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启蒙文学到文学启蒙
序序论论从启蒙文学到文学启蒙从启蒙文学到文学启蒙 1.“启蒙文学”与“文学启蒙”的含义及关系。 2.20 世纪中国文学各历史分期依据和理由。 3.20 世纪初叶、中叶和末叶各时期中国文学的大致特征。 4.20 世纪中国文学各时期中主要的作家作品及文学现象。 上上编编 20 20 世纪初叶的中国文学(世纪初叶的中国文学(18981898 年至年至 19371937 年)年) 第一章第一章概述概述 第第 1 1 节节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 1.“前五四文学”对文学革命的酝酿和准备。“文学革命”与“革命文学”。 2.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与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3.“新文学”具有开创性的作品。 4.“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概况及文学主张。 5.“文学革命”的发展和斗争情况。 6.倡导革命文学的社团:春雷社。太阳社和创造社。“文艺自由论辩”。 7.新文学内部的分化。鲁迅与周作人的分裂。鲁迅与陈西滢的论争。 8.“左联”与左翼文艺运动。 第第 2 2 节节散文:化腐朽为神奇散文:化腐朽为神奇 1.“随感录”专栏与“杂文的时代”。 “《新青年》作家群”。《语丝》与“语 丝时代”。 2.游记与游记散文。瞿秋白的《新俄国游记》。报告文学的兴起。 3.抒情散文的崛起。散文的“文体意识”。 4.散文小品成功的主要原因。 第第 3 3 节节白话诗:涅槃的凤凰白话诗:涅槃的凤凰 1 1.黄遵宪与“新派诗”。夏曾佑、谭嗣同、梁启超与“新学之诗”。梁启超与 “诗界革命”。 2.白话新诗创作对于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意义。 3.现代新诗发展过程中的两个倾向:诗歌的艺术化探索与诗歌的革命化追求。 4.现代诗歌从白话口语的运用到白话口语的美化的三个时期。 2.蒋光赤的《新梦》等政治抒情诗。殷夫的“红色鼓动诗”。“中国诗歌会” 与蒲风。 3.臧克家的“乡土诗”。 第第 4 4 节节小说:从边缘到中心小说:从边缘到中心 1.《新小说》与通俗文学的登场。晚清“谴责小说”。 2.“问题小说”的创作与《新潮》杂志。 3.文学研究会与“人生派小说”。创造社与抒情小说。 4.“左翼文学”、 “海派文学”和“京派文学”三大流派。 “三足鼎立”与“四 分天下”。 5.李劼人以《死水微澜》为代表的“长河小说”。 6.萧红、萧军等“东北作家群”表现东北沦陷区生活的创作。 第第 5 5 节节话剧:舶来品的中国化话剧:舶来品的中国化 1.“中国话剧诞生”从“模仿”到“创新”的过程。 2.“春柳社”与“新剧”。“进化社”与“幕表制”。“甲寅中兴”。 3.“民众戏剧社”与《戏剧》、“戏剧协社”。南国社。 4.陈大悲的《幽兰女士》、洪深的《赵阎王》、熊佛西的《青春的悲哀》、欧 阳予倩的《泼妇》。“诗人写剧”与郭沫若、田汉。 5.“剧场戏剧”是中国话剧从幼稚期走向成熟期的标志。曹禺《雷雨》的意义。 6.“易卜生主义”与“问题剧”。胡适的《终身大事》。 7.“爱美剧”。 2 8. 上海艺术剧社与 “无产阶级戏剧” 。 中国左翼剧作家联盟与 “戏剧的大众化” 。 新诗的诞生新诗的诞生 (1) 晚清“诗界革命”止于对宋诗派的模仿,是在传统范围内的调整与改良。 梁启超由倡导“新意境”、“新语句”与“古风格”到“以旧风格含新 意境”,虽间杂一二新名词,亦不为病”。 黄遵宪的新诗试验。 (2)“五四”新诗运动对晚清“诗界革命”有所继承,更有所突破。 胡适在其《论新诗》中提出“作诗如作文”的主张,“作诗如做文”的 具体内容为: 1、打破诗的格律,换以“自然的音节”(“顺着诗意的自然曲折,自然 轻重,自然高下); 2、以白话写诗,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笔言,而且以白话(口语)的语 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并吸收国外的新语法, 也即实行语言形式与思维方式两个 方面的散文化。 胡适在其《论新诗》中提出“作诗如作文”的主张,事实上有“战略选 择”的意义: 即以散文化(或者说是“非诗化”)去对过分成熟的传统诗歌语言形 式进行有组织的反叛,在传统诗歌结构之外去另寻门路。 胡适们提倡“诗体的解放”跟“平民化”的启蒙主义目标的内在联系。 (3)俞平伯、学衡派对胡适主张的质疑。 3 鲁迅与现代文学鲁迅与现代文学 前言 人说“鲁迅集思想家和文学家于一身,是现代文学奠基人”。的确,“他的小说 以深刻的思想性和形式的创造性为人们所共识”。而杂文笔锋犀利,语意尖刻, 语句通俗浅白,文中充满狂燥和莫名的愤怒,催人警觉和奋进。在与他同时代的 人物中,鲁迅独树一帜,表现出与时代和统治政府的不共戴天和彻底决裂,当然 也表露出对前途的茫然和未来的无助, 异于常人, 耀眼生辉。 基于我辈中人对“周 鲁氏”或抑扬,或膜拜,或因“丑化了中国人”而愤愤不平,如此种种,折腾了 近一个世纪,这在当今人心态看来,大约与无聊的“追星”有异曲同工之妙。甚 至有“论家”认为周氏“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民族文化的象征”。 大有神化周氏的 嫌疑, 而这种观点大约是承袭了毛泽东对周氏的评说:“鲁迅是我们当代当之无 愧的大圣人。 ”诚然,鲁迅坎坷不平的人生路加之在现代文学方面有不可或缺的 地位, 似乎也多少有点传奇。 而我们这一代人在幼年就接受过对周氏神话般教育: “其实世间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这也成了“神化”周氏的真实写 照。在当今这种文化转型的新时期,人的思想、心理都处于“百家争鸣”状态。 无疑, 鲁迅这尊民族曾经的偶像是可以激起人的遐想和思索。但作为清醒的国人 还得以务实、求真思想来正确看待鲁迅及鲁迅在现代文学中的特殊地位。 鲁迅的生平简介 一、童年的不幸,让鲁迅幼年心灵蒙上阴影,也为他日后的成长带来异于常人的 思维资本。 鲁迅的童年时代,正处于社会动荡,人的思想复杂,国家民族危亡的时刻,广大 的城乡人民在生存和死亡线上挣扎,官、匪、劣绅正喧嚣一时。许多人的家境曾 经还算殷实的 ,现在却日渐没落。鲁迅的家道也是如此,日渐紧迫,穷困潦倒。 幼年的鲁迅多少曾经受到一些心灵剥蚀, 以至于后来任何时候都流露出悲家国不 幸的思想, 也使得他从小就萌发了对下层人民的同情和使他家道如此悲凉的社会 的不满。 家道的中落衰败使他过早地窥视了“哀民生之多艰”,周围那歧视的目 光和话语更让他童年早熟,几乎没有多少童年乐事。但虽身处破落之家,可一些 所谓的封建余毒仍旧光顾了他:“穷读书”。虽没有头悬梁之苦烈,然而通过一 些类似写照, 也反映出童年的鲁迅也曾经受过严格的训练,初步通晓了汉语的精 华,为日后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语言功底。这些异于常人的生活磨练,摧残;加 之那时“学而优则仕”的陨落。 使得他们和当代读书学生一样有一种莫名的忧伤 和无奈,以至于他后来主张“少看或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这是一种反叛 心理,是于时代决裂的征兆。这种心态随着社会的腐败动荡,逐渐随周氏一样滋 长, 社会的大气候污浊不堪, 有着“僵尸般的快乐”。 各种各样外来意识的冲击, 麻木了当时大多数国民的心志。 而对于像“周氏”这些受“封建余毒”较轻的人 来说, 他们也倍受文化心态转型的煎熬。流转于他们眼中的是枯燥无味和污浊腐 4 朽:古语言与当时口语已经是时空万里;万卷书也无法改变当时中国的现状:即 使是学富五车也不能改变华人的陈规陋习,更无法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