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概论》课程总结
《中国民族概论》课程总结 一.名词解释 1.中华民族: 在民族引进之后, 几乎同时出现中华民族。 最早使用它的是梁启超。 定义: 汉族(梁启超) ;内涵扩大,不仅指汉族,包括汉族在内的所有民族;近现代的观点 考虑国家、政体 认为中华民族指的是国家共同体抛开国家整体概念 中华民族包括 汉族和其它 56 个少数民族(费孝通) ;现代:不仅是中国国家共同体的汉族和 56 个少 数民族,更指中国人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的象征。 2.多元一体:构成中华民族的 56 个民族,包括我国境内未识别的民族,没有居住在国 内,迁居国外的华人华侨,华裔为多元。由 56 个民族构成的中华民族称一体。 3.文化:泰勒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食实物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和 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马林诺斯基据其功能 分文化 4 方面:物质设备,精神方面的文化,语言,社会组织。费孝通基本、派生、 整合三层次。三元结构说,社会政治、经济、法律体制及其运作方式;实物文化(人类 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包括特定文化圈内被赋予象征文化的自然物)行为文化(人的行 为模式或者是生产生活方式)观念文化(由事实如此观念证实性知识应当如此观念价 值性观念思维模式构成) 。四元结构: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它 的稳定性由内到外物质文化是最先变的) ;智能文化物质文化规范文化精神文化。 4.传统文化往往以非主流文化形式存在,它是与主流文化相对而言的。主流文化,具 有官方色彩以独立学科存在。非主流文化,具有民间色彩通常不以书面形式展现如风 俗、习惯等。 5.5.变迁指技术、社会、政治、经济组织及行为准则的变化性。文化变迁指任何足以影 响文化内容或文化结构的变化,文化变迁的方式可称文化过程。文化变迁,由于民族 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民族的接触而引起一个民族文化系统从内容到结构模式风 格的.6.经济文化类型:居住在相似的生态环境中,并有相同的生计方式的各民族在历 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经济和文化特点的综合体。7.刀耕火种:指在一片土地耕种一年 或几年后便丢弃转移的农耕模式,用刀将树林砍倒,然后用火烧以形成天然的肥料, 用尖木棍打洞,并将种子放在洞中的耕作方式。8.三大语族:突厥(维吾尔、哈萨克、 撒拉) ,蒙古(土族、东乡),满-通古斯。五大语系:阿尔泰,汉藏,南岛,印欧,南 亚语系。9.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共 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1.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形成条件①生存条件:960 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上,四周有自然屏障,内部有结 构完整的体系,地理上自成单元,生态环境各具差异②多元的起源:人体化石分布极 广,中华大地北到黑龙江、西南到云南、东到台湾,都已有早期人类活动并留下了石 器。③地区性的多元统一:秦始皇第一次统一中国之后统一格局成为历史潮流。格局 的特点:1、多元一体的核心—汉族 2、多元一体的分布格局(地域广,大分散、大杂 居)3、多元成员各具差异的特色:族体相差悬殊;多元成员的经济方面(农牧、采集、 狩猎);语言的多元(阿尔泰、南岛、汉藏、南亚、印欧语系);成员文化各有特色 (农业、、渔猎、牧业文化) 3.中国民族经济的历史性特征: 一、中国民族经济发展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中国各民族经济发展的多样性与分 布格局:不同民族及其不同的生计方式,是在不同的地理与生态环境下形成的,我国 疆域辽阔,地理与生态环境复杂多样,这就使得生长和繁衍在这块土地上的各民族, 在久远的古代起,就形成了类型多样,情况各异的经济文化特征。中国各民族经济 发展的统一性与内在联系:各民族在不同地域环境下,在历史上形成了不同的生计方 式和经济类型,总体上说,分为农耕经济型、畜牧经济性、和采集狩猎经济型,这些 经济类型是需要沟通、交往互补的。只有互补才能促进自身的经济发展,使民族经济 生活更加丰富、完善。这种互补性决定了各不相同经济类型民族间的吸附性和依存性, 中国各民族的凝聚力由此产生。二、中国各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地区间的、 民族间的、民族内部的(川滇交界大小凉山彝族奴隶制,云南滇池、洱海地区的彝族 进入封建地主经济制度) 4.少数民族最具特点的社会经济形态:一、残存的原始公社制:其特点为社会 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低下,生产工具简陋,社会公有,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原始民 主等。保留原始公有制残余的民族中,父系家族公社残余形态最多。例鄂温克族实行 “乌力楞”家族公社。每个乌力楞通常包括五六个或十余个称之为“柱“的小家庭, 公社家族长由民主选举产生,在集体出猎活动中,家族长负责分配任务,由小组去完 成,劳动所得按小家庭平均分配,这种血缘共同体公有制,是生产力十分低下的表现。 农村地缘共同体公有制,是另一种原始公有制,也是一个向私有制过度的阶段,过渡 阶段有二重性,如云南布朗山和西定、巴达的布朗族,有家族公有、村社公有和私有 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 二、奴隶制的经济形态。1、家长奴隶制。例:云南西盟阿佤山区的佤族、怒江地 区的傈僳。家长奴隶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奴隶制,特点为:①奴隶数量不多,奴隶劳 动尚未成为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基础②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不占其收入的主要部分③奴 隶以养子养女的身份出现于蓄奴主家中,虽受奴役、虐待和买卖,但仍有婚配和赎身 的机会,而任遭虐杀的现象尚十分有限。2、凉山彝族奴隶制。在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中, 阶级关系是通过森严的等级关系表现出来的,人们按生产资料占有情况和生产中的地 位以及血缘关系,严格划分为兹莫(权力之意,是改土归流前由封建王朝册封的土司、 土舍、土目)、诺伙(主体之意,是统治阶层的主要成分)、曲诺(该社会的隶属民)、 阿加(奴隶阶级)、呷西(被统治者中的最低等级)五个等级。凉彝的家支制度,是 以父子连名制谱系为纽带连接起来的父系血缘集团,家支是凉山重要的政权组织形式, 特别是黒彝家支,彼此互不统属,各自为政,“打冤家”。 三、封建农奴制的经济形态 1、村社型—西双版纳傣族农奴制:大约形成于元代, 作为土司制的车里军民总管府的建立,是其形成的重要标志。最高封建领主是宣慰使, 称为“召片领”,意为“广大土地之主”,“召片领”又分封其宗室、亲信为一个地 域内的统治者,称为“召勐”,意为“一片土地之主”2、庄园型—西藏封建农奴制: 农奴主(官家、贵族、寺庙俗称“三大领主”)和农奴(“差巴”、“堆穷”还有一 个占人口 5%的称朗生的奴隶阶层,无财产和人身权,完全被农奴主占有)是西藏社会 的两大等级,有着浓厚的奴隶制残余,是西藏农奴制度的特色之一,领主庄园制是西 藏农奴制的根本制度。 5.历代中原与边疆民族的经济交流 ①先秦频繁贡献方物是夷戎蛮狄与夏商物质交流重要形式,战国时代的《穆天子 传》是中原与西北之间最早的民族交流,带有政治色彩的贡赐贸易 ②汉代的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跨亚洲中部,把中国和西亚、欧洲陆路贸易联系起 来的商旅大道,是西汉武帝两次命张骞出使西域后开通的,是中原与西北边疆紧密联 系,汉与少民在政、经、文交往的通道,使者往来频繁,商人获取利润,加强了中华 各族的亲密关系,丰富内地生活。 唐代 1、与渤海的商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