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皮肤疾病知识要点!
1,病因病机 (1)病因:外因,风、湿、热、虫、毒;内因,主要为七情内伤、饮食劳倦和 肝肾亏损。 (2)病机:因气血不和,脏腑失调,邪毒结聚而致生风、生湿、化燥、虚、致 淤、化热、伤阴等。 2,主要的他觉症状 (1)原发性皮损,原发性皮损是皮肤病在其病变过程中直接发生及初次出现的 皮疹,有斑疹、丘疹、风团、疱疹、脓疱等 ①斑疹;为局限性皮肤有明显的颜色变化,不隆起,也不凹陷,面积大而成片者 称为斑片,分为红斑、色素沉着斑、色素减退斑 ②丘疹;为高出皮面的实性丘形小粒,直径一般小于 0.5cm,多为风热、血热所 致,其数目不一,有散在分布的,亦有相互融合而成扁平隆起的片状损害称为斑 块,一般直径大于 2cm,介于斑疹和丘疹之间,稍有隆起的皮损称为斑丘疹; 丘疹顶部有较小水疱或脓疱时称为丘疱疹; ③疱疹,为内有腔隙,含有液体,高出皮面的损害,疱疹常发于红斑之上,多属 湿热和热毒所致④风团,为皮肤上局限性隆起,常突然发生,迅速消退,不留任 何痕迹,发作时伴有剧痒; ⑤结节,为大小不一,境界清楚的实质性损害,质较硬,深在皮下或高出皮面, 多由气血凝滞所致; ⑥脓疱,疱内含有脓液,其色浑浊或为黄色,周围常有红晕,疱破后形成糜烂, 溢出脓液,结脓痂; (2)继发性皮损,继发性皮损是原发性皮损经过搔抓、感染、治疗处理和在损 害修复过程中演变而来。有鳞屑、糜烂、溃疡、痂、抓痕、皴裂、苔藓样变、疤 痕、色素沉着、皮肤萎缩 ①鳞屑:为表皮角质层的脱落,大小、厚薄不一,小的呈糠秕状,大的为直径数 厘米或更大的片状; ②糜烂:为局限性的表皮缺损,系由疱疹、脓疱的破裂,痂皮的脱落等露出的红 色湿润面,多属湿热为患。 ③溃疡:为皮肤或黏膜深层真皮或皮下组织的局限性缺损 ④痂:皮肤损害处的渗液、滋水、渗血或脓液与脱落组织及药物等混合干燥后即 形成痂 ⑤抓痕:由搔抓将表皮抓破、擦伤而形成的线状损害,表面形成血痂, 皮肤瘙痒,多有风盛或内热所致 ⑥皴裂:为皮肤上的线性裂口,多由血虚风燥所致 ⑦苔藓样变:为皮肤增厚、粗糙、皮纹加宽、增深、干燥、局限性边界清楚的大 片或小片损害,常为一些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的主要表现,多由血虚风燥、肌肤失 养所致。 ⑧色素沉着:为皮肤中色素增加所致,多呈褐色、暗褐色或黑褐色。 3,外用药物使用原则 (1)根据病情阶段用药; a.炎症在急性阶段,仅有红斑、丘疹、水疱而无渗液,宜用洗剂、粉剂、乳剂 b. 若有大量渗液或有明显红肿,则用溶液湿敷为宜 c.在亚急性阶段, 渗液与糜烂减少, 红肿减轻, 则用油剂为宜 d 皮肤在慢性阶段, 有浸润肥厚,角化过度时,则用软膏为主】 (2)注意控制感染; (3)用药宜先温和后强烈 (4)用药浓度宜先低后浓; (5)随时注意药敏反应; (6)外涂软膏在第二次涂药时需用棉花蘸上各种植物油或石蜡油轻轻揩去上一 次所涂的药膏,然后再涂药膏,切不可用汽油或肥皂、热水擦洗。 4, 辨皮肤病的性质: 急性皮肤病与肺、 脾、 心关系密切, 慢性与肝肾相关。 (一) , 蛇串疮 是一种皮肤上出现成簇水泡, 呈身体单侧带状分布, 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 病。又名“缠腰火丹” “火带疮” “蛇丹” “蜘蛛疮”相当于西医上的带状疱疹。 (1)特点:①皮肤上出现红斑、水疱或丘疱疹,累累如串珠,排列呈带状,沿 一侧周围神经分布区出现,局部刺痛或伴有 臖核肿大 ②愈合后很少复发 ③好发于春秋季节,好发于成人体质虚弱者,老人尤其严重,好发 于胸胁部 (2)病因病机:肝经郁热;脾虚湿蕴;气滞血瘀 (3)辩证论治:①肝经郁热证 。 内治法 ; 治法:清肝泻火、解毒止痛 。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②脾虚湿蕴证 。治法:健脾利湿、解毒止痛 。方药:除湿胃苓汤 ③气滞血瘀证 。治法:理气活血、通络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 减 外治法; ① 初起二味拔毒散调浓茶水外涂,或外敷玉露膏 ②水疱破后,黄连膏、四黄膏或青黛膏外敷 。若水疱不破或水疱较大者,可用 三棱针或消毒针刺破,吸尽疱液或使疱液流出,以减轻胀痛不适感。 西医治疗:①抗病毒治疗,阿昔洛韦 ②糖皮质激素,早期使用可减轻疼痛,如泼尼松 ③止痛药物,布洛芬,也可选择阿司匹林 (二),疣,疣是一种发生于皮肤浅表的良性赘生物, 发于手背、手指、头皮 等者, 称千日疣、 疣目、 枯筋箭或瘊子; 发于颜面、 手背、 前臂等处者, 称扁瘊; 发于胸背部有脐窝的赘疣,称鼠乳;发于足跖部者,称跖疣; 发于颈周围及眼 睑部位, 呈细软丝状突起者, 称丝状疣或线瘊; 中西医病名对应: (临床特点) 疣 目——寻常疣 扁瘊——扁平疣 鼠乳——传染性软疣 跖疣——掌跖疣 丝状疣——丝状疣 (三),癣 具有传染性,长期性和广泛性的特征 中西医病名对应 白头疮——白癣 肥疮——黄癣 鹅掌风——手癣 脚湿气——脚癣(分为水泡型、糜烂型、脱屑型) 圆癣——体癣 紫白癜风——花斑癣俗称汗斑 (四)湿疮 湿疮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有以下特点:皮损对称分布,多形损害,剧烈 瘙痒,有湿润倾向,反复发作,易成慢性等 (1)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类 急性湿疮相当于西医的急性湿疹; 亚急性湿疮相当于西医的亚急性湿疹; 慢性湿 疮相当于西医的慢性湿疹; (2)病因病机:由于禀赋不耐,饮食失节或过食辛辣刺激荤腥动风之物,脾胃 受损,失其健运,湿热内生,又兼外受风邪,内外两邪相搏,风湿热邪浸淫肌肤 所致。 (3)辨证论治: 内治法:①湿热蕴肤证 。 治法:清热利湿止痒 方药:龙胆泻肝汤合 萆薢渗湿汤加减 ②湿热浸淫证 。 治法: 清热利湿、 解毒止痒 方药: 龙胆泻肝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③脾虚湿蕴证 。治法:健脾利湿止痒 方药:除湿胃笭汤或参苓白术散加 紫 荆皮、地肤子、白鲜皮 ④血虚风燥证 。 治法:养血润肤、祛风止痒 方药:当归饮子或四物清风饮加 丹参、鸡血藤、乌梢蛇 外治法;①急性湿疮——初起时宜清热安抚,避免刺激,用清热止痒的中药煎 汤温洗;若 水疱溃破糜烂,渗出明显时;外治宜收敛、消炎,促进表皮恢复; 后期滋水减少时外治宜保护皮损,避免刺激,促进角质新生,可选用黄连膏、青 黛膏外擦。 ②亚急性湿疮——外置原则消炎、 止痒、 燥湿、 收敛, 选用三黄洗剂等 ③ 慢性湿疮——止痒,抑制表皮细胞增生,促进真皮炎症浸润吸收为主,可选用 各种软膏剂、乳剂 (3)急性湿疮与接触性皮炎相鉴别, 急性湿疮 接触性皮炎 病因 常不明确 常有明显病因 部位 不固定, 常对称发生 常见于接触部位 皮疹 多形性, 丘疹、 水泡等边界弥漫不清 较单一,有水肿、水疱,境界清楚 接触史 不明确 有 主 症 瘙痒剧烈 痒或灼热感 转归 常有复发倾向 去除病因则较快痊愈,不 再接触则不复发 (五),白疕 白疕是一种以红斑、丘疹、鳞屑损害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的易反复发作的皮肤病, 相当于西医的银屑病 (1)特点:①红斑基础上覆盖多层银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