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基本理论教程》复习提纲
《体育基本理论教程》复习提纲 体育基本理论的学科特点: 1 研究对象的整体性(离不开体育的整体实践) ; 2 研究视角的宏观性(体育实践在时空两个维度的宏观现象) ; 3 研究内容的时代性(在时间空间跨度极大) ; 4 研究方法(有哲学的逻辑学社会学历史学预测学等) 。 (了解)体育基本理论发展阶段: 1 萌芽时期(16C-19C)体育的行业化教育化学科化是基本特征,德国 J.C.F 古茨穆斯《青 年的体操》 、德“学校体育之父”施皮斯《体操论》 、瑞典 P.H.的一般原理》 。凝结了可贵的 近现代体育思想和综合性的体育理论知识,包括体育基本理论的萌芽。 2 初步形成(20C 初-70S)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影响下促进学校体育制度化,为新鲜活泼 自然的体育活动方式,逐步成为学校体育的主要手段和内容。以户外运动游戏为主的“自然 体育”在学校兴盛。中国的体育基本理论研究始于 20C 初的新文化运动。1917 毛以“二十 八画生”的笔名发表《新青年》的《体育之研究》 。60S 我国通用《体育原理》教材,虽初 步形成,书籍多但大多偏重于较为成熟的体育教育方面。 3 改革阶段 (20C70S 后期来) 高度综合又急剧分化的趋势, 体育新兴学科边缘学科陆续产生, 一些国开始进行体育理论方面改革尝试。 体育基论研究对象和领域:体育的基本概念(术语) ;体育的基本观念;体育的基本规律; 体育的基本方法。 体育的基本概念: 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体育基本理论概念的准确与规范程 序直接反映体育基本理论成熟程度发展水准。 体育基本概念分: 一是体育的本体概念二是体 育的相关概念。在此领域中,中外历来都存在许多争议。 体育的基本观念: 1 体育的整体观:即体育的系统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体育观念,体育整体观与“大体育 观”本质上是一致的。 2 体育的价值观:是体育价值在人头脑中的反映。国内理论界认为价值是“客体符合或满足 主体需要的某中效应或属性” ,所以可理解为体育满足或符合人的需要的效应和属性是由客 体方面体育的功能与主体方面自身的价值观决定的。 在我国体育价值观的主流是: 国家最大 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对体育运动日益增长的需要; 在满足这种需要的过程中又不断提高人的身 心素质从而使人的自身价值得到提高并能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实现。 3 人文体育观:指一种文明的理性的以人为本的体育观念。人文的思想和人权的思想是一样 的不应是资产阶级专利品而是人类的公共财富; 人文思想的核心是一切是为了人的 “人本 “思 想。 4 科学体育观:是对待体育的科学观念和科学态度。进一步认识到体育的科学基础主要有: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它的应用往往影响体育发展方向;体育生物科学;体育行为科学。科学 体育观主要体现在:体育科学基础、科学体系的认知、体育决策体育实施过程的科学化。 (了解)体育的基本规律:体育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包括:体育内在要素间的必然 联系; 体育与体育的相关运作要素间的; 体育及其内在要素与外在各种社会要素或系统间的; 现代国际体育内在系统或要素间的本质必然联系。 体育的基本方法:广义体育方法是多层的,至少分三层:一是体现一定宏观指导原则或战略 思想的体育方针政策重大体育举措或重要体育计划等二是实现体育目的所采用的基本途径 和手段三是运动技术和体育工作中的具体操作方法, 第一层反映体育的个性特征, 二层体现 体育共性原理。 (记忆)体育概念回顾: 一、古代(1 古希腊的[无明确而完整的“体育概念”在文献中涉及体育内容的记述随处可 见,生活重要,但最基本术语不过几个。竞技产生于原始社会末,公元前 10C 广泛使用。体 操产生在前 6-前 5C。古希腊的体操同今天体育在概念上是很接近的]2 古中国[绚丽多姿, 有别欧洲, 各体育活动间缺乏内在的社会联系未形成一个相对独立有机统一体或理论与方法 的体系,未出现一个可概括体育活动的概念或术语,概念更突出精神的方面。] 二、近代体育概念(1 近代欧美国家[异族统治,罗马帝国中世纪的黑暗,体育远不如古希 腊繁盛,文艺复兴时才重放异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确立,近代体育也随近代体育的 确立而发展,体育术语产生,德国社会体育先驱杨先生对体育术语进行系统整理。体育一词 最早出现在法国。最早从教育角度提出。继教育学上的体育概念产生后欧洲出现 fhysical culture 一词,广义体育概念。18C 中叶后欧出现多种体育概念,每一个都标志体育实践和 理论向前发展,几个同类概念有长期并存和昏庸的历史。1919 年美教育界展开关于体育目 标的广泛讨论。体操与体育划清界限]2 近代中国[西方输入后,中国使用的体育概念有:体 操;体育。A 关于体操一词的传入和使用:洋务运动后期传入,新式学堂最早设置体操科实 际就是体育课。戊戌变法时体操普遍使用,清末近代教育制度在中国确立体操作为必修课; 关于体育一词的传入和使用:直接来源日本,戊戌变法时引进的。] 现代体育概念问题: 一 ,关于“体育”概念的困惑与争议(几乎没人没听过体育词语,当今世界最普遍最宏大 持久的社会现象之一。然而明白本质或内涵又是一回事。理解仁者见仁。1982 年 7 月烟台 “体育理论学术专题讨论会”就其概念讨论。概念不统一从事体育科研工作文件困惑。 ) 二“体育概念混乱的根源(1 国际根源:体操体育运动身体练习在西欧未规范。1916 柏林第 一次国际体育工作会议确定体育运动术语四原则是符合体育运动的本质; 语言表达准确; 能 为一般人理解;语言要简洁。但概念术语规范目标未实现。原有的体育概念不能反映丰富的 实践。国际上也存在一定混乱取得了成绩但为达理想。2 翻译上的根源:几个含义并不完全 同的词语在近现代汉语中翻译成“体育” ,不规范翻译造成概念术语混乱。3 认识上根源: 竞技体育是否属于体育?反映了人们对体育认识的差异。 从世界范围看体育概念是近现代体 育实践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现在不能完全反映现代体育的基本实践。 ) 概念之争认识根源是对体育的属性本质功能等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 (了解)体育的共同特征: 1 从人与自然与社会之间关系看, 不过是人们为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需要而自觉改造自我身 心的行为。 2 从主体与客观动机与效果关系看,体育的主体与客体动机与效果都统一于人的自身。 3 从内容和形式看体育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形式都统一于称做身体练习的人的自身运动。 生产劳动与体育运动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相似:1 主体都是人;2 都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行为;3 都是人的实践活动;4 都会使 人的身心发生变化。 不同:1 前者客体是大自然后者是人的自身的自然自我身心;2 前者目的效果是生产产品后 者改善身心;3 前者维系生存的实践活动,后者优化强化自身特殊实践。 体育的本质: 身体锻炼或自身自然不是不是劳动本质。 有目的有计划地改变人的身心状态使 之适应自然和社会是一切形式的体育运动的本质所在。 体育与艺术:艺术活动的某些形式本质“服从”艺术活动的规律—都是通过形体语言去展示 或表演某种预定的情节或程式, 从而表现一定的思想感情和人的指挥。 是与体育根本的不同。 某些体育运动也有表演功能但只能表现体育和艺术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