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记数法到复数域_数系理论的历史
从记数法到复数域:数系理论的历史从记数法到复数域:数系理论的历史 纪志刚,交通大学纪志刚,交通大学 一、 记数法、位置制和零 人类在进化的蒙昧时期,就具有了一种“识数”的才能,心理学家 称这种才能为“数觉”(perception of number )。动物行为学家则认 为,这种“数觉”并非为人类所独有。人类智慧的卓越之处在于他们发 明了种种记数方法。 《周易·系辞下》 记载“上古结绳而治, 后世圣人, 易之以书契”。东汉玄称:“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之 多少,随物众寡”。以结绳和书契记数的方法实际上遍及世界各地,如 希腊、波斯、罗马、巴勒斯坦、伊斯兰和中美洲国家都有文献记载和实 物标本。直到 1826 年,英国财政部才决定停止采用符契作为法定记数 器。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数的语言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数系发展的 第一个里程碑出现了:位置制记数法。所谓位置制记数法,就是运用少 量的符号, 通过它们不同个数的排列, 以表示不同的数。 引起历史学家、 数学史家兴趣的是,在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影响下,不同的文明创造了 迥然不同的记数方法。如巴比伦的楔形数字系统、埃及象形数字系统、 希腊人字母数字系统、玛雅数字系统、印度—阿拉伯数字系统和中国的 算筹记数系统。 最早发展的一类数系应该是简单分群数系(simple grouping system),如在公元前 3400 年埃及象形文字中就有实例,它是 10 进的, 但却不是位置的。在公元前 3000 到 2000 年之间,巴比伦人发展了 60 进位的定位数系(positional numeral system),它采用了位置制, 却不是10进的。 而最重要和最美妙的记数法则是10进位位置制记数法。 法国著名数学家拉普拉斯(Laplace,1749 – 1827)曾经写道: 用十个记号来表示一切的数,每个记号不但有绝对的值,而且有位 置的值,这种巧妙的方法出自印度。这是一个深远而又重要的思想,它 今天看来如此简单,以致我们忽视了它的真正伟绩。但恰恰是它的简单 性以及对一切计算都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才使我们的算术在一切有用的 发明中列在首位; 而当我们想到它竟逃过了古代最伟大的两位人物阿基 米德和阿波罗尼斯的天才思想的关注时,我们更感到这成就的伟大了。 拉普拉斯的这段评论十分精彩,只可惜他冠戴,把这项发明归之于 印度。 现已有充分而确凿的史料证明, 10 进位位置制记数法最先产生于 中国。这一点也为西方的一些数学史家所主。 约瑟就曾指出“在西方后 来所习见的‘印度数字’的背后,位置制已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年。”不 过, 10 进位位置制记数法的产生不能单纯地归结为天才的智慧。 记数法 的进步是与计算工具的改进相联系的。 研究表明, 10 进位位置制记数之 产生于中国,是与算筹的使用与筹算制度的演进分不开的。 “0”作为记数法中的空位, 在位置制记数的文明中是不可缺少的。 早期的巴比伦楔形文字和宋代以前的中国筹算记数法, 都是留出空位而 没有符号。印度人起初也是用空位表示零,后来记成点号“· ”,最 后发展为圈号。印度数码在公元 8 世纪传入阿拉伯国家。 13 世纪初,意 大利的商人斐波那契(Leonado Fibonacci, 1175 - 1250)编著《算经》 (Liber Abacci,1202),把包括零号在完整的印度数码介绍到了欧洲。 印度数码和 10 进位位置制记数法被欧洲人普遍接受后,在欧洲的科学 和文明的进步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二、大数记法 古代希腊人曾经提出一个问题:他们认为世界上的沙子是无穷 的,即使不是无穷,也没有一个可以写出来的数超过沙子的数。阿基米 德(Archimedes,BC287 - 212 )的回答是:不。在《数沙术》中,阿基 米德以万(myriad)为基础,建立新的记数法,使得任何大的数都能表 示出来。 他的做法是: 从 1 起到 1 亿 (原文是万万, myriad myriads, 这 里按照中文的习惯改称为亿)叫做第1 级数;以亿(10 )为第 2 级数 的单位,从亿到亿亿(10 ) 叫做第 2 级数;在以亿亿为单位,直到亿 亿亿(10 ) 叫做第 3 级数。直到第 1 亿级数的最后一数亿 。阿基米 德算出充满宇宙的沙子的数目不过是10 ,即使扩充到“恒星宇宙”, 即以太阳到恒星的距离为半径的天球,也不过只能容纳10 个沙粒!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中国古代。汉代以前,数皆10 进,以10 万位 亿。韦昭解《国语·语》第十六: “计亿事,材兆物,收经入,行垓极”。 注称“计,算也;材,裁也。贾唐说皆以万万为亿,后司农云:十万曰 亿,十亿曰兆,从古数也。”《数术记遗》中则详细记载了对大数的一 整套命名和三种进位方法。《数术记遗》称: 63 51 83亿 82 8 黄帝为法,数有十等,及其用也,乃有三焉。十等者亿、兆、京、 垓、秭、壤、沟、涧、正、载;三等者,谓上、中、下也。其下数者。 十十变之,若言十万曰亿,十亿曰兆,十兆曰京也。中数者,万万变之, 若言万万曰亿、万万亿曰兆,万万兆曰京。上数者,数穷则变,若言万 万曰亿,亿亿曰兆,兆兆曰京也。从亿至载,终于大衍。 《数术记遗》中的“大数之法”的数学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它构造了 三种记数方法, 更为重要的是它揭示了人们对数的认识从有限走向无限 的艰难历程。 客观的需要和数学的发展都促使人们去认识和把握越来越 大的数。起初,对一些较大的数,人们还可以理解它,还能够利用已有 的记数单位去表示它。但是,随着人们认识的发展,这些大数也在迅速 的扩,原有的记数单位难以为用。人们不禁要问: 数有穷乎? 这是数系发展中的需要回答的重大命题。 《数术记遗》中记载的徐 岳和他的老师洪的对话,精彩的阐明了“数穷则变”的深刻道理: 徐岳问曰:数有穷乎? 会稽(洪)答曰:吾曾游天目山中,见有隐者,世莫知其名,号曰 天目先生,余亦以此意问之。先生曰:世人言三不能比两,乃云捐闷与 四维。数不识三,妄谈知十。不辨积微之为量,讵晓百亿于大千?黄帝 为法,数有十等。……从亿至载,终于大衍。 会稽问曰: 先生之言, 上数者数穷则变, 既云终于大衍, 大衍有限, 此何得无穷? 先生答曰:数之为用,言重则变,以小兼大,又加循环。循环之理, 且有穷乎! 天目先生的做法是借助“以小兼大”的“循环之理”,以有限来认 识无限, 而指引这一途径的重要思想是 “言重则变” 。 即便是今日, “数 穷则变”这一朴素的辩证思维所蕴涵的深邃哲理仍值得人们深思。 三、三、 有理数系有理数系 位置制记数法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掌握的数的语言,已从少量的文 字个体,发展到了一个具有完善运算规则的数系。人类第一个认识的数 系,就是常说的“自然数系”。但是,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自然数系 的缺陷也就逐渐显露出来。首先,自然数系是一个离散的、而不是稠密 的数系[2] ,因此,作为量的表征,它只能限于去表示一个单位量的整 数倍,而无法表示它的部分。同时,作为运算的手段,在自然数系中只 能施行加法和乘法,而不能自由地施行它们的逆运算。这些缺陷,由于 分数和负数的出现而得以弥补。 有趣的是这些分数也都带有强烈的地域特征。巴比伦的分数是60 进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