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作业答案全部
2010 年 一 一是评价功能失调,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忽视改进、激励、发展的功能。二是评价重 心仍过分关注活动结果。三是评价主体单一。四是评价标准机械单一。五是评价内容片面, 过于注重学业成绩。六是评价方法单调,过于注重量化评价和传统的纸笔测验。七是以评价 结果的反馈和认同。八是评价对象基本处于被动地被检查、被评判的地位。作为一名老师, 要公正客观地对待自己的每一个学生。一、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中差生。应该说任何学生都 会同时存在优点(即积极因素)和缺点(消极因素)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对差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而看不到优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有碍学生进步。二、用发展的 观点看学生。应当纵向地看到:差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或者,相信他的明天会比今天 好。 三、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差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 厚爱差生,即能感受差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 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中差生,鼓励他们自由讨论。做到“理解”二字,即 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如果在中差生身上做到“真诚”对他们,善意理解他们,一定会促 进中差生的进步和发展。 二 1、上述法条《义务教育法(修订) 》 (2006)的强调了义务教育的强迫性、免费性和义务性。 2、 《义务教育法》实施 20 年后,新《义务教育法》的通过,对新世纪的中国教育发展来说, 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从教育法制建设角度讲,新《义务教育法》的出台也是中国教 育法制建设一个新的、重要的标志。新《义务教育法》总结了《义务教育法》实施 20 年的 历史经验和教训,对《义务教育法》作了一次全面的、重大的修改。从义务教育发展来看, 关乎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和民族的复兴, 对整个教育的发展具有奠基性意义和深远的历史作 用,是义务教育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无论从义务教育本身、教育法制建设,乃至中国教育事 业的发展来说,新的《义务教育法》体现了我国教育立法水平、立法技术和立法质量质的飞 跃。 三 学校的领导及教师是否具有创新精神,是否把课堂教学真正交给学生,是否有培养教师的创 新精神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精神。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建设应运用策略是:创新教育体了 探索的精神,尊重个性,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了多元化选择性开放式的教育方式。在创新 教育中要使每个教师都能提高和成长,校长就要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培养人才、凝聚 人才。一、校长的创新教育理念:尊重个性,挖掘潜力,搭建平台 1、发现教师的闪光点。 2、为教师提供发展机会,创造教师成才的条件。3、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要树立了全面、开 放的人才观。4、培养名师,搭建平台,需要有放眼世界的眼光。 二、管理制度创新:重视 团队建设,建立有利于教师共同发展的机制。基础教育就要讲综合素质,中学生要通过多个 学科统一考核才能升人大学。这种评价体系和考试性质才能获得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 三、课程设置创新:加强校本培训, “引领”教师成才。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共享的核 心价值观, 它会统率和规范学校每一位成员行事的态度与方式, 体现在全体师生的各个方面。 (一)启动学校文化自觉(二)注重学校大文化建设(三)重视学校价值观培育(四)构建 学习型学校(五)塑造合作性学校文化 四 我认为想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须做到八个“用心” :一、用心充实自己,做一个合格的班 主任,必须努力去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能力。要向书本去学,要向同行去学, 要向学生学习,要做中学、学中做。二、用心呵护学生。班主任要学会爱学生,对于不同类 型的学生施以不同的爱的表达方式。三、用心对待学生。用心对待学生,必须平等民主地对 待学生, 对全班所有同学都要一视同仁,公平对待, 不能有男女之别、贫富之别、 亲疏之别; 不能歧视任何一个学生。 四、用心培养规范。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健身习惯 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五、用心创设环境。班主任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整洁卫生的环境, 班主任要营造一个催人奋进的文化氛围。关于教室、宿舍文化的布置。六、用心协调关系。 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做好教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七、用心管理学生。 八、用心激励学生。班主任应时时留心、处处用心,捕捉时机、选准火候地对学生进行信心 教育,要将宣誓活动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要想办法设计活动,想点子激励学生,让学生在 高中艰苦的学习生活中真正燃烧激情。 2011 一 基础教育教师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评价目的:重学校行政管理,轻教师专业发展 现 行教师评价主要是从学校行政管理的角度出发,其主要功能是为了对学校进行更好的管理, 在此基础上才考虑是否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做出努力。 (二)评价内容:重教师教学效果,片 面强调学生考试成绩 现行教师评价重视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并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参 照。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在于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学生高尚道德 品质的发展、良好个性的形成以及能力的培养等都是教育要达到的目标。 (三)评价主体: 过于单一,教师处于被动地位我国现行教师评价大多是通过评价来制约和督促教师的工 作, 大多数学校采用等级性或管理性的评价模式,实施以学校领导为评价主体的教师评价制 度,同行同事、学生家长、学生以及教师本人等还没有作为评价主体发挥作用。 (四)评价 方法: 重量化评价方法,轻质性评价方法虽然教师数据是评价者预先按照管理者规定的指 标和范围,用量化方法获取的,但管理者在设计指标时总是倾向于制定易被量化的指标。 二 “课程统整”的核心思想是共同的或共有的教育经验,不是由学科组成;所谓共同的课程并 非内容相同,而是课程目标相同,以及教育过程中隐含的原则相同。例如认识内在的价值、 发展了解、尊重真理和增进个人自主等。这种广泛的目标和原则成为课程的共性,成为每 个儿童共同教育的基础。正如医生不能为每一个病人决定相同的食物,只能提供营养的原则 供其配菜, 以适合不同的是生理需求;因此共同课程并非强加给学生共同的学科或共同的课 程内容;而是共同的“经验领域”或共同的过程或原则,所以程序原则是决定课程,尤其是 共同课程的基础。在教育价值和原则的指引下,在诠释和调试的过程中,课程内容才能多样 化适合不同的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个别需求。 三 1.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心理发展总是指向一定的方向并遵循确定的先后顺 序,心理发展是按照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 段的方向发展的。2.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 性。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是指人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而是 按不均衡的速率向前推进的。3.心理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差异性。人类心理发展规律具有普遍 性,个体心理发展在发展进程、内容、水平等方面又具有千差万别的特殊性,各种特殊性统 称为心理发展的差异性。 4.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 个体心理随时间而不断发展变化, 呈现出发展的连续性进程。 就发展的全程而言又按不同心理发展的质的规定性区分为数个发 展阶段,称为阶段性。5.心理发展具有年龄特征。发展心理学将人的一生全程划分为数个不 同的心理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心理发展都有着与其它各年龄阶段不同的典型特征。6.心