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公园规划设计总结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总结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总结 本文转自:园林吧 城市公园,不同于国家公园和森林公园,属于城市园林绿地 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城市公共绿地的一种类型。由政府或公共团体 建设经营,供公众游憩、观赏、娱乐,同时是人们进行体育锻炼、科普教育的 场地,具有改善城市生态、防灾减灾、美化城市的作用。我国城市公园一般分 为综合性公园,专类型、专题性公园和花园。 一、综合公园规划 1、规划布局形式 1)规则式布局。在全园的构图形式上强调轴线对称,多用几何形体,比较 整齐、庄严、雄伟、开朗。如北京中山公园。 2)自然式布局。完全结合自然地形、建筑、树木的现状、环境条件和美观 与功能的需要灵活布置。可有主题与重点,无一定的几何图形。 3)混合式布局。根据公园不同地段的情况,分别采用规则式或自然式布局 形式,以取得不同的景园效果。 2、功能分区及绿化设计 1)文化娱乐区。公园中的“闹”区,是人流较为集 中的地方,园中建筑多集中于此。设计时应避免区内各项活动的相互干扰,可 利用树木、山石、土丘等加以隔离。文化娱乐设施应有良好的绿化条件,与自 然景观融为一体,尽可能利用地形、地貌特点,创造出景观优美、环境舒适、 投资少、效果好的景区景点。 2)安静休息区。公园中占地面积最大,可根据地形分散设置,选择有大片 的风景林地、较为复杂的地形和丰富的自然景观(山、谷、河、湖、泉等)。 区内园林建筑和小品的布局宜分散,密度要合理,体量不易过大,应亲切宜 人,色彩宜淡雅不宜华丽。 3)儿童活动区。公园中专供儿童游戏娱乐的区域,相对独立,不可与成人 活动区混在一起,位置应尽量远离城市干道,避免汽车尾气和噪声的污染。区 内建筑、设施的造型和色彩应符合儿童的心理,色彩艳丽,形象逼真。区内应 以广场、草坪、缓坡为主,不宜有容易发生危险的假山、铁丝网等伤害性景 观。 本文转自:园林吧 二、动物园规划 1、规划布局形式 1)自然式布局。利用动物园用地范围内的地形、地势,模仿动物各种生存 的自然环境,在其中布置各类动物的笼舍,是较为理想的方式。如杭州动物园 利用地形、地势布置动物笼舍,创造出模拟各种自然景观的意境。 2)建筑式布局。在用地范围内,用一系列的笼舍建筑组成动物展览区,自 然绿化面积少。这种布局形势一般在小城市,动物品种数量不多情况下采用。 3)混合式布局。根据动物园不同地段的情况,分别采用自然式或建筑式布 局形式,如北京动物园。 2、绿化设计 动物园的绿化设计从总体上将要以创造适合于动物生活的环境为主要目 的,仿造各种动物的自然生活环境,解决异地动物生态环境的创造与模拟,如 可在狮虎山园内多植松树,熊猫展区多栽竹子等。同时动物园的动物展览区绿 化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 1)创造适合动物生活的绿色环境和植物景观。适合动物生活的环境包括遮 荫、防风沙、隔离不同动物间的视线等;创造动物野生环境的植物景观,以增 加展出的真实感和科学性。如北京动物园采用代用树种的方法,用适应北京地 区生长的合欢,代替我国南方的凤凰木,用青桐代替产于热带的梧桐科苹婆属 植物。 2)不能造成动物逃逸。如在攀援能力较强的动物活动场地内植树,要防治 动物沿树木攀登逃逸。 3)有利于卫生防护隔离。隔离一些动物发出的噪音和异味,避免相互影响 和影响外部环境。 4)植物品种的选择。应有利于展现、模拟动物原产区的自然景观。 5)动物运动范围内植物品种的选择。应种植无毒、无刺、生长力强、少病 虫害的慢生树种。尽管野生动物本能地具有识别有毒植物的能力,但也要注意 植物的配置。北京动物园就曾发生过熊猫误食国槐种子而引起腹泻的事故。 6)在动物笼舍、动物运动场地内种植的植物应考虑保护植物的措施。 本文转自:园林吧 三、植物园规划 1、植物园的类型 植物园按其性质可分为综合性植物园、专业性植物园。 1)综合性植物园。是指其兼备多种职能,即科研、游览、科普及生产的规 模较大的植物园。目前,我国这类植物园有归科学系统,以科研为主结合其他 功能的,如北京植物园(南园)、南京中山植物园、庐山植物园、武汉植物 园、华南植物园、贵州植物园、昆明植物园、西双版纳植物园等。有归园林系 统,以观光游览为主,结合科研、科普和生产的,如北京植物园(北园)、上 海植物园、青岛植物园、杭州植物园、厦门植物园、深圳仙湖植物园等。 2)专业性植物园。是指根据一定的学科、专业内容布置的植物标本园、树 木园、药圃等。如,浙江农业大学植物园、武汉大学树木园、广州中山大学标 本园、南京药用植物园(属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等。这类植物园大多数属 于某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所以又可称为附属植物园。 2、植物园规划设计要求 1)确定建园的目的、性质、任务。 2)确定植物园的用地面积、分区及各部分的用地比例。一般展览区用地面 积较大可占全园面积的 40%~60%,苗圃级实验室区用地占 25%~35%. 3)确定展览区的位置应考虑方便的交通,使游人易于到达;用地地形富于 变化,满足不同生态要求的植物生长,有利于创造丰富的景观。偏重于科研、 生产性的展览区,游人量较少或不对游人开放,宜布置在稍远的地点。 4)苗圃试验区是进行科研和生产的场所,不向游人开放,应与展览区隔 离,设有专用出入口,并且要与城市交通有方便的联系。 5)确定建筑的位置和面积。植物园建筑有展览性建筑、科学研究用建筑及 服务性建筑三类。 展览性建筑包括展览温室、大型植物博物馆、展览棚、科普宣传廊等。展 览温室、植物博物馆是植物园的主要建筑,游人比较集中,应位于重要的展览 区内,靠近主要入口或次要入口,常作为全园的构图中心。科普宣传廊根据需 要,分散布置在各区内。 科学研究用的建筑包括图书资料室、标本室、实验室、工作间、气象站 等。苗圃的附属建筑还有繁殖温室、繁殖荫棚、车库等,布置在苗圃试验区 内。 服务性建筑包括植物园办公室、招待所、接待室、茶室、小卖部、食堂、 休息亭廊、花架、厕所、停车场等,这类建筑的布局同公园相近。 6)植物园道路系统的布局与公园有许多相似之处,一般可分为三级: ①主路。4~6m 宽,是园中的主要交通路线,应便于交通运输,引导游人进 入各主要展览区及主要建筑物,并可作为整个展览区与苗圃试验区,或几个主 要展览区之间的分界线和联系纽带。 ②次路。2~4m 宽,是各展览区内的主要道路,一般不通大型汽车,必要时 可通行小型车辆。它将各区中的小区或专类园联系起来,多数又是这些小区或 专类园的界线。 ③小路。~2m 宽,是深入到各展览小区内的游览路线,一般不通行车辆以 步行为主,为方便游人近距离观赏植物及日常养护管理工作的需要而设。有时 也起分界线作用。 目前,我国大型综合性植物园的道路设计入园后的主路多采用林荫道,形 成绿茵夹道的气氛,其他道路多采用自然式的布置。主路对坡度有一定限制, 其他两极道路都应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形成婉转曲折的游览路线。道路的铺装 图案设计应与环境相协调,纵横坡度一般要求不严,但应保证平整舒适和不积 水。同时要注意道路系统对植物园各区的联系、分隔、引导及园林构图中的作 用。道路应成环状,避免游人走回头路。 7)植物园的排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