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化演进的一般规律和中国实践
目录目录 1 城市化 2 1.1 含义.2 1.2 演进过程2 2 城市化的一般规律2 2.1 城市化进程规律2 2.2 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4 3 中国城市化道路5 3.1 中国城市化的实践5 3.1.1 工业化起步时期的城市化阶段5 3.1.2 城市化的“大跃进”阶段5 3.1.4 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城市化时期.5 3.2 中国城市化中存在的问题6 3.2.1 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 6 3.2.2 中心城市辐射力、凝聚力、带动力不够强 6 3.2.3 城市结构趋同,质量不高,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7 3.3 针对中国城市化出现的问题的对策7 3.3.1 更新旧观念,消除思想障碍7 3.3.2 制订具体规划,绘制发展蓝图.7 3.3.3 改革旧体制,消除体制障碍8 3.3.4 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8 4 结论 . 8 参考文献. 9 1 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和中国实践 摘要: 本文用过对城市化的一般规律探求以及中国城市化发展现状的分析。 对城市化的一般 规律在中国城市化发展中的体现, 针对国内外城市化的进程与发展的模式进行一定程度上 的对比, 同时在国内城市化发展方面的利弊及一些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做出了一些分析和提出 部分对策,对中国城市化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城市化一般规律国内实践 1 1 城市化城市化 1.11.1 含义含义 城市化,又称城镇化,是指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 类社会活动中农业活动的比重下降, 非农业活动的比重上升的过程。城市化和工 业化是同一经济过程的不同表现形式。 1.21.2 演进过程演进过程 正常的广义城市化进程都会经历从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 化的过程, 但是本质上讨论的城市化是不包括逆城市化的。而这一过程不足以解 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需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二次城市化解决。联合国碳熵行 动纲领是人类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指导纲领, 让占地球2%面积却消耗地球80% 资源的城市可持续科学发展。 城市化一般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的过程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 程。 2 2 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2.12.1 城市化进程规律城市化进程规律 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通过对各个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研究发现,城 市化进程具有阶段性规律,全过程呈一条稍拉平的 S 型曲线。第一阶段为城市化 的初期阶段,城市人口增长缓慢,当城市人口超过 10%以后,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 2 当城市化水平超过 30%时进 入第二阶段 ,城市化进程出 现加快趋势 ,这种趋势一直 要持续到城市人口超过 70% 以后才会趋缓 ,此后为城市 化进程第三阶段 ,城市化进 程停滞或略有下降趋势。由 此可知 ,城市化进程会经历 发生、发展、成熟三阶段,其 图 1 诺瑟姆曲线 规律性的变化是发生阶段速度缓慢,发展阶段速度加快,成熟阶段速度又 趋缓慢。 根据联合国人居署的统计数据,1970 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只有 37%,到2000 年上升为 47%,在 2008 年的某个时间,世界城市人口首次超过了农村人口。根 据预测,带 2030 年,全球将有 60%的人居住在城市中。从时间上来看,城市化 发展进程在各个国家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英国在 19 世纪末即进入稳定期,美 国在 20 世纪城市化进程最快,现已稳定。当前发展中国家是城市增长速度最快 的地区。 城市一旦形成,由于聚集效应和规模经济使城市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极 ,具有 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这两者都造成城市自身的扩张 ,扩张的速度取决于这两者 效应力的大小。城市经济具有规模经济递增的特点,但城市的规模不能也不可能 无限扩大,随着城市的扩大,城市病会越来越严重,形成负的聚集效应,当负效应 压倒正效应时即是城市的扩张边界。大城市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最强,大城市 的增长速度也最快。在城市化进程的不同阶段,大城市的这种超先增长速度也是 不同的。 在城市化的初期阶段,由于经济水平很低和整体城市化速度较慢,大城市 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不易发挥 ,在城市化的加速阶段,大城市的超先增长体现得 尤为明显,而到城市化进程趋缓阶段,已不存在大城市超先增长规律。此外,大城 市只有达到其城市边界前才遵循超先增长规律。 3 2.22.2 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化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 ,与许多因素有关,但经济因素与城市 化进程最为密切也最为关键。许多研究发现,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呈高度 相关性。从世界大部分国家城市化的进程来看,也证实了城市化的特点、城市密 集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例如,从1960-1981 年,低、中收入国家的城 市化水平由 24%提高到 33%,50 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例也 由 28%骤增到 47%,这表明为数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它们绝大多数是在战 后才获得独立, 开始走上发展民族经济并开始走向工业化的道路,因而发达国家 在二百年前就开始的劳动力的第一次大转移,在这些国家有的刚刚开始,有的正 在继续, 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尤其向该国的大城市集中,出现了城市数量和 规模飞速发展的过程。 这表明这些处在工业化时期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城市发展 的集中化阶段。 与此相反, 高收入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在 1960-1981 年提高了 18%, 而 50 万以上城市人口的比例只增加了 13%。这说明自上世纪中叶以来,发达 国家的城市化开始进入第二阶段。其具 体表现为某些历史悠久、规模巨大的城 市人口开始下降,而处在这些大城市周 围的中小城市人口却开始出现持续增加 的现象。如据美国 1980 年的人口普查, 在整个七十年代,美国五十个大城市 的人口下降了 4%, 而处在这些大城市周 围的五十个中等城市的人口却增加了 5%,50 个小城镇的人口增加了 11%。 英国、西德的情况也很相似,尽管城 表 1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表(1981 年) 市化水平在 提高, 但大城市人口比例却在不断下降,即开始了城市分散化过程。 这一现象表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开始走向发展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体, 建立 并完善合理的城市体系和结构阶段。 4 3 3 中国城市化道路中国城市化道路 3.13.1 中国城市化的实践中国城市化的实践 3.1.13.1.1 工业化起步时期的城市化阶段工业化起步时期的城市化阶段(1949-1957) 新中国成立后最初几年,我国并没有立即采取计划经济体制 ,而是进入了一 个过渡阶段,社会经济发展较为协调。不久后就开始了“一五”计划,多项重大城 市工业发展项目的确立以及当时推行的城市对农村开放的政策,积极吸收农民进 入城市和工厂矿区就业,推动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到 1957 年,我国城市数量已 从建国前夕的 86 个,增加到 176 个。 城市人口达到了 9950 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 15.4%。8 年间城市化水平由 10.6%上升到 15.4%,年均增长 0.53 个百分点,略高 于世界平均速度。 3.1.23.1.2 城市化的“大跃进”阶段城市化的“大跃进”阶段(1958-1960) 在 1958-1960 年的三年大跃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