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调查报告
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 调查背景: 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建立最早的革命根据地。1927 年 10 月 27 日,毛泽东率 领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 1000 余人,到达井冈山地区的茨坪,开始了创建井冈山 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8 年 2 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中国革命从此走上 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正确道路。井 冈山时期,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 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制定了党领导军队的一系列组织制度和纪律。井 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地武装斗争树立了榜样,成为中国革 命走上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的开端。 调查内容: 一、井冈山的创立条件: 井冈山,地处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介于湖南酃县和江西宁冈、遂川、永新 四县之交,总面积约四千平方公里。大革命时期,这几个县都建立了党的组织和农民 自卫军,群众基础比较好;山由的茨坪、大小五井等地都有水田和村庄,周围各县农 业经济可供部队筹措给养;这里离中心城市较远,交通不便,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崇 山峻岭,地势险要,森林茂密,只有几条狭窄的小路通往山内,进可攻,退可守。 1 这里过去长期有“山大王“,现有袁文才、王佐两支绿林式的农民武装,各有一 百五六十人、六十支枪。王佐部驻在山上的茨坪和大小五井等处,袁文才部驻在井 冈山北麓的宁冈茅坪,互相配合,互相呼应。 二、井冈山的创立经过: 毛泽东率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保存下来的武装,向井冈山地区转移,在芦溪 遭到敌人的伏击,总指挥卢德铭在战斗中英勇牺牲。一九二七年九月二十九日,部队 到达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有名的三湾改编,将一个师缩编为七百余人的一个团,称 工农革命军第 1 军第 1 师第 1 团,辖第 1、第 3 营井冈山建起观光索道和特务边、 军官队、卫生队;在部队中确立党的绝对领导原则,建立党的各级组织,支部建在连 上,班、排设党小组,营、团建立党委,连以上设党代表,全军由党的前委委员会统一 指挥;确立官兵平等,在部队中实行民主制度。三湾改编,从政治上、组织上为建立 新型的人民军队奠定了基础。十月三日,部队到达宁冈的古城,前委召开扩大会议, 决定通过地方党组织争取当地袁文才、王佐两支武装。接着,在井冈山北面山脚的 茅坪,设立了医院和留守处,于十月底到达井冈山的茨坪。 在毛泽东的领导下,部队在井冈山周围各县开展游击活动,打击反动地方武装, 深入发动群众,重建地方党组织,建立工农民主政权和群众武装。十一月攻占茶陵, 建立了党 的县委、县工农兵政府(谭震林为主席)和赤卫大队。在总结茶陵战斗经验时, 毛泽东提出了工农革命军的三大任务和三大纪律。与此同时,重建了宁冈、永新县 委,恢复了莲花、酃县党的组织活动。一九二八年一月,部队占领遂川,建立了党的 县委和县工农兵政府,以及暴动队、赤卫队、农民协会、工会等群众组织。在遂川, 毛泽东对部队提出了六项注意:井冈山百跌泉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 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经过三个多月的游击战争,井冈山区和宁冈、永新、遂 川、茶陵、酃县靠近井冈山的地区,都为工农革命军所控制。袁文才、王佐领导的 两支地方武装,经过团结改造,编为工农革命军第 1 师第 2 团。二月,工农革命军攻 占新城,于二十一日在砻市成立了宁冈县工宵兵政府。至此,井冈山根据地初步建成 三、发生在井冈山的革命事迹: 龙源口大捷 1928 年 6 月中旬,蒋介石调动湘赣两省 10 余万兵力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动 大规模的“会剿”。为了打破两省敌人的“联合会剿”,毛泽东、朱德命令红军主 力退出永新,集结到宁冈,同时命令红军三十一团佯攻湖南酃县,既迷惑江西之敌,又 牵制湖南之敌。 6 月 23 日战斗打响,进攻新七溪岭的是杨池生的第九师二十六团。敌人凭借 优良的装备,由龙源口村疯狂地向望月亭扑 来。红军顽强地抗击敌军,打退敌人多次进攻,激战持续到中午。这时敌人组 织机枪火力网,不惜以巨大的伤亡抢占了望月亭红军阵地前沿有利地形,并在这险要 地势上架起了机枪掩护大队敌军向前冲锋。红军战士一时被敌人密集的火力压得抬 不起头来。在这万分危急之时,朱德手提花机关枪赶来,立即组织密集火力向敌扫射, 同时组织红军战士猛冲,终于夺回了有利地形。 这次战役,击溃敌人 3 个团,缴获枪支 800 余支,杨如 轩负伤逃跑,敌人死伤数百。红军在地方武装及永新广大群众的有力配合下, 胜利地粉碎了湘赣两省敌军的联合“会剿”,取得了根据地创立以来最大的一次胜 利,从而使井冈山根据地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在永新至今还流传着赞颂“龙源口大捷”的民谣: 五月里来是端阳, 七溪岭下摆战场, 不费红军三分力, 打败江西两只羊(杨)。 四、发生在井冈山的感人事迹: 毛委员挑粮在井冈 1927 年 9 月,毛泽东领导的秋收暴动遭受重大挫折。毛 泽东所率领的工农革命军陷入了空前的困境。9 月 25 日,工农革命军第一军 第一师翻过高步岭进入莲萍交界之高洲乡。 途中遇到青年农民王万荣,王珠几,通过他俩介绍部队找到村里党组织负责人 王佐和王任,王佐将工农革命军从杂溪接到了莲花的高洲乡高滩村。 到达高滩村后,毛委员要求部队全部停留在村口不得进村,让王佐和王任先进 村向村民们宣传工农革命军不拉夫不扰民,大家不要惊慌,然后才引部队进驻高滩。 时届中午,毛委员等部队领导人急着向王佐他们了解了当地党组织和 革命斗争的情况都赶不上吃饭,谁知王佐才刚开始汇报,就听见外面士兵大声 的喧哗。原来部队经过休整后在村里里长房祠前休息吃中饭。可开饭时炊事员抬出 的竟是一甑黑糊糊的薯丝。虽然连日的急行军让战士们都已是饥肠辘辘了,可士兵 们都吃惯了白米饭,揭开甑盖见里面尽是黑糊糊的,一粒米饭也没有,都不敢盛。毛 委员见状,随手拿了个粗瓷饭碗,满满地盛了一碗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吃了一碗又 添一碗,大家见毛委员带了头,也就纷纷拿起碗来盛薯丝吃。战士小王忍不住地 问:“毛委员,这黑糊糊的薯丝我吞都吞不下,你怎么吃得这样甜?”毛委员一边用筷 子扒了扒碗里的薯丝,一边用低沉的语调,一板一眼地说:“小兄弟,在山里吃碗薯丝 好不容易啊!要挖土、做畦、打秧、栽薯、锄草、施肥,还要牵几次藤;薯大了挖回 家趁晴天刨丝、洗粉、晒丝。薯丝干了还要交租纳捐,留下的就不多了。有一年这 里遭旱,薯干死了,老百姓没有吃,只得摘树叶、野藤充饥。 前边那家房东的妻子,就是为了一勺薯丝被劣绅一脚踢死了。我们红军是为穷 苦老百姓打天下的,想到这些苦事,我觉得有薯丝吃就是蛮不错了,所以我吃起来就 象掺了糖一样甜。”听到毛委员这样一讲,大家吃起来也特别香。 当天下午,略作修整的红军战士们又投入了一场热火朝天的战斗中,为村民们 收割水稻。碰到了惊慌失措的村民们,战士们都笑容可掬的说出这样一句话:“好甜 的薯丝。”而在这热火朝天的战争中还有一个更加高兴的人,那就是毛委员,他亲自 出马将第一担粮食挑了出来给了村长。 这正是,毛委员挑粮在高滩,红军传统不能忘。 五、井冈山的历史意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 的中心工作完成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