国故事: 展现大国精彩的三大着力点》) 材料二随着媒体融合发展不断深入,其对我国国家软实力建设,特别是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作 用日益显现。 内容融合是媒体融合中最直观的层面。在国际传播中,媒体可以利用自身特点,对内容进行充分 挖掘,从多角度满足国际受众的分众化需求。与此同时,还可以改变以往单一媒体、单一形态的传播 局限,利用新技术加强与国际公众的互动,增加趣味性。同时,充分利用新技术实现传播交互,提升国 际舆论场的活跃度。在新技术助力下,国际传播不再是传统的单向传播,能实现与受众的互动。国际 受众在接触网上信息时,拥有跟帖、留言等表达的机会,可获得更多的参与度和体验感,这能增强国际 舆论场上相关议题的活跃度。 在国际传播中,不仅需要优秀的作品和丰富的内容,还需要完善的信息传播载体或渠道,才能将我 们精心烹饪的“精神大餐”送达国际公众手中。多样化的终端连接增加了国际传播的途径。这些终端 设备能适用于多样化的情景,发挥其独特作用,各司其职又融为一体。国际受众在不同的生活场景,甚 至是碎片化的时间里,也都全天候、全方位地被纳入国际传播的网络。在此意义上,渠道融合极大增 加了我国国际传播的空间和规模。 平台融合是渠道融合的升级阶段,一个成熟的平台往往运营多个渠道。在国际传播中,可以建设 自己的平台“造船出海”,也可与成熟的平台合作“借船出海”,通过吸引多种传播主体的广泛参与,进行 模式创新,将中国的故事和声音传得更远、更深。当前,要加强国际传播,除了传统的官方对外媒体, 还要强调其他行为主体的积极作用,如政府部门、高校、企业、非政府组织、公众等。平台融合为 多元主体参与、形成矩阵化传播提供了可能。如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不仅自建平台,还在全球十 多个社交平台上运营了 20多个官方账号,其在脸书上的账号拥有7 000多万粉丝。 1 当今,“西强我弱”的国际传播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改变,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在媒体融合快速发展 的背景下,这种“传播逆差”拥有不断缩小的可能,中国面临赢得国际传播战略主动的历史机遇。未来, 我国的国际传播体系必然与媒体融合的大势相适应,在内容、渠道和平台方面,我们的国际传播能力 都拥有极大的提升潜能。 (摘编自张明新、文子玉《媒体融合促进 我国国际传播的功能探析》) 材料三讲好中国故事,在当前西方话语霸权语境下,必须寻求并获得在国际场域的传播力。要 想国际社会了解和接受我们,就要主动把我们的想法说清楚,让真实的声音先入为主。中国故事内容 上丰富多彩,但在精神内涵和价值立场上,我们必须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充满自信地向世界介绍 中华文明为世界带来的丰富历史智慧和历史贡献;必须围绕新中国成立 70多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向世界讲好中国人民砥砺奋进、自强不息建设新中国的故事,讲好中国坚持和平发展,与世界各国合 作共赢的故事。 如果说中国故事是中国话语、中国立场的形象化表述,那么,修辞手法就是对中国故事表述系统 的加工和装饰。修辞手法包括语言修辞和视觉修辞。语言修辞强调使用语言符号及对比、隐喻、 象征等修辞策略,以讲述真实感人的个案、生动有趣的故事等。视觉修辞则是用图像化的方式讲述 中国故事,要求必须了解目标受众的视觉文化心理。运用视觉修辞,不能停留在一些表层的文化符号 输出上,而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价值内嵌于视觉图像中,以有效的视觉修辞策略向国际社会 传递中国声音。 在跨文化传播实践中,情感认同往往是达成意义认同的有效手段,当我们被一个故事所感动时,往 往也就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故事所承载的价值观。中国故事的对外传播,必须能够塑造唤起国外受众 情感认同的叙事语境。一方面个人了解他人的独特经历,并设身处地地体会和理解他人的思想和感 受;另一方面,要寻求在特定议题上的共同见解,秉持“求同存异”的精神,寻找中外共同的情感认同点。 当然,中国故事的对外传播,不能为讲故事而讲故事,而是要经由故事引人入“道”。入“道”就是经由中 国故事的对外传播,向世界提供全球公共事务和公共议题的中国方案、中国价值、中国智慧。 (摘编自连子强《中国故事对外传播叙事的体系性规定》) 1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本土表达需要针对我国现实,寻找与不同文化间的契合点,进而开展互动交流。 B.精准送达主要针对个体受众,既离不开高效的载体,又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C.单一媒体不能够表现一个好故事的诸多要素,因而需要借助媒体融合等。 D.修辞手法诉诸文化符号,从而能让外国人更好地“听得懂、听得进”中国故事。 2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真实客观、积极主动地对外传播中国故事是对抗西方话语霸权的有力手段之一。 B.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围绕新中国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讲好中国故事。 C.增进理解,寻求共识,能唤起国外受众情感认同,提升我国对外话语感召力。 D.情感认同是达成意义认同的有效手段,也是中国故事对外传播的最终落脚点。 3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日报网推出系列视频,在主流社交媒体平台上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需求的公众推出分 众化账号,实现精准传播。 () 2 B.“这里是海南”系列活动聘请多种语言的运营人员与不同国家的粉丝进行线上互动,及时回复各国 粉丝的提问。 C.“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题影像展,善用隐喻、映衬、双关等修辞叙事,设计出“一带一路”动漫、吉 祥物、表情包等。 D.中国国际电视台在移动客户端上打造了聚合新闻、社交、直播、视频等多渠道的平台,吸引了海 外数百万用户的参与。 4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5 5.(评价文本的观点与倾向)请依据三则材料中的观点,对下列两则国际传播案例进行简要点评。(6 分) 案例一动画片《雪人奇缘》在全球46个国家上映。影片中雪人大毛的冒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