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练习题
《唐雎不辱使命》练习题 一、1、给加粗字注音。 (1)秦王怫然怒( ) (2)以头抢地耳( ) (3)亦免冠徒跣( ) (4)聂政之刺韩傀( ) (5)休祲降于天( ) (6)天下缟素( ) (7)秦王色挠( ) (8)寡人谕矣( ) 2、解释加点词语。 (1)唐雎不辱 . 使命___ _(2) 以五百里之地易 . 安陵___ ____(3)大王加惠 .. ___ _ (4) 请广 . 于君 _ _(5)岂直 .. 五百里哉 __ _ ( 6)秦王怫然 .. 怒_ _ (7)布衣 .. _ __ (8)以头抢 . 地耳 (9)庸夫 .. _ __ ( 10)非士 . 之怒__ ____(11)休祲 .. 降于天__ ___ (12)天下缟素 .. ___ __ ( 13)秦王色挠 .. (14)长跪而谢 . 之__ _(15)寡人谕 . 矣____ _ (16)虽然 .. ,受地于先生 (17)徒 . 以有先生也 (18)安陵君其 . 许寡人__ __(19)轻寡人与 . __ __(20)今日是 . 也____ 二.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写在横线上:(4 分) 1、故不错意也 _________2、仓鹰击于殿上 ____________ 三.一词多义:(12 分) 1、使 秦王使 . 人谓安陵君曰_______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 . 于秦___________ 2、于 受地于 . 先王_____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 . 秦_____ 3、 徒 亦免冠徒 . 跣________ 徒 . 以有先生也___________ 4、 以 而君以 . 五十里之地存者 ________ 寡人以 . 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以 . 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徒以 . 有先生也 5、之 愿终守之 . 寡人以五百里之 . 地易安陵 此庸夫之 . 怒也 四、翻译下列句子。 (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3)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4)聂政之刺韩傀,白虹贯日。 (5)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6)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7)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8)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9)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0)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五、课文的理解与把握 (一) 、课内阅读 1、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是什么?秦王以大易小而安陵君为什么不答应? 2、秦王最后是长跪而谢之,说明了什么?这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唐雎的? 3、唐雎是如何一步步让秦王理屈词穷的? 4、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4 分) ①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②与臣而将四矣。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六、中考题 (一)阅读文段,完成后面习题。 (12 分)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 分) ①仓 . 鹰击于殿上( ) ②天下缟素 .. ( ) ③长跪而谢 . 之( ) ④寡人谕 . 矣(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 分) ①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②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12.文中描写秦王神态的词语有“不悦” “ ” “ ” ,表现了秦王骄横凶暴、色厉内茬的特点。 (2 分) 13.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第③段中唐雎是怎样让秦王屈服的?(2 分) (二)阅读【甲】 【乙】两文,完成后面习题。 (14 分) 【甲】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 【乙】荆轲奉樊於期①头函,而秦武阳②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③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日: “北蛮夷之鄙人, 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④假借⑤之,使毕使于前。 ”秦王谓轲曰: “起,取武阳所持图! ” 轲既取图奉之,发⑥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⑦(zhèn)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⑧袖。拔剑,剑长,操 其室(剑鞘) 。时恐急,剑坚(插得很紧) ,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⑨柱而走。群臣惊愕,卒⑩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⑾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 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选自《荆轲刺秦王》 ) 【注释】①[樊於期]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逊到燕国。②[秦武阳]人名,又名秦舞阳,充任荆轲出使秦国的副手。③[陛]殿前的台阶。④[少]通“稍” 。 ⑤[假借]在文中是“原谅”的意思。⑥(发]打开。⑦[揕]用刀剑等刺。⑧[绝]挣断。⑨(还]通“环” ,绕。⑩ [卒]“猝” ,突然。⑾ [郎中]宫廷的侍卫。 20.根据上文,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4 分) (1)长跪而谢 . 之( ) (2)安陵君受地于 . 先王而守之( ) (3)寡人谕 . 矣( ) (4)图穷 . 而匕首见( ) 21.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划出两处。 (2 分) 方 急 时 不 及 召 下 兵 以 故 荆 轲 逐 秦 王。 22.翻译下列句子。 (6 分) (1)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毕使于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下列对【甲】 【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2 分) A. 【甲】文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最后弱国取得胜利的故事。 B. 【乙】文所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经过:他拿着匕首,追赶秦王,而其余臣子则袖手旁观。 C. 【乙】文中记载了秦国的一条法律:带刀的侍卫一般不上殿,上殿的臣子不能带刀。 D. 【甲】 【乙】两文在人物刻画上均用了对比的方法,其中【乙】文用秦武阳的“色变振恐”衬托出荆轲的沉着冷静。 (三)阅读【甲】 【乙】两文,完成后面习题。 (13 分) 【甲】秦王怫然怒,——徒以有先生也。 ” 【乙】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 “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 ‘何为者也?’对曰: ‘齐人也,王曰: ‘何坐?曰: ‘坐盗。 ’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 “缚者曷为音也?”对曰: “齐 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 “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 “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 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