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7用扭摆法测定物体转动惯量
1 §实验 7 用扭摆法测定物体转动惯量 一、实验目的 1.学会扭摆法测量物体转动惯量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2.理解“对称法”验证平行轴定理的实验思想,学会验证平行轴 定理的实验方法。 3.学习间接比较法测量转动惯量的实验方法,掌握定标测量思想 方法。 4.学会光电转换测量时间的累积放大法。 5.掌握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不确定度的估算方法。 6.学会判断理论和实验是否相符的作图法。 二、实验器材 (1 )转动惯量测试仪:通过扭摆摆动测量转动惯量,验证平行轴定理;光电门:通过 光电传感器测量物体摆动的周期。 (2 )电子天平、托盘天平:测量待测物体的质量。 (3 )米尺、卡尺:测量待测物体的长度和直径。 (4 )待测物体:金属载物盘,塑料圆柱,金属圆筒,金属细杆,金属滑块等。 三、实验原理 1.转动惯量:转动惯量是表征转动物体惯性大小的物理量,是研究、设计、控制转动物体 运动规律的重要工程技术参数。如钟表摆轮、精密电表动圈的体形设计、枪炮的弹丸、电机 的转子、机器零件、导弹和卫星的发射等,都不能忽视转动惯量的大小。因此测定物体的转 动惯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刚体的转动惯量与刚体的质量分布、 形状和转轴的位置都有关 系。对于形状较简单的刚体,可以通过计算求出它绕定轴的转动惯量,但形状较复杂的刚体 计算起来非常困难,通常采用实验方法来测定。 2.实验方法及测量公式简介:转动惯量的测量, 一般都是使刚体以一定形式运动, 通过表 征这种运动特征的物理量,与转动惯量的关系,进行转换测量。本实验使物体作扭转摆动, 由于摆动周期及其它参数的测定计算出物体的转动惯量。 扭摆的构造如图 1 所示,在垂直轴 1 上装有一根薄片状的螺旋弹簧 2,用以产生恢复力 矩。在轴的上方可以装上各种待测物体。垂直轴与支座间装有轴承,以降低摩擦力矩,3 为 水平仪,用来调整系统平衡。 将物体在水平面内转过一角度θ 后, 在弹簧的恢复力矩作用下, 物体就开始绕垂直轴作往返 扭转运动。根据虎克定律,弹簧受扭转而产生的恢复力矩 M 与所转过的角度θ 成正比,即: kM ( k 为弹簧的扭转常数) (2-7-1) 根据转动定律 IM ( I 为物体绕转铀的转动惯量,β 为角加速度),即 I M (2-7-2) 令 I k 2 ,且忽略轴承的摩擦阻力矩,由以上两式(2-7-2)可得: 图 2-7-1 扭摆的构造 1-垂直轴,2-蜗簧,3-水平仪 2 2 2 2 I k dt d (2-7-3) 上述方程表示扭摆运动具有角简谐振动的特性,角加速与角位移成正比,且方向相反,此方 程的解为: )cos(tA 式中,A 为谐振动的角振幅,φ 为初相位角,ω 为角速度。此谐振动的周期为: k I T 2 2 (2-7-4) 由(2-7-4)式可知,只要实验测得物体扭摆的摆动周期,并在 I 和 k 中任何一个量已知时即 可计算出另一个量。 四、仪器装置简介 实验中出主要仪器为转动惯量测试仪,下面简单介绍组成及使用方法。 1.转动惯量测试仪 由主机和光电传感器两部分组成。主机采用新型的单片机作控制系统,用于测量物体 转动和摆动的周期,以及旋转体的转速,能自动记录、存贮多组实验数据并能够精确地计算 多组实验数据的平均值。 光电传感器主要由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组成, 将光信号转换为 脉冲电信号,送入主机工作。因人眼无法直接观察仪器工作是否正常,但可用遮光物体往返 遮挡光电探头发射光束通路,检查计时器是否开始计数和到预定周期数时,是否停止计数。 为防止过强光线对光探头的影响,光电探头不能置放在强光下,实验时采用窗帘遮 光,确 保计时的准确。 3.仪器使用方法 (1)调节光电传感器在固定支架上的高度,使被测物体上的挡光杆能自由往返地通过 光电门,再将光电传感器的信号传输线插入主机输入端(位于测试仪背面) 。 (2)开启主机电源,摆动指示灯亮,参量指示为“P1、数据显示为„┈‟”。 (3)本机默认扭摆的周期数为 10,如要更改,可参照仪器使用说明 3,重新设定。更 改后的周期数不具有记忆功能,一旦切断电源或按“复位”键,便恢复原来的默认周期数。 (4)按“执行”键,数据显示为“000.0”,表示仪器已处在等待测量状态,此时,当被测 的往复摆动物体上的挡光杆第一次通过光电门时,由“数据显示”给出累计的时间,同时仪器 自行计算周期 C1 予以存贮,以供查询和作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至此,P1(第一次测量)测 量完毕。 (5)按“执行”键,“P1”变为“P2”,数据显示又回到“000.0”,仪器处在第二次待测状态, 本机设定重复测量的最多次数为 5 次,即(P1,P2…P5) 。通过“查询”键可知各次测量的周 期值 C1(I =1,2…5)以及它们的平均值 CA。 五、实验内容 1. 预习准备 熟读实验原理,认真设计实验内容。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自行设计实 验步骤和实验数据表格。拟定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预习并复习不确定度计算方法。写好预 习实验报告,准备实验。 2.实验前准备 明确实验内容! (1)调节扭摆水平和转动惯量测试仪处于测量状态。 (2)测定扭摆的 仪器常数即弹簧的扭转常数。 (3)测量塑料圆柱体、金属圆筒和木球的转动惯量,并与理论 值比较,计算百分误差。4)测量滑块位置不同时的转动惯量,验证转动惯量平行轴定理。 3 观察实验仪器,了解仪器结构和原理,看是否与自己预习的相同。 3.开始实验 按预习报告设计好的实验步骤及现场观察有条不紊的进行实验。以下实验步骤仅供参 考: 1.测出塑料圆柱体的外径、金属圆筒的内、外径、木球直径、金属细长杆长度及各物 体质量(各测量 3-6 次) 。 2.调整扭摆基座底脚螺丝,使水平仪的气泡位于中心。 3. 弹簧的扭转常数及塑料圆柱体、金属圆筒和木球转动惯量的测量 2 0 2 1 1 24 TT I k (2-7-5) 其中 1 I为塑料圆柱体的转动惯量的理论值, 0 T 、 1 T 为金属载物盘空转和放入塑料圆柱 后共同摆动时的摆动周期。思考:为什么用此公式计算扭转常数 k,如何推导?怎样测量? 4.分别测量金属载物盘、塑料圆柱.金属圆筒和木球的转动惯量的摆动周期,各测 6 次。 在计算木球的转动惯量时,应扣除支架的转动惯量) 。 5.验证平行轴定理:取下其他待测物,在支架上装上金属细杆(金属细杆中心必须与转 轴重合) 。测定摆动周期。 (在计算金属细杆的转动惯量时,应扣除支架的转动惯量) 。再将 滑块对称放置在细杆两边的凹槽内,分别测出滑块质心离转轴的距离分别为 5.00、10.00、 15.00、20.00、25.00 厘米,的摆动周期 T。验证转惯量平行轴定理。 (在计算转动惯量时, 应扣除支架的转动惯量) 。 注意事项 1.扭摆的基座应保持水平状态。 2.光电探头宜放置在挡光杆的平衡位置处,挡光杆不能和它相接触,以免增大摩擦力 矩。 3.在安装待测物体时,其支架必须全部套入扭摆主轴,将制动螺丝旋紧,否则扭摆不 能正常工作。 4.在测定各种物体的摆动周期时,扭摆的摆角应在 900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