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_的解释和疑问
1.1 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 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簿白: “群情欲府君先入廨。 ”陈曰: “武王 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 解释: 陈仲举,就是陈蕃,是东汉时有名的人物。说他有名,因为我们中学时要写 命题作文,常常会引用他的一个故事:据说他年少的时候,他父亲的一个朋友叫 薛勤来看他,看到他房子里比较脏,就对陈蕃说: “小朋友啊,为啥不洒扫以待 宾客?”陈蕃当即回答: “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这回答很豪 迈,薛勤感慨之余,劝道: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个故事没有下文,陈蕃 到底打扫卫生没有。 不过我猜大概没有。 因为后来陈蕃做了很大一个官,叫太傅, 太子老师的意思,正一品,虚衔,有时候可以掌管全国的军政大权。东汉末太监 当权,陈蕃和大将军窦武打算消灭宦官,行事不密,不幸走漏风声,宦官们抢先 一步,诡称陈、窦二人要废帝,骗得汉灵帝下诏诛杀他们。陈蕃有很高的志向, 但在小细节上出了纰漏,可能就是不扫一屋的毛病。不过扫一屋和安定天下有没 有必然联系,按照逻辑学的说法“异类不相比” ,好像也没什么关系。不过中国 人的思维是跳跃性的, 往往都是这样。 看了这个故事, 不由让人想到汉初的陈平, 有一次家族祭祀,推举陈平主持祭社神,为大家分肉。陈平分得很均匀。大家赞 扬说; “分得真好,太称职了! ”陈平感慨道: “假使我能有机会治理天下,也能 像分肉一样。 ”所以,我对屠户和清洁工保持着少有的敬意,自己在干体力活的 时候,也常常这样自勉。 徐孺子,即徐稚,字孺子,世人称“南州高士” , 孺子本意是小孩子的意思, 稚大约是幼稚的意思,说以他名和字是解释的关系。父母把自己的孩子叫孺子, 大约是希望好养些的意思。陈蕃、徐稚的故事在《世说》中还有不少,陈蕃见 1.1,1.3,8.18.2,8.3,9.1,徐稚见2.2。 言为士则、行为世范,这种修辞手法叫互文,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实 就是不以物己喜悲。这句话让人想起我们常说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范” 说法。我曾经纳闷,为什么叫师范学校,不叫教师学校。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还有不少说法,如德高为师、言高为师等,出点大约都是这里。 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有两个解释,一是登高望远,树立雄心大志; 二是走马上任,决心有一番作为。这个情景常常被画成一副图像,一些将领骑着 高头大马,指点江山。柳永作了一首《望海潮》 ,据《鹤林玉露》载,此词流播, 金主完颜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起了渡江南侵的念头, 派人潜入杭州画了一张西湖图,带回金国后制成一扇屏风,仍觉不过瘾,又在画 中添上自己策马立于吴山的画像,并题词其上, “万里车书尽混同,江南岂有别 疆封? 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 为豫章太守, 唐王勃在 《滕王阁序》 中说有两句话:“豫章故郡, 洪都新府。 ……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说的就是陈蕃和徐稚。陈蕃每次请徐孺过来,两 人相谈甚欢,忘了时间。陈蕃特意给徐孺准备了一张卧榻,让他留下过夜。等徐 孺一走,陈蕃就把卧榻悬挂起来,直到徐孺再来,他才放下来。这个举动表明其 他人不配。 主簿, 官名, 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 相当于现在的办公室主任或秘书长。 《文献通考》卷六十三: “盖古者官府皆有主簿一官,上自三公及御史府,下至 九寺五监以至郡县皆有之。 ”隋、唐以前,因为长官的亲吏,权势颇重。魏、晋 以下统兵开府之大臣幕府中,主簿常参机要,总领府事。 群情欲府君先入廨,府君是对太守的尊称。 “百官所居曰府” , “郡守所居曰 府,府者尊高之称” , “汉人称太守为明府” 。 廨,官衙。 “大家的意思是希望你 先进官署(与大家见面或视察) ” 。现在新官上任,一般组织部领导陪同,致辞, 然后合乎身份的同僚一起下馆子吃上一顿。陈蕃一上任就去拜访当地的学者名 人, 这大概是当时的风气, 现在四海已无贤人了, 因为领导自己就是本国、 本省、 本市最大的贤人,不然他怎么会当上领导呢? 武王式商容之闾,式,通“轼” ,以手抚轼,为古人表示尊敬的礼节,这里大 概引申为拜访。 《尚书武成》中说周武王:释箕子囚,封比干墓,式商容闾。 商容,据说直谏纣王被免职, 《淮南子》说他是老子的老师,那么果然是神人了。 席不暇暖,屁股还没坐热。中国人讲话往往比较夸张、曲折,由此可见。 徐稚是个隐士,他的老师、朋友当上官了,按汉代的官制是实行举荐的,所 以常常辟他当各式各样的官,据说其中有个太守的官送给他,他都不要。而且这 些人当官后徐稚就不太和他们往来了。但徐稚喜欢吊唁,老师、朋友死了,他会 不远万里去哭一番。而且在吊唁的时候,他自己带一块棉布,浸上酒,到了墓前 也不和死者家人打招呼,把棉布从酒里取出来,绞干洒在坟头,再大哭。这样的 事他做过好几次。 陈蕃有很高的声望,被杀后,他的宗亲宾客姻属,也几乎都被杀光了。 《后 汉书》的作者范晔说陈蕃以遁世为非义,所以屡退而不去,以仁心为己任,虽道 远而弥厉。虽然大功未告成,但其信义足以携持民心。百余年间,汉室乱而不亡, 陈蕃功劳最大。 本篇是《世说新语》的第一章:德行。在现代汉语中,如果有人说: “德行! ” 隐含着没有德行的意思,就是骂人了。这个语言现象很有趣。 1.2 周子居常云: “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 ” 解释: 周子居:周乘,当过太守,很有些官声,后面陈蕃还会继续夸他,这里是他 夸别人, 而且是反反复复夸, 一心一意要把黄宪夸向全国。东汉人喜欢品评人物, 叫做“月旦” ,大约是每月初一大家聚会,开始评论人物,此风以汝南为最,所 以也叫“汝南月旦” 。这种做法当然是为了适应汉代的举荐制度,互相吹捧的确 是成名的要诀, 我几乎没有看到过人物品评说别人坏话的, 就像现在的文学批评。 汉代做官有四个要求,第一就是德行高妙、志行洁白,其他如学问大,懂法令, 会决断都是次要的,那些也需要实践检验才行。刘义庆把德行放在第一,大概也 是受到时代的影响。至今,我们选拔干部,表面上还是品德第一。不过好像黑格 尔说过: “道德,不过是小人物对大人物的妒忌罢了” ,当然也有另外的说法,专 制社会中由于机制问题,就像狼群,越往上越凶残。 时月:隔一段时间。 黄叔度:黄宪,汝南人。宪,大约是法律的意思,度也是法规。伯、仲、叔、 季,黄宪排行老三,所以叫叔度。当时不少人称他是“颜子复生” ,一方面说他 家穷, 父亲是牛医, 一方面说他德行高。 据说当时有个叫戴良的, 平时自视甚高, 见了黄宪自叹不如,怅然若失。戴良母亲见他不太开心,就问他: “你又不高兴 了,是不是又见到那牛医的儿子了?”戴良说: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黄宪就 是我的老师啊。 ”戴良就直接把黄宪当作孔子,自己是颜回。可是“颜回”见到 “孔子”还不高兴,是既生瑜,何生亮的意思。黄宪也不当官,当时有人称他为 “征君” ,就是被官府征召过但不接受官职的人。黄宪在历史上没有留下什么著 述,但他是当时隐逸派的领袖。 鄙吝:小家子气,庸俗气。 这个故事《后汉书》中说是陈蕃和周举说的,古代常常有这样的情况,主人 公换来换去,要么是年代久远记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