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期末考试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人是经济人”这一人性假设所对应的时期是(C) A、奴隶制 B、封建制 C、资本主义上升时期 D、资本主义初期发展阶段 2、影响组织人力资源规划的因素主要来自于( C ) A、技术环境 B、经济环境 C、组织内部 D、组织外部 3、人力资源中最高层次的部分是掌握(C) A、管理知识的人 B、实践经验的人 C、科技知识的人 D、先进文化的人 4、当一个人与工作岗位结合之后,便和用人单位形成了一种职务关系,这种职务关系的核心内容是(B) A、 适应能力 B、义务和权利 C、劳动能力 D、责任心 5、若干工作性质大致接近的岗群,可以划归为一个(A) A、岗类 B、岗系 C、岗等 D、岗级 6、人员培训属于(C) A、常规教育 B、学校教育 C、成人教育 D、自我开发 7、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工作是(C) A、进行人力资源供求的调查 B、进行人力资源供求的预测 C、制定必要的人力资源政策和措施 D、使组织得到长期利益 8、心理测验在知识测评中的应用形式,实际是(A) A、教育测验 B、智力测验 C、技能测验 D、素质测验 9、寻找职工的来源和吸引他们到企业应征的过程指的是人员(A) A、招募 B、选任 C、晋升 D、调职 10、保持各工序生产能力的合适比例关系是生产过程中的(D) A、平行性 B、均衡性 C、连续性 D、协调性 11、中国古代的退休养老制度称作(C) A、“义仓”制度 B、族田制度 C、“致仕”制度 D、“社仓”制度 12、根据对生产技术条件和生产组织条件的分析与研究,通过技术计划、现场测试与分析确定定额时间的 方法是(B) A、统计分析法 B、技术测定法 C、经验估算法 D、德尔菲法 13、最早提出讨论教学法的是美国的(B) A、哈佛商学院 B、林格 C、泰勒 D、舒尔茨 14、下列各项中以外化型体能训练为前导的是(A) A、“拓展训练”课程 B、“魔鬼”训练课程 C、《第五深度培训》课程 D、管理网络 15、绩效考核的分级法又称为(D) A、比较法 B、比率法 C、层次法 D、排序法 16、下列属于物质激励的激励形式有(D) A、 颁发奖状 B、开会表扬 C、授予称号 D、颁发奖金 17、组织业余文化活动及其成品,如摄影作品等,属于组织文化的( C ) A、制度层 B、物质层 C、器物层 D、精神层 18、日本的“年功序列制”中,职务晋升的标准是(D) A、资历 B、能力 C、学历 D、A 与 B 的结合 19、工序划分的决定性因素是( A ) A、劳动分工 B、劳动协作 C、劳动生产率 D、生产过程 20、工资中的基本工资的分配是按( A )设定的。 A、需要律 B、浮动律 C、贡献律 D、平均律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21、参加德尔菲法实施预测的专家可以是( ABCD) A、组织内部的 B、组织外部的 C、高层经理 D、来自第一线的管理人员 E、操作工人 22、社会办学的途径可以通过(ABCDE) A、 广播 B、电视 C、函授 D、夜大 E、自学考试 23、影响人力资源质量的主要因素有:( ABDE ) A、遗传 B、营养因素 C、人口的年龄构成 D、其他先天因素 E、教育方面的因素 24、“三级教育”指的是(BCE) A、学校教育 B、入厂教育 C、车间教育 D、脱产培训 E、岗位教育 25、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一体化的“四统一”指的是(ABCE) A、统一制度 B、统一标准 C、统一管理 D、统一支付 E、统一调剂使用基金 26、劳动定额常见的形式有(BD ) A、技术定额标准 B.工时定额标准 C.劳动量定额标准 D、产量定额标准 E.看管定额标准 27、解决劳动争议实现的渠道有(BDE) A、职工代表大会 B、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C、工会委员会 D、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E、人民法院 28、影响人力资源需求的因素主要有(ABDE ) A、 技术、设备条件的变化 B、职工个人利益需求的变化 C、企业规模的变化 D、企业经营方向的变化 E、外部因素 29、绩效考核的特点有(BCE) A、协调性 B、多因性 C、多维性 D、科学性 E、动态性 30、在人事管理发展史上,曾出现过以下人性假设(ABCE ) A、人天生是勤劳的 B、人天生是懒惰的 C、人是经济人 D、人是自然人 E、人还有一种社会责任感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31、岗位规范 即岗位说明书,它是在岗位横向分类和纵向分类基础上对每一个岗位作标准化和尽可能定量化说明的书面 文件。 32、劳动定额 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组织的条件下,生产一定量的产品或者是完成一定量的工作所必需的劳动消耗量 的规定标准。 33、行为锚定评分法 是把量表测评法与关键事件法结合起来,使之兼具两者之长。其为每一职务各考核维度都设计出一个评分 量表,并有一些典型的行为描述性说明词与量表上的一定刻度(评分标准)相对应和联系(即所谓锚定), 供操作中为被考核者实际表现评分时作参考依据。 34、正激励 就是当一个人的行为表现符合社会需要时,通过奖赏的方式来强化这种行为,以达到调动工作积极性的目 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 35、岗位设置的原则有哪些? 答:(1)最低岗位数量原则;(2)系统原则;(3)能级原则;(4)最低岗位层次原则。 36、简述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内容。 答:(1)晋升规划;(2)补充规划;(3)培训开发规划;(4)配备规划;(5)职业规划。 37、人员甄选有哪些程序? 答:一般而言,向社会征聘人员时甄选程序如下: (1) 接见申请人;(2)填写岗位申请表;(3)初步面谈(面试); (4)测验;(5)深入面谈(面试);(6)审查背景和资格; (7)有关主管决定录用;(8)体格检查;(9)安置、试用和正式任用。 这种甄选方法叫淘汰法。上述程序不是绝对的,由于企业规模不同、工作要求不同,因此采用的甄选程序 也会不同。 38、人员培训的目的是什么? 答:人员培训的目的在于提高组织成员的政治理论修养、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更新和完善其素质结构与 知识结构,以适应管理现代化的需要,实现工作的高效率和科学化。 39、绩效考核的功能有哪些? 答:(1)管理功能;(2)激励功能;(3)学习功能;(4)导向功能;(5)监控功能。 40、简述绩效诊断的主要内容。 答:(1)、对企业管理制度的诊断;(2)、对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的诊断; (3)、对绩效考评指标和标准体系的诊断;(4)、对考评者全面全过程的诊断; (5)、对被考评者全面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