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读书心得体会麦田里的守望者
1 【心得体会】 “我会站在一道破悬崖边上,我要做的就是抓住每个跑向悬崖的孩子——我 是说要是他们跑起来不看方向, 我就得从哪儿过来抓住他们。 我整天就干那种事, 就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得了。 ”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名字叫霍尔顿?考尔菲尔德, 这个孩子曾经被四所学校开除 来到了潘西中学。 《麦田里的守望者》主要讲述的是在他又一次被开除后的故事。 这是一个十分不羁的男孩儿,讨厌虚伪,甚至痛恨生活中的一切,除了小孩 子。他因为厌倦潘西的一切从而带着铺盖提前离开潘西。他在这途中,他见到了 整个社会的真容,有美好的,也有腐烂的。恶心至极却自以为是的室友;穿女装 的变态男人;互相喷水的男女;虚伪至极的女友;骗钱的妓女和电梯工…… 这让霍尔顿厌恶与乌烟瘴气的社会关联的一切,同时想要保护一切美好的事 物。不沾世事的邻居简;天真的妹妹菲比;有才华却早逝的弟弟艾里;在机场募 捐的修女;博物馆中迷路的孩子…… 霍尔顿就好像鲁迅先生一样。他看到了社会的黑暗不堪,于是他便想去保护 那些还没有沾染上这些风尘气的孩子们。就好像麦田里的守望者,他们看得到悬 崖峭壁下的危机重重,却保护着孩子们不被沾染。他想像鲁迅先生那样堵住门后 的黑暗,只可惜社会的染缸太大,他又太渺小,无能为力,最后只能选择逃避或 者面对现实。 总结起来,霍尔顿其实是一个很悲情的人物。他的内心是悲观的,却希望把 快乐带给需要它的人。 《麦田里的守望者》通过第一人称以一个青少年的说话口吻,生动而细致地 描绘了一个中产阶级子弟的苦闷,彷徨的精神世界,从主人公这一个侧面揭露了 资本主义社会追求物质生活,而精神生活荒芜的社会风气,道出了资本主义的实 质。 2 主人公霍儿顿是我读过的文学作品中为数不多的反面形象之一。他的性格深 受资本主义社会的耳濡目染, 既有丑恶的一面,也有反抗现实,追求自己的理想 的纯洁的一面。 书中霍尔顿是一个不肯用功读书、整天鬼混的沉沦少年,他为什么不肯用功 读书?难道是资本主义社会物质极大丰富,不需要读书吗?看一看霍尔顿所处的 环境便不难明了。 学校里的老师和他的家长强迫他读书, 只是为了让他出人头地, 以便将来可以买辆混帐卡迪拉克,体现了大人们扭曲的价值观。而学校里的老师 大部分是势利的伪君子,连他起初所唯一敬佩的一位老师后来发现也可能有特殊 的恋情取向, 而这位老师对他说: “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 勇的死去, 而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原为某种事业卑贱的活着。 ” 老师的谆谆教 导却渗透着浓厚的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色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霍尔顿又怎能 找到可贵的精神寄托或崇高的理想呢? 他不愿意与他们同流合污, 自然也就无法好好读书, 他的不用功表面是颓废、 沉沦,实质上是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的最无情的揭露。作者把霍尔顿身边的人, 全都描绘成假模假式的人, 他看不惯周围的一切, 想逃离这个噩梦般的现实世界, 甚至到偏远的小山村去遁世。 但是要真正这样做是不可能的。他最讨厌看电影,但百无聊赖中又不得不在 电影院中消磨时间;他讨厌爱慕虚荣而又毫无主见的女友却又迷恋她的美色;他 看不惯这个世道,却也无法改变;他甚至痛恨自己,却没有参照的标准来改正自 身缺点。 这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注定了他只能生活在矛盾中,霍尔顿只能用幻想解脱 自己,自欺欺人,最后仍妥协于他所深恶痛绝的社会,继续深陷于矛盾的漩涡无 法自拔。 一番没有情节的几乎处于僵尸形态的自述,打动了无数青少年的心。当成长 降临到霍尔顿身上时,他很痛苦,他有想过逃避,逃避中又夹带着一些尝试。最 终,他选择了面对。 3 “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孩子,附近没有一 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 的职务是在哪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王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 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王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 住。我整天就感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 “麦田”象征了孩子们 美好的童年,孩子们整天无忧无虑地做游戏。但“麦田”的位置不理想——在悬 崖边。 时针不停地转动, 飞快地把孩子们带向了成长, 所以说 “孩子们都在狂奔” 。 “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 ,成长的道路上必定会有迷茫,有彷徨。孩子们跑 向的就是那“悬崖”下的万丈深渊——成人世界。 “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 捉住” ,霍尔顿梦想着守护住孩子们的童年。但谁都清楚,这个梦翻译成英文只是 wish 而非 hope,是一种虚无缥缈、遥不可及的梦。成长是谁都无法逃避的,但成 长绝不像霍尔顿心中的那样可怕。漫漫成长路,我们会失去,也会得到,但绝不 是像霍尔顿所述,只得到坏的,只失去好的。我们必然会失去童真,得到世俗。 但我们也会失去无知,得到责任。 以前很多人说,塞林格等同于陶渊明,但我却不这么认为。晋陶渊明消极避 世,他已是成人,却不愿面对当时社会的污浊。于是,他选择了逃避。据说美国 教科书中对陶渊明的描述是“过上游生活,出淤泥而不染” 。 “出淤泥而不染”代 表了积极入世的一类人。陶渊明的避世,已经达到了忘我的境界,王国维称陶渊 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无我之境” , 也就是说他和自然完全融为一体。 和陶渊明完全不同的是,霍尔顿在经历过一番思想斗争后,最终选择了面对。故 事的最后霍尔顿是否真正懂得了成长的真谛,我无从得知,但我相信一定有一种 力量在促使他留下。成人世界其实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脏乱,处在成人世界里, 也会有一些美好的事物给我们一些安慰和鼓励。我认为,塞林格真正的目的是激 励美国的战后一代,让他们获得启发,进而积极入世,承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由此说来,霍尔顿最后决定留下来面对成长也就顺理成章了。 就像霍尔顿最后没有逃避,生活中的我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我的内心也是矛 盾的:一边带着某种叛逆一边“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有时我会想,我为什么要 生活在别人的目光里,又为什么没有离开世俗的勇气?我没有胆量步入社会,但 4 又无法逃避,只能做着“麦田里的守望者”的美梦,守护住下一代的童年。就像 最后霍尔顿还是不由自主地想起他那每一个“混账”朋友,尽管他们没有一个曾 真正走进过霍尔顿的内心世界,尽管他们身上都有着霍尔顿厌恶的地方,但在霍 尔顿心中他们仍然很可爱。当我们只能面对的时候,不要忘了,在这个世界上还 有很多人在你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我对小孩子看法的改变是因为两位作家,一位是泰戈尔(暂时按下不表) ,另 一位就是塞林格。之前看到小孩子就会心烦,在书店看书时他们会大哭大闹,在 路上行走时他们会随地小便。然而当我看到故事的结尾,天上下着倾盆大雨,霍 尔顿在公园长椅上静静地坐着,菲碧坐在旋转木马上,一圈又一圈地转下去…… 我被这画面所震撼了。纪伯伦说,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 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会哭闹打扰到你,但他们是纯净的白纸;他们会因在我 们看来连鸡毛蒜皮都算不上的事情大吵大闹甚至动手,但他们的出发点只是简单 的达到个人的目的;偶尔他们甚至也会对同伴恶语相加,因为他们一直在模仿。 虽然他们不懂得为别人考虑,但他们有一颗觉醒的心。每一颗觉醒的心都是一粒 种子,等待春风雨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