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浇带的作用与设置
在高层建筑物中,由于功能和造型的需要,往往把高层主楼与低层裙 房连在一起,裙房包围了主楼的大部分。从传统的结构观点看,希望 将高层与裙房脱开,这就需要设变形缝;但从建筑要求看又不希望设 缝。因为设缝会出现双梁、双柱、双墙,使平面布局受局限,因此施 工后浇带法便应运而生。 一、施工后浇带的功能 施工后浇带分为后浇沉降带、 后浇收缩带和后浇温度带, 分别用于解 决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间差异沉降、 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相减小温度 应力等问题。这种后浇带一般具有多种变形缝的功能, 设计时应考虑 以—种功能为主,其他功能为辅。施工后浇带是整个建筑物,包括基 础及 L:部结构施工中的预留缝(“缝”很宽,故称为“带”),待主体结构 完成,将后浇带混凝土补齐后,这种“缝”即不存在,既在整个结构施 工中解决了高层主楼与低居裙房的差异沉降, 又达到了不设永久变形 缝的目的。 二、施工后浇带的作法 一般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的基础同时施工,这样回填土后场地平整, 便于上部结构施工。对于上部结构,无论是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同时 施工,还是先施工高层,后施工低层,同样要按施工图预留施工后浇 带。 对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接的基础梁、 上部结构的梁和板,要预留出 施工后浇带,待主楼与裙房主体完工后(有条件时再推迟一些时间), 再用微膨胀混凝土将它浇筑起来, 使两侧地梁、上部梁和板连接成一 个整体。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把高层与低层的差异沉降放过一部分, 因为高层主楼完成之后,一般情况下,其沉降量已完成最终沉降量的 60%-80%, 剩下的沉降量就小多了, 这时再补齐施工后浇带混凝土, 二者差异沉降量就较小—厂,这部分差异沉降引起的结构内力, 可由 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结构承担。 对于施工后浇收缩带,宜在主体结构完 工两个月后侥筑混凝土, 这时估计计混凝土收缩量已完成 60%以上。 施工后浇带的位置宜选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 一般在梁、板的变形 缝反弯点附近,此位置弯矩不大,剪力也不大;也可选在梁、板的中 部,弯矩虽大,但剪力很小。在施工后浇带处,混凝土虽为后浇,但 钢筋不能断。 如果梁、 板跨度不大, 可一次配足钢筋; 如果跨度较大, 可按规定断开,在补齐混凝土前焊接好。后浇带的配筋,应能承担由 浇筑混凝土成为—整体后的差异沉降而产生的内力, 一般可按差异 沉降变形反算为内力,而在配筋上予以加强。后浇带的宽度应冬虑便 于施工操作, 并按结构构造要求而定, 一般宽度以 700—1000mm 为 宜。 施工后浇带的断面形式应考虑浇筑混凝土后连接牢固, 一般宜避久 留直缝。对于板,可留斜缝;对于梁及基础,可留企口缝,而企口缝 又有多种形式,可根据结构断面情况确定。 由于建筑使用功能的需要,建筑设计中往往需要设置变形缝,但变形 缝的设置往往又会影响建筑的平面布局和立面美观,而设置后浇带则 会解决这一矛盾,但只有充分了解了后浇带的功能并合理运用,才能实 现建筑与结构的和谐统一. 2\ 后浇带是指在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 只在施工期间留存的临时 性的带形缝,起到消化沉降收缩变形的作用,根据工程需要,保留一 定时间后, 再用混凝土浇筑密实成为连续整体的结构。 根据笔者体会, 将现浇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的施工方法作一介绍。 一、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高低结构的高层住宅、 公共建筑及超长结构的现浇 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的施工, 其他有特殊要求结构中的后浇 带施工可参照本方法。 二、施工工艺 1、由于施工原因需设置后浇带时, 应视工程具体结构形状而定, 留设位置应经设计院认可。 2、后浇带的保留时间。应按设计要求确定,当设计无要求时, 应不少于 40 天;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情况下,应保留 60 天。 3、后浇带的保护。基础承台的后浇带留设后,应采取保护措施, 防止垃圾杂物掉入。保护措施可采用木盖覆盖在承台的上皮钢筋上, 盖板两边应比后浇带各宽出 500 毫米以上。地下室外墙竖向后浇带 可采用砌砖保护。 楼层面板后浇带两侧的梁底模及梁板支承架不得拆 除。 4、后浇带的封闭。浇筑结构混凝土时,后浇带的模板上应设一 层钢丝网,后浇带施工时, 钢丝网不必拆除。后浇带无论采用何种形 式设置,都必须在封闭前仔细地将整个混凝土表面的浮浆凿除, 并凿 成毛面,彻底清除后浇带中的垃圾及杂物,并隔夜浇水湿润,铺设水 泥浆,以确保后浇带砼与先浇捣的砼连接良好。 地下室底板和外墙后 浇带的止水处理,按设计要求及相应施工验收规范进行。 后浇带的封 闭材料应采用比先浇捣的结构砼设计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的微膨胀混 凝土(可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入微膨胀剂 UEA,掺量为 12%—15%)浇 筑振捣密实,并保持不少于 14 天的保温、保湿养护。 三、施工要点 1、后浇带砼中使用的微膨胀剂和外加剂品种,应根据工程性质 和现场施工条件选择,并事先通过试验确定掺入量。 2、 所有微膨胀剂和外加剂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及产品技术资料, 并符合相应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 3、微膨胀剂的掺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因此,其秤量应由 专人负责,允许误差一般为掺入量的±2%。 4、混凝土应搅拌均匀,否则会产生局部过大或过小的膨胀,影 响混凝土质量。所以应对掺微膨胀剂的混凝土搅拌时间适当延长。 5、后浇带砼应密实,与先浇捣的砼连接应牢固,受力后不应出 现裂缝。 6、在预应力结构中,后浇带内的非预应力筋必须为预应力筋的 锚固、张拉等留出必要空间。 7、预应力结构中的后浇带内有非预应力筋、预应力筋、锚具、 各种管线等,此处的后浇带砼浇捣时,应高度注意其密实度。 8、地下室底板中后浇带内的施工缝应设置在底板厚度的中间, 形状为“U”字型。 9、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采取带模保温保湿条件下的养护, 应按规范规定, 浇水养护时间一般砼不得少于 7 天, 掺外加剂或有抗 渗要求的砼不得少于 14 天。 10、 浇筑后浇带的混凝土如有抗渗要求, 还应按规范规定制作抗 渗试块。 四、质量要求 后浇带施工时模板应支撑安装牢固, 钢筋进行清理整形,施工质 量应满足钢筋混凝土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 以保证混凝土密实 无裂缝。 五、效益分析 通过设置后浇带,使大体积混凝土可以分块施工,加快了施工进 度,缩短了施工工期。由于不设永久性的沉降缝,简化了建筑结构设 计,提高了建筑物的整体性,同时也减少了渗漏水的因素。 后浇带设置及控制要点 1 、 后浇带的设置应遵循“抗放兼备,以放为主”的设计原则。 因为普通 混凝土存在开裂问题,设置后浇缝的目的就是将大部分的约束应力释 放,然后用膨胀混凝土填缝以抗衡残余应力。 2 、 结构设计中由于考虑沉降原因而设计的后浇带,在施工中应严 格按设计图纸留设;由于施工原因而需要设置后浇带时,应视工程具体 情况而定,留设的位置应经设计单位认可。 3、 后浇带的间距应合理,矩形构筑物后浇带间距一般可设为30~ 40m,后浇带的宽度应考虑便于施工操作,并按结构构造要求而定,一 般宽度以 700 ~1000mm 为宜。 4、浇带处的梁板受力钢筋必须贯通,不许断开。如果梁、板跨度 不大,可一次配足钢筋;如果跨度较大,可按规定断开,在补齐混凝土前 焊接好。 5 、 后浇带在未浇注混凝土前不能将部分模板、 支柱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