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可靠性设计工作标准
. 机械设备可靠性设计工作标准机械设备可靠性设计工作标准 - - 制度规范制度规范 - - 设备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 一、可靠性技术和可靠性设计 可靠性设计是设备安全设计的重要内容。任何设备都必须具备一定的工作性能,要求 使用方便、容易维修、经久耐用。在设计时,应该综合考虑下列因素: 1.经济性、设备用途和使用条件。 2.设备设计的复杂性和成熟程度。 3.设备制造时的复杂性和难度。 4.设备结构上不出现故障,即“结构可靠性”高。 5.精度满足使用要求,即“使用可靠性高”。 6.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高,即设备的可靠性高。这个时 期的使用寿命(无故障工作时间),在可靠性工程中称为“保险期”,要求使用寿命长。 7.设备有效性高,即故障率低。 8.维修性高,出了故障能很快发现并容易排除故障。 9.对设备安全性的要求。 后 6 个因素都与设备的可靠性有关。 二、可靠性设计的主要内容 1.确定合理的安全系数 安全系数是指零件理论承载能力与实际承受负荷之比。为了使构件可靠地工作,理论 计算强度应大于实际负荷,其余量就是由安全系数决定的。在确定安全系数时,既要 考虑环境温度、湿度、振动、冲击等条件和使用中超负荷、误操作的后果,保证零部 件在使用中不发生永久变形、疲劳损伤、蠕变等缺陷,还要考虑所付出的经济代价是 否合算。应该选择用最低的费用就能保证设备性能的安全系数。通过选择合理的结构 形式,可以少用材料而能大大提高零件的刚性;设计合理的结构可以使零部件的负荷 分布合理,以达到变形小,磨损均匀,尽量减少零件变形、磨损对设备输出参数的影 响等,都可以增加零件所允许承受的负荷。安全系数过高,不但用料多、设备重、成 本增加,而且可能增加结构的复杂性。 2.冗余设计(贮备设计) / . 冗余技术是设备所包含的为完成规定功能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元件的成分 (包括硬 件或软件)。当冗余为硬件时也称贮备。在设计中,除必要的零、部件外,还可额外附 加一套备用零件或备用机构,当设备个别零件、部件出现故障时,整个设备仍能正常 工作。这种设计称为冗余设计,所增加的元件,零部件称为冗余元件。如双排滚珠轴 承中有一排损坏,另一排照常工作。机械的多重保险装置都是冗余设计。 3.耐环境设计 为预防设备、零部件在实际使用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环境如高温、低温、潮湿、磁场、 真空、粉尘、雨淋、腐蚀等因素的影响,在设计上要采取对付环境作用的措施。在设 备设计、制造阶段,要进行以可靠性试验为主的耐久性、寿命、高低温、环境、振动、 冲击等试验。在设备上装设特别的调节器或缓冲器,可以用来预防设备在运输、搬运、 贮存和使用中遇到的高低温、振动、冲击等外界作用的影响。 4.简化结构和采用标准化零、部件 在满足设备功能要求的前提下, 提高设备可靠性的秘诀是尽可能使用结构简单的零件, 减少零件数量和种类,采用标准零件和标准电路。 5.提高联接部位和可动零部件的可靠度 设备的联接部位有螺栓、焊接部位、销子、键、密封器等;可动零部件有轴和轴承、 啮合的齿轮、皮带和皮带轮、联轴节等。这些部位故障率高,易诱发事故,是设计中 应充分注意的重点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其可靠度。 6.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 安全防护装置可以防止误操作、超载和外部环境突变,如停电而引起的故障和事故, 或控制故障和事故的影响范围。 7.采用状态监测,故障诊断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 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的作用。为了使设备长期保持出厂时的精度和功能,现代设 备应具有适应条件变化的功能,以及恢复丧失的工作性能和输出参数变化的功能,可 以采用自动化技术自动补偿零部件的磨损量,使机械长期保持标准工作精度。 8.充分考虑人的因素 (1)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人的特点和能影响他正确操作的因素。 / . 要根据人的正常工作能力如反应能力、接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耐疲劳性、容许 限度、人的局限性等,设计合理的作业环境和操作方法。 人对各种刺激的反应时间大体范围是:视觉信号 50~225ms,听觉信号 120~180ms, 温度触觉信号 150~240ms,疼痛信号 400~1000ms。由此可见,人对听觉信号反应最 快,设备采用听觉报警信号,可以使操作者尽早引起注意。 (2)设备的显示器应使人容易看到,而且在长期观察和监听时不易疲劳。设备操纵动作 应合乎人的习惯,如手柄向上扳就是操纵运动部件向上运动。操纵力要造当,用力过 小易于意外启动或停机,用力过大,使操作者费力而容易受伤或疲劳。 (3)控制器和显示器要集中,数量尽可能少。人的差错率与操作的复杂程度和工作量成 正比。应尽量发挥机械控制器和传感器对信号感觉灵敏、反应速度快,能够准确重复 完成大量规定动作等特点,减少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4)由于生理、心理、体力、疾病等因素,操作者出现误操作是不可避免的。为了保证 安全,应考虑到一旦操作失误可能引起的后果,在设计中就应该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设备可靠性、有效性和可维护性测试规范设备可靠性、有效性和可维护性测试规范 类型:转载|出处:本站整理|发布人 ID:80003267|发布时间: 2009-6-19 8:00:16|人气:477 这个标准在技术上已被全球公制委员会核准,并由北美公制委员会直接负责。目 前的版本在 2001 年 3 月 1 日被北美地区标准委员会核准通过。 2001 年 6 月将在国际半 导体设备和材料协会试行, 之后同月公布。 其第一版公布于 1986 年, 上一版公布于 1999 年 6 月。 1.1. 目的目的 1.1 这份文献通过提供测试半导体制造设备在制造环境中的三性(可靠性、有效 性、可维护性)的标准,为设备的使用者和供应商之间的沟通建立了一个通用基础。 2.2. 范围范围 2.1 这份文献定义了设备的 6 种基本状态。它包括了设备的任何时间所有可能的 状态。设备的状态由其功能状况决定,而不管操作者是谁。在这里所做的对设备可靠 性的测试强调的是对正在使用中的设备的突然中断,而不是对设备的所有时间。 / . 2.2 本文献第三节(设备状态)定义了如何对设备时间分类。第六节(三性测试) 定义了测试设备状态的公式。第七节(不确定测试)另外给出方法用来评估所得数据 的统计意义。 2.3 有效的应用这份规范需要设备的工作遵循它的周期及或时间。自动监测设备 状态是标准 SEMIE58 中的内容,并不在本规范中。设备使用者与供应商之间清晰有效 的沟通将持续提高设备的工作状况。 2.4 在这份规范中的三性的指数可以直接运用于整个设备的非成套工具和子系统 水平级。三性指数可以适用于子系统水平(例如过程模块)的多路径组工具。 2.5 这份标准虽然有提到安全事宜,但目的并不旨在追求这个方面。它将是这个 标准使用者的责任来建立合适的安全和健康条款, 以及在使用前决定限制章程的运用。 3.3. 参考标准参考标准 SEMIE58-自动化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可维护性的标准 注释 1:本文列出的所有文献都使用其最新的适应版本。 4.4.术语术语 4.1 辅助 - 在一个设备周期中设备工作突然中断时发生,它有以下三种情况: c 通过外部干涉使中断的设备周期继续。 (比如通过操作工和使用者的干涉, 无论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