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师课改工作计划
数学教师课改工作计划数学教师课改工作计划 一、主要任务 1、解读、试用和评价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数学课程标准, 解析并把握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内容要点, 明确数学学科的教学改 革方向;运用数学课程标准理解、把握小学数学新教材,指导新 教材的教学;通过解读和试用,按数学课程标准对教材作评价, 提出修改、完善数学课程标准的建议。 2、通读、试教和评价小学数学实验教材。通读并把握小学 数学实验教材的内容体系,将新教材与旧教材对比分析,找出新 旧教材的区别和联系,发现并把握新教材的“新质”;通过小学数 学实验教材的试用, 验证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中具有科学性和实用 性,并探索总结使用过程中具有规律性的教法,对小学数学实验 教材内容结构、体系及其应体现的基础性、整体性、均衡性、前 瞻性作出评价,对小学数学实验教材试用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提出修订、完善建议。 3、探索研究实施小学数学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在实验过程 中组织和引导数学教师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 运用现代课程论 和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努力探索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相 适应的教学新方式, 新方法。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借助现代教学手段,构建新的 教学模式,形成一套系统的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的,与使用新教 材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 4、探索研究对实施小学数学新课程的评价。在小学数学课 程实验的同时,加强对小学数学新课程的评价研究,在数学课程 标准指导下,探索并逐步形成促进不断 提高教学水平的,促进课程不断完善的评价体系。 5、推广符合课改精神,具有创新性、示范性的课堂教学模 式与操作方法,使之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 二、具体措施 1、 集体备课, 重点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 研究教材, 教法, 设计教案,制作课件。 2、公开教学,上好实践课,重点探索新课程标准、新教育 理念在课堂中的体现。 3、专题研究,重点研究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学生学习方 式的改变,以及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4、优秀教学设计、优质课评比活动。 5、定期进行实验课题的研究活动,组织实验教师研究探索 教学规律。 6、实验教材的培训学习,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 所体现的理念精心挖掘教材内部的创造性因素。 7、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吸取好的经验为我们所用。 数学教师课改工作计划 2 一、指导思想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 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 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更要 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 用。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 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 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 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 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改革目标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设自 由、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让学 生在与生活实际贴近的各种情境中,自主与合作地探究,实现知 识的再“创造”是我们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 三、方法措施 1、转变我原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 首先, 课堂教学改革要努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训练为主线,发展为中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高效课堂。通 过探索实践,认识到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 题探索中,紧紧被问题吸引,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 中,用心思考,真诚交流,时而困惑,时而高兴,在愤悱起伏的 情感体验中, 自主地完成对知识的构建。 促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 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使人人体验成功的喜悦, 感悟学习数学的乐 趣。 其次,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 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 数学的重要方式。”鼓励学生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发 现和掌握数学知识。 2、把握特点,活用教材 与传统小学数学教材相比, 新课程对小学数学教材做了重大 变革,其突出了:注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良好的课程环境 ;倡导多样化的学习 方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创造宽松和谐 的学习氛围。教材提供了大量的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 作交流的素材,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 通过数学活动获得数学 知识。倡导自主的、多样化的学习。 3、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相互交往的一种活 动,而教材给我们提供的只是表态性教学素材,它不是唯一的课 程资源, 因此一套教材所提供的各种素材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 每一位学生。 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用好”教材, 而不能“教好” 教材,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要灵活运用教材,开发和利用校内外 一切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 (一)、多样化与优化 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要面向全体, 又要尊重差异。作为教师,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尊重个 性化,不搞填平补充一刀切。要创造促进每个学生得到长足发展 的数学教育。 应该明确“算法多样化”与“一题多解”是有区别的。 “一题多解” 是面向个体,尤其是中等以上水平的学生,遇到同一道题可有多 种思路多种解法,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因此,在 教学中不应该也不能要求学生对同一题说出几种算法, 否则只是 增加学生不必要的负担。 (二)、成功与挫折 课改中,我们都很重视对学生的尊重、信任、赏识和肯定, 这很有必要;但也的确看到这方面存在误区。有的不管学生表现 如何一律给予夸奖,即使是一个十分简单的回答都表扬为 “真了 不起!真聪明。”,有的还误认为当前不能批评学生,批评就是否 定,就会刺激学生,影响其上进心,对课上的一些不良行为视而 不见,名曰“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以上种种,会给学生的全面成 长带来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应该指出,表扬与批评都是对儿童 行为的一种强化手段,恰如其分、实事求是的强化,并得到学生 的认同,对于学生行为的规范、学习态度的转变和学习习惯的养 成都是必不可少的。 (三)构建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的教学模式。 a、动手实践——活动性学习 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动手实践, 用外显的动作来 驱动内在的思维活动,并把外显的操作过程抽象为数学的表达, 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 我们变示范性教材为探究 性教材、变封闭性提问为开放性课题、变终结性结论为过程性探 究,努力为学生创设动手实践的氛围、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养 成动手实践的习惯、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让学生在自己的认知 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 主动地进行观察、 实验、 猜测、 验证、 推理等实践活动, 凸显活动性学习的科学内涵和外在表现, 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自主建构过程中获得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 各方面素养。 b、自主探索——探究性学习 数学教学活动应努力丰富学生对数学的感受和经验, 使学生 获得的感受和经验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