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窑口矿区概述及井田特征
第一章第一章 矿区概述及井田特征矿区概述及井田特征 1.11.1 矿区概述矿区概述 炭窑口矿区位于狼山南坡,属内蒙古自治区巴彦卓尔市潮格旗管辖,但矿 区距离杭锦后旗旗府陕坝镇北西 29KM, 而陕坝镇位于包兰铁路之临河车站北西 32KM,均有公路可通汽车,交通方便。 矿区处于狼山山脉南缘,从地貌上划分属于低中山,地形陡峭,沟谷切割 深,地形比高为 200——500 米,区内气候为干旱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一 般年降水量为 135 毫米,年降雨量最大为1954 年 247.9 毫米,最小为1965 年 79 毫米。平均年蒸发量为 2124.8 毫米,最大为 1957 年 2346.7 毫米,最小为 1964 幼 1775 毫米。区域基岩裸露,植被稀薄,第四纪仅发育在沟谷内,大沟 谷为炭窑口沟和杨归口一年至多年才有一次或几次短时间洪水流过。 据区域资 料,区内基岩大面积出露花岗岩,片麻岩,各种片岩等,其含水性一般在 0.1 升/秒以下,属弱含水层,一般的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二)矿区地理坐标:东经 106047”’北纬 40058”。 (三)矿区工作情况及开采情况 矿区工作程度:从1957 年至 1958 年由内蒙地质局(包括华北)狼山普查 对,五原狼山队对狼山东部及中部进行了系统普查,测有1:50 万狼山区域地 质图,并对狼山的地质构造,火成活动及矿产分布均有详细论述,为在狼山普 查找矿工作提供了丰富资料,但未有提及炭窑口矿区。 在 1958 年冶金部华北地质分局 542 队 (511 队前身) 对狼山中段进行大面 积的普查找矿,先后发现霍各乞,东升庙,炭窑口等多金属矿区,填绘有 1: 10 万路线地质草图, 并对狼山中段的矿产分布和赋存规律及工业利用价值进行 较详尽工作。 矿区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卓尔市潮格旗青山镇,矿区气候比较干旱,气 温较低,一年内主要雨季在6 至 9 月,其它季节干旱,春季多风,秋季气候较 好。 1.21.2 井田及其附近的地质特征井田及其附近的地质特征 1.2.11.2.1 区域地质区域地质 本区大地构造单元属于内蒙古台背斜,西北略跨内蒙海西褶皱带。 内蒙台背斜在狼山中段,为一巨型扇形复背斜,炭窑口多金属矿区位于 狼山扇形复背斜的南翼。 1.2.21.2.2 地层地层 1、太古代五台系(Ar) :分布于西狼山——宝格太庙——玻璃店一带, 组成狼山干岭。主要由黑云母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及混合岩组成,有 伟晶岩脉、角闪岩脉强烈注入,并剧烈褶皱,物质组成变化较大,难于辨认和 恢复原岩面貌,为一套极为复杂的深变质岩系。在伟晶岩中产皱、铌、鉏等矿。 2、元古代:分布于狼山南北两侧,组成狼山扇形复背斜两翼,北翼角南 翼出露广,根据较清楚的产庄、层序及岩相特征,划分为五个组,南翼缺第五 组、北翼缺第一组。 3、火成岩:本区火成岩出露广泛,特别是海西期花岗岩分布在广大地区 内。 海西期花岗岩,分三期。 (1)第一期片麻状花岗岩(r 4 4 1) :分布于东部的乌兰胡特格以北及西部的 宝格太庙西南一带,呈岩基产出。 (2)第二期黑云母花岗岩(r 4 4 2) :呈岩基及不规则状产出,分布较广。 (3)第三期红色粗粒花岗岩(r 4 4 3) :呈不规则状产出在炭窑口附近及霍格 乞之北。 1.2.31.2.3 构造构造 1、本区大的构造,其形态为以五台系为轴部的扇形复背斜,轴向为北东 ---南西,北翼向北倒转,南翼向南倒转。北翼由狼山群(L)组成,南翼处狼 山群(L)之外,还有石炭二叠系(CP) ,侏罗系(J) ,白垩系,第三系等。 2、本区次级构造形态,在各系、群地层中表现有所不同,但其构造形态 仍受狼山扇形复背斜控制。 1.2.41.2.4 地质发展史地质发展史 本区自吕梁运动后,中部地区隆起,即转为陆台性质,为内蒙台背斜的组成 部分。陆台基础构造十分复杂,遭受了长期的地壳运动,受了强烈区域变质, 形成了复杂的复背斜,奠定了基础,同时处于相当长期的遭受剥蚀阶段,使南 北两侧接受沉积区有丰富的物质来源。 1.2.51.2.5 矿产矿产 本区矿产丰富,分布广泛。根据矿床的空间分布规律及成矿特征,划分如 下矿带: 1、前狼山矿带:分布于南部东升庙——炭窑口一带,主要为沉积变质多 金属矿床,硫铁矿也相当丰富,这类矿床还伴生有钴、银等元素,赋存于狼山 第二组(L2)中,在炭窑口北部的狼山第四组中也有所分布。以铜、铅、锌、 硫具工业价值,规模大,品位富,东升庙的硫远景极大。 2、霍各乞矿带:分布在北部的温都尔哈拉——霍各乞——那论宝拉格一 带,主要为沉积变质多金属矿床,这类矿床伴生有钴、银、镓、锗、铟、镉、 金等元素。规模大,品位富,赋存于狼山第二组(L2)中,以铜、铅、锌、铁 最具有工业价值。 3、欧巴拉格矿带:分布于本区西北的善代庙——欧巴拉格一带,属内 蒙海西褶皱带,矿化类型为沿裂隙充填的铜多金属矿脉,含铜石英脉及含铜砂 岩。赋存于上石炭系(C3)中,规模不清,目前所知尚小,为有望矿点。 4、宝格太庙——好力更山含铍、铌的伟晶岩带。赋存于五台系及花岗岩 中的伟晶岩中,规模尚不太清楚。 5、修铁——阿拉企图敖包矿化带,多以石英脉或沿裂隙充填之铜、铅、 锌矿脉出现。赋存于狼山第四组(L4)中,矿化普遍,目前所知规模尚小,需 待进一步工作。 6、除以上所分 5 个矿带(矿化带)外,在本区大片分布的五台系(Ar) ——狼山(L)的各类岩层中,普遍分布着小型含铜石英脉,不具工业价值。 1.31.3 矿区地质矿区地质 1.3.11.3.1 地层、岩性对矿床的控制作用地层、岩性对矿床的控制作用 炭窑口矿区位于狼山扇形复背斜的南翼,以狼山 地层分布最广,其岩性及 其产状对矿床有直接控制作用。 狼山地层为一套浅海相地槽型沉积, 竟区域变质 而成为石英岩、云母片岩、千枚装片岩、炭质板岩和石灰岩等地层,组成了矿区 主要地层,总厚度大于 2400 米。 1.3.21.3.2 构造与矿床的关系构造与矿床的关系 1.褶皱构造:由于矿床分布受底层岩性控制明显,故矿区褶皱构造对矿 床有一定影响。 矿区为一向东倾伏的倒转背斜构造,背斜的翼发生倒转,其南翼因受山前 断裂带的影响和被侏罗~白垩系地层覆盖,未全部出露地表,现以发现的矿床 均分布在背斜的北翼,岩层走向 N70°E,倾向 NW∠53°,但在矿区西部因 受断层的影响,使三、五号矿床间的岩层地表向南东倾斜,但到深部仍向北西 倾斜。石炭系,侏罗~白垩系地层,在本区分布较小多为倾斜岩层。 2.断裂构造:其表现特点是带装分布;沿走向有几枝复合现象;沿倾向 常呈叠瓦式构造;多为高角度逆冲断层及正断层;不同时代的断裂构造,常表 现为明显的继承性。我们仅由矿床内部观察,在三号矿床底板 Cu.S_1 矿体中 见有少量的片岩角砾,在灰岩中偶尔可见到炭质板岩的角砾;同时在矿体中普 遍见到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呈细脉状,条带状,一般分布在矿状矿石的两 侧并见有切穿层理的现象,在块状矿石中见有石灰岩及炭质板岩的残留体。这 些现象表明具有层间破碎和断裂构造,对矿床再造起着重要作用。 1.3.31.3.3 火成岩火成岩 矿区内火成岩的种类较多, 多分布于五台系及狼山带地层中, 石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