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选读》复习资料
1 《 〈资本论〉选读》复习资料 一、简答题: 1、马克思怎样以“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手段同时产生”的论断,阐述了货币在商 品交换过程中的产生? 答:一、商品生产经营者为交换而生产商品,决定了交换过程通过交换双方共同一致的意志 行为,彼此让渡自己的商品,从而使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都得以实现。 二、商品交换过程的矛盾推动货币产生。如甲商品拥有者想同乙交换商品,而乙却想同 丙交换商品,这就产生了矛盾。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手段同时产生” ,起初没有固定的商品作 为交换手段充当一般等价物,后来由金和银商品充当了一般等价物,就形成了货币。 三、货币天然是金银,金银具有价值,可分割,便于发挥货币职能,因而金银商品最适 合充当货币。 2、解析“贮藏货币的欲望按其本性是没有止境的”含义及其实践意义? 答:一、含义:这是因为货币具有二重性,一方面货币具有质的无限性。即从货币的性质来 说,它是一般等价物或商品价值的代表,可以购买任何商品,不受限制;另一方面货币具有 量的有限, 即货币量少不能购买更多的东西。 货币二重性的矛盾, 促使人们不断地贮藏货币。 二、意义: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货币二重性矛盾的原理,分析人们储蓄存款心理。货币 的主要方面是货币量的有限性。人们的收入少,不能如愿地购买所需的东西,就不得不贮藏 货币。或者预期收入达不到预期支出,也会迫使人们贮藏货币。因此,人们收入增加,是缓 和货币二重性矛盾的关键。 3、怎样理解价值规律的两重含义?价值规律的核心是什么? 答:两重含义:一是就同行业的各企业来说,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这个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决定,商品之间按其价值量等价交换。二是就不同行业各个生产部门来说,一种商品总 量的价值量要由合乎比例的生产这种商品总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总量决定, 从而使这种商 品的生产合乎比例。 价值规律的核心是制约或节省劳动耗费面实现效益。 4、价值规律得以贯彻的必要条件和形式是什么?怎样理解“商品是天生的平等 派”? 答: 价值规律得以贯彻的必要条件是市场竞争; 价值规律贯彻的形式是价格围绕商品价值上 下波动。 “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 。商品的等价交换要求在平等的法律、平等的税负、平等的信 贷等条件下进行,从而使商品生产经营者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5、什么是资本?研究资本的含义有何实践意义 ? 答:含义: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研究资本含义的实践意义: 其实践意义在于启发我们拓宽认识和具体操作资本。 资本不 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独有的。资本原来是货币。货币投入经营来增殖就成为资本。在资本主义 社会以前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就已存在资本。事实表明,资本也存在于社会主义公有 制经济中。因为公有制经济同样要投入货币来增殖,因而投资要作为资本来经营。 2 6、什么是剩余价值?研究剩余价值含义有何实践意义? 答:含义:剩余价值是剩余劳动生产的剩余产品的价值。 研究剩余价值含义的实践意义: 一、 剩余价值是剩余劳动生产的剩余产品的价值, 剩余劳动是一切社会发展生产力的结 果 ,为一切社会所共有。 二、当今时代,在商品生产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其剩余劳动生产的 剩余产品采取价值形式。成为剩余价值,是“资”和“社”的共同点。 三、 剩余价值在不同的社会形式下, 由于归属主体和最终用途不同, 具有不同社会性质。 资本主义社会用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 社会主义用于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实现共同富裕。 7、解析“资本家只有作为人格化的资本,他才有历史的价值,„„资本家只是 作为资本的人格化才受到尊重”的含义。 答: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以资本家为代表, 其历史价值,在于发挥了以下历史作用: (1) 从社会发展前景看, 资本投入生产经营, 促使生产经营者为追求资本增殖面不断改进生产技 术,客观上发展社会生产力,从而为未来社会创造现实基础。 (2)从科技进步与应用的历史 进程看,资本的生产经营,发展分工,由手工劳动进入机器大工业。 8、资本循环正常进行,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答:资本循环正常进行,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一、并存性。企业投资同时并存于三种形式上。这种并存性,要求一个企业的投资,必 须按一定比例分成三部分,分别在货币资本形式、生产资本形式和商品资本形式上并存。从 而购、产、销都不停顿,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相衔接,资本循环得以正常进行。 二、继起性。每种形式的资本都依次通过循环的三个阶段。这种继起性,要求货币资本 形式通过购、产、销实现循环;生产资本形式通过产、销、购实现循环;商品资本形式通过 销、购、产实现循环。只有投资的任何一种形式,在循环的任何一个阶段,都不停顿,才能 保持资本循环的正常进行 9、马克思是怎样阐述资本周转速度影响企业盈利和投资量的? 答:一、资本周转速度越快,企业盈利越多。 为了加快资本周转,实现最佳经济效益,必须千方百计地缩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一方面采用新的技术设备、改进生产方法来缩短生产时间。另一方面,利用运输业、邮电业 的发展来缩短流通时间。 二、资本周转时间影响投资量。 第一, 从单个企业看, 资本周转时间越长, 需要预付的资本量越大; 资本周转时间越短, 需要预付的资本相对来说就少些。 第二,从整个社会来说,有的生产部门的投资,由于周转时间短,产品出产快,而有的 生产部门,由于周转时间长,产品出产慢。因此,对于周转时间长的生产部门,不宜投入过 多的资本。 10、什么是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其核心如何理解? 答: (1)社会总资本或称社会资本是全社会经营资本的总和,其再生产是互相交错的单个资 本再生产的总和。 (2)社会总资本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3 社会总产品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社会总产品的实 现是指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和在实物上得到替换。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过 程,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过程。 11、马克思怎样阐述了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两个理论前提? 答:第一个理论前提,是将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是生产资料的生产部类(用 符号Ⅰ表示) 。它是指必须进入或至少能够进入生产消费的产品及其生产部门。第二部类是 消费资料的生产部类(用符号Ⅱ表示) 。它是指提供生活消费品的生产部门。 第二个理论前提,是将产品价值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一是不变资本价值(用 c 表示) ; 二是可变资本价值 (用 v 表示) ; 三是剩余价值 (用 m 表示) 。 就是说, 产品的价值=c+v+m.。 上述两个理论前提如同万能 “钥匙” , 打开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这一错综复杂的 “巨锁” 。 12、马克思怎样阐述了货币资本在社会总资本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答:第一,货币资本是发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第一推动力。因为生产和再生产总要以 货币形式的投资为起点,所以货币资本成为第一推动力。 第二,货币资本是再生产持续的推动力。它在再生产过程中衔接购、产、销。在再生产 过程中只有不断投入货币资本,才能保证购、产、销相衔接,从而再生产持续进行。 13、 何谓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二者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可能出“出现一个 不完备的――有缺陷的――再生产”?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