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屉原理教学设计及反思
《抽屉原理》教学设计及反思《抽屉原理》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 “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猜测、验证、观察、分析等 数学活动,建立数学模型,发现规律。渗透“建模”思想。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进 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和兴趣,感受到数学文化及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 理”。 教学难点:理解“抽屉原理”,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 “模 型化”。 教学准备:教具:5 个杯子,6 根小棒;学具:每组 5 个杯子, 6 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初步体验。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扑克牌吗?下面我们用扑克牌来玩个游 戏。大家知道一副扑克牌有 54 张,如果去掉两张王牌,就剩 52 张, 对吗?如果从这 52 张扑克牌中任意抽取 5 张,我敢肯定地说:“张 5 张扑克牌至少有 2 张是同一种花色的,你们信吗?那就请5 位同学 上来各抽一张,我们来验证一下。如果再请五位同学来抽,我还敢这 样肯定地说, 你们相信吗?其实这里面蕴藏着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学原 理,想不想研究啊? 二、操作探究,发现规律。 (一)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理解原理。 1.研究小棒数比杯子数多 1 的情况。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小棒和杯子来研究。板书:小棒杯子 师: 如果把 3 根小棒放在 2 个杯子里, 该怎样放?有几种放法? 学生分组操作,并把操作的结果记录下来。 请一个小组汇报操作过程,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师:观察这所有的摆法,你们发现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有几根 小棒?板书: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有。 师:依此推想下去, 4 根小棒放在 3 个杯子里, 又可以怎样放? 大家再来摆摆看,看看又有什么发现? 学生分组操作,并把操作的结果记录下来。 请一个小组代表汇报操作过程,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师:观察所有的摆法,你发现了什么?这里的“总有”是什么 意思?“至少”又是什么意思? 师:那如果把 6 根小棒放在 5 个杯子里,猜一猜,会有什么样 的结果? 师:怎样验证猜测的结果对不对,你又什么好方法?引导学生 不再一一列举,用平均分的方法来找答案。并用算式表示分的结果: 6÷5=1……1 师:那如果用这种方法,你知道把 7 根小棒放在 6 个杯子里, 把 10 根小棒放在 9 个杯子里,把 100 根小棒放在 99 个杯子里,会有 什么样的结果呢?你又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呢? 师:我们发现了小棒的数量比杯子的数量多1,总有一个杯子 里至少有 2 根小棒。那如果小棒的数量比杯子的数量多2、多 3,又 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2、研究小棒数比杯子数多 2、多 3 的情况。 师:如果把 5 根小棒放在 3 个杯子里,会有什么结果? 引导:先平均分,每个杯子里分得 1 根小棒,余下的 2 根小棒 又该怎么分呢? 师:把 7 根小棒放在 3 个杯子里,会有什么结果呢?为什么? 3、研究小棒数比杯子数的 2 倍多、3 倍多…等情况。 师:如果把 9 根小棒放在 4 个杯子里,把 15 根小棒放在 4 个杯 子里,分别又会有什么结果? 小组内讨论,再请同学说结果和理由。 4、总结规律。 师:我们将小棒看做物体、把杯子看做抽屉,你发现了什么规 律? 总结:把 m 个物体放在 n 个抽屉里(m﹥n),总有一个抽屉至 少有“商+1”个物体。 5、介绍抽屉原理。 “抽屉原理”又称“鸽巢原理”,最先是由19 世纪的德国数学 家狄利克雷提出来的,所以又称“狄里克雷原理”,这一原理在解决 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抽屉原理”的应用是千变万化的,用 它可以解决许多有趣的问题,并且常常能得到一些令人惊异的结果。 三、应用“抽屉原理”,感受数学的魅力。 1、把5 本书放进 2 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至少 放进几本书?为什么? 先思考:这里是把什么看做物体?什么看做抽屉?再说结果和 理由。 2、8 只鸽子飞回 3 个鸽舍,至少有3 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舍 里。为什么? 3、向东小学六年级共有370 名学生,其中六(2)班有49 名学 生。请问下面两人说的对吗?为什么? (1)六年级里至少有两人的生日是同一天。 (2)六(2)班中至少有 5 人是同一个月出生的。 4、张叔叔参加飞镖比赛,投了 5 镖,成绩是 41 环。张叔叔至 少有一镖不低于 9 环。为什么? 5、师:开课时我们做的游戏还记得吗?为什么老师可以肯定地 说:从 52 张牌中任意抽取 5 张牌,至少会有 2 张牌是同一花色的? 你能用所学的抽屉原理来解释吗? 四、全课小结。 说一说: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习了什么新知识?(师生共同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 五、布置作业。 课本 73 页练习十二第 2、4 题。 六、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抽屉原理 物体数÷抽屉数=商……余数至少数=商+1 小棒杯子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有 322 432 6÷5=1……12 5÷3=1……22 7÷4=1……32 9÷4=2……13 15÷4=3……34 教学反思: 1、通过游戏,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前我设计了从 52 张扑克牌(去掉 2 张王 牌)中任意抽取 5 张,老师肯定地说:至少有 2 张牌是同一花色的, 在学生半信半疑时,师生共同游戏,让学生信服,但又不知道其中奥 妙,这样导入,学生兴趣盎然。 2、操作探究,建立模型。 本节课充分放手, 让学生自主思考, 采用自己的方法 “证明” : “把 4 根小棒放入 3 个杯子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有 2 根小棒”,然后交流展示,为后面开展教与学的活动做了铺垫。此 处设计注意了从最简单的数据开始摆放,有利于学生观察、理解,有 利于调动所有的学生积极性。 在有趣的类推活动中,引导学生得出一 般性的结论,让学生体验和理解“抽屉原理”的最基本原理,当物体 个数大于抽屉个数时,一定有一个抽屉中放进了至少 2 个物体。这样 的教学过程,从方法层面和知识层面上对学生进行了提升, 有助于发 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在评价学生各种“证 明”方法,针对学生的不同方法教师给予针对性的鼓励和指导,让学 生在自主探索中体验成功,获得发展。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 一步比较优化,让学生逐步学会运用一般性的数学方法来思考问题。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抓住了假设法最核心的思路就是用 “有余数除法” 形式表示出来,使学生借助直观,很好的理解了如果把物体尽量多地 “平均分”给各个抽屉里, 看每个抽屉里能分到多少,余下的不管放 到哪个抽屉里, 总有一个抽屉里比平均分得的数量多 1。 特别是对 “某 个抽屉至少有的数量”是除法算式中的商加“1”,而不是商加“余 数”,教师适时挑出针对性问题进行交流、讨论,使学生从本质上理 解了“抽屉原理”。 3、解释应用,深化知识。 学了“抽屉原理”有什么用?能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这就 要求在教学中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应用“抽屉原理”,感 受数学的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